时政 從中關村到中國社會:中國的新革命   》 第57節:英雄末路(5)      凌志軍 Ling Zhijun

  這些錢遠遠不能讓他滿足,卻使他信心大增。他在兩年後回到北京,被安排在電子部第六研究所。他早被深圳弄得心猿意馬,無法端坐實驗室中,衹想到市場上去大幹一場。這想法與六所所長李曼俊不謀而合。如前所述,李曼俊在"長城0520"的開發中是個出色的組織者,現在又很痛快地藉給許瑞洪28萬元,讓他去註册公司。許瑞洪拿到這筆錢,轉手劃給海關,為一批貨物支付進口關稅,把貨運進來,而這邊早有買傢等待。原來此人從深圳到北京,兜裏一直揣着程控交換機的訂單。如今公司還沒正式挂牌,他已撈了一票。
  手上小有積纍之後,許瑞洪立即離開李曼俊的辦公樓,在白頤路東邊的榆樹林11號租間小屋,挂起華科通訊公司的招牌。那是一間40平方米的公寓,沒有暖氣,也沒有辦公桌。然而這一切都擋不住他從壟斷的程控交換機生意中繼續賺錢。年底結算之時,許瑞洪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曼俊那筆錢還清。這李曼俊也非等閑之輩,已經發現"華科"是棵搖錢樹,所以告訴許瑞洪,錢不必還了,那筆款子原本就是六所的投資。
  糟糕的是,當時誰也沒有捅破一層窗戶紙,那就是,華科公司的資産究竟屬於誰?"我也沒有辦法啊,"許瑞洪後來說,"連我自己都是六所的人。"像其他所有先行者一樣,他正站在新世界的入口處,迫不及待地想要闖進去,完全想像不到前面有什麽東西在等着他,當然也不會意識到,"華科"從此便和政府有了一種扯不清楚的財産關係。這是一粒悲劇的種子,衹等時機一到,就要生根發芽。
  許瑞洪牢牢控製着自己的生意,令人羨慕。他迎合了正在崛起的社會需求,也讓自己勢不可擋。全國都在大興土木,那些建了高樓大廈的人,想要買的第一樣東西就是電話。這個國傢對有綫電話的需求以每年三位數的幅度增長着。離開程控交換機,電話就成了無源之水,而全中國還沒有哪個地方能夠生産它。許瑞洪因此成了救世主。那段時間,想要購買程控交換機的人全都跑到中關村來找他,甚至把錢先交給他,再到門口排隊等待接見。許瑞洪眼見需求如此巨大,靈機一動,打算自己製造,結果還真的被他幹成了。這是1990年。許瑞洪後來一直說,中關村第一個自主開發的産品是"華科牌程控交換機",就是指這件事。
  說"第一",也許不算誇大,但若說"自主開發"可就有點吹牛。原來所謂"華科牌程控交換機",不過是"國內組裝"的外國貨。當時許瑞洪來到清華大學東門外,租來一大排平房,花20萬元從深圳買進一套流水綫,又回身跑進清華,領來一堆學生當工人,每天付給每人20塊,還管一頓飯。一切就緒之後,就把進口組件搬將進來,一套接一套,源源不斷。這位昔日的教師、今天的老闆,利用自己的專業交給學生如何插元件、如何走電焊、如何給組裝起來的機器貼個商標,叫"華科100"。一個暑假裝起500臺,每臺120門,成本20000元,能賣75000元。連個"生産許可證"也沒有,居然供不應求。
  儘管沒有"生産許可證",但是卻有政府這棵大樹撐着他。六所隸屬電子部,而華科隸屬六所。這種裙帶關係讓"華科100"很容易地通過政府的技術鑒定會。為了這個鑒定,許瑞洪花了20萬元,這在當時不是小數目,但他覺得很值。因為他獲得了合法生産的資格,還讓"華科"名揚全國。報紙上說,這是"國內首創"。有內行的人取笑他,說他不過是在模仿人傢。他就反唇相譏:"就算模仿,你能模仿出來也行啊。"
  此後三年,許瑞洪大步前進。身邊有個聯想,曾經做出同樣的"程控交換機",卻因遲到一步,步步跟不上,很快就被他甩掉了。但是在南方,有個人正盯着他。他叫任正非,是個後起之秀。他領導的華為公司咄咄逼人,正在吞噬長江以南的市場。但它畢竟年輕,又遠在天邊,沒人想到它會取代"華科",占領全中國。
  1994年是許瑞洪最風光的一年。公司的銷售額已有好幾億元,帶來至少6000萬元的純利潤。許瑞洪離開了那間小公寓,搬到上地産業基地。新公司占地10000平方米。他給它起個名字叫"瑞洪大廈",把它當做自己事業的里程碑。這座"碑"的很多地方是他親自設計的。樓前有個花壇,壇中有個噴泉,和着曼妙的音樂噴涌而出。前廳碩大無比,四圍鑲嵌着花崗岩和大理石,光彩奪目。一排寬闊的滾動電梯伸嚮二樓。他本人在一層擁有一間辦公室,裏面一磚一木都是他自己設計的:內外套間,超過100平方米,附帶一個巨大的衛生間。他花了1萬元買來一把老闆椅,花了10萬元買來一個大浴缸。他坐在這裏指揮公司,運籌帷幄,還接待了至少8個國傢的元首。他對那些驚訝不已的外國客人講述"華科之路",吐沫星子亂飛,當然也不會忘記告訴他們,樓前那個鮮花盛開的庭院是他自己設計、浴室裏的那個水竜頭是真金鍍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前言(3)
第4節:試驗區(1)第5節:試驗區(2)第6節:試驗區(3)
第7節:試驗區(4)第8節:試驗區(5)第9節:試驗區(6)
第10節:試驗區(7)第11節:試驗區(8)第12節:試驗區(9)
第13節:試驗區(10)第14節:試驗區(11)第15節:試驗區(12)
第16節:轉變的年代(1)第17節:轉變的年代(2)第18節:轉變的年代(3)
第19節:轉變的年代(4)第20節:轉變的年代(5)第21節:轉變的年代(6)
第22節:轉變的年代(7)第23節:轉變的年代(8)第24節:轉變的年代(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