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遠去的國學大師及其時代:狂人劉文典   》 第57節:偶像陳寅恪(9)      章玉政 Zhang Yuzheng

  在這封信裏,劉文典第一次嚮鬍適透露了他準備校勘《莊子》的宏大計劃:"《莊子》這部書,註的人雖然很多,並且有集釋、集解之類,但是以弟所知,好像沒有人用王氏父子的方法校過。弟因為校《淮南子》,對於《莊子》也很有點發明,引起很深的興味,現在很想用這種方法去辦一下,也無須去'集'別人的東西。衹仿照《讀書雜志》的樣兒,一條條的記下來就行了,有多少算多少,也無所謂完事,做到哪裏算哪裏。這樣做法,你要贊成,弟預備等書債償清之後就着手了。"
  從劉文典與鬍適來往的書信看,鬍適對他的這一研究計劃表示了支持,並給他提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後來,鬍適寫《中國哲學史》,引用了《莊子》"至樂篇"裏的部分文字,說是"自古至今無人能懂"。劉文典剛好正在潛心寫作《莊子補正》,遂將"至樂篇"裏的文字重新考訂了一番,"稍稍可讀",但仍是"自古至今無人能懂","必欲求解,勢將流入穿鑿附會一途"。由此可見,劉文典後來誇口自己是古今中外真正懂《莊子》的唯一一人,並非完全"無釐頭"。
  本來以為校勘《莊子》是很輕鬆的事情,但沒想到這一工作卻一直持續了十多年。先是回到故鄉籌辦安徽大學,後則回到清華大學承擔繁重教學任務,直到長子劉成章因病早逝,劉文典為了轉移悲傷,纔開始投入更多的精力點校"齊彭殤,等生死"的《莊子》。沒過多久,抗日戰爭爆發,劉文典什麽都沒帶,衹將《莊子補正》等尚未最後完成的書稿塞進一個藍色包袱,到了雲南。
  在西南聯大,劉文典最終完成了十捲本的《莊子補正》書稿。在此之前,他所寫的《莊子瑣記》被收入1928年出版的《三餘札記》中。相比之下,《莊子補正》更像是一部"冥思研索"的巨著,收列《莊子》內篇、外篇、雜篇的全部原文和郭象註、成玄英疏,以及陸德明的《經典釋文·莊子音義》,以歷代《莊子》重要版本為校勘基礎,廣泛徵引了王念孫、王引之、盧文弨、奚侗、俞樾、郭慶藩、章太炎、劉師培、馬敘倫等古今知名學者的校勘成果。在完成《莊子補正》一書後,劉文典曾言明寫作這本書的標準:"前人校釋是書,多憑空臆斷,好逞新奇,或有所得,亦茫昧無據。今為補正一字異同,必求確詁。若古無是訓,則案而不斷,弗敢妄生議論,懼杜撰臆說,貽誤後學而災梨棗也。"15 可以說,《莊子補正》是劉文典一生用力最多的校勘著作,亦最被世人所看重,是至今所有治國學的人都不可不讀的經典著作。
  順便插一句,時間的輪盤轉到21世紀初葉,中國大地上突然冒出一位英姿颯爽的"國學女將"於丹。於丹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2006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在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欄目講解解讀《論語》的心得,一炮走紅。2007年春節期間,她又披挂上陣,高擂戰鼓,用成功學的方法解讀《莊子》,據說一部書稿就賣了幾百萬。但儘管於丹再紅,她都沒有忘記嚮劉文典這位大師"討教":在她"天價書稿"的參考文獻作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莊子,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自矜為"古今唯一懂莊子"的劉文典。
  這可能衹是一個巧合,但卻真實地凸顯了《莊子補正》持久未變的學術價值。劉文典本人對於這部著作也相當滿意,除了在西南聯大開設相關課程嚮學生講解他的研究成果之外,還專門將這部書稿送給陳寅恪先生審讀分享,得到由衷的肯定。陳寅恪平生閱人無數、讀書無數,從不輕易誇贊別人的學術成就,但對於劉文典的這本《莊子補正》,卻另眼相看,褒奬有加。1939年11月,尚處於顛簸流離狀態的陳寅恪欣然為《莊子補正》作序,內容如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1)第2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2)第3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3)
第4節:朋友鬍適之(1)第5節:朋友鬍適之(2)第6節:朋友鬍適之(3)
第7節:朋友鬍適之(4)第8節:朋友鬍適之(5)第9節:朋友鬍適之(6)
第10節:朋友鬍適之(7)第11節:朋友鬍適之(8)第12節:朋友鬍適之(9)
第13節:朋友鬍適之(10)第14節:朋友鬍適之(11)第15節:朋友鬍適之(12)
第16節:朋友鬍適之(13)第17節:朋友鬍適之(14)第18節:朋友鬍適之(15)
第19節:痛斥蔣介石(1)第20節:痛斥蔣介石(2)第21節:痛斥蔣介石(3)
第22節:痛斥蔣介石(4)第23節:痛斥蔣介石(5)第24節:痛斥蔣介石(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