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七、刘禹锡(3)
闵泽平 Min Zeping
二十余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放逐了二十多年,头发都花白了,还能安然归来再游曲江,还能在杏园惬意饮酒,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在他之前,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在流放地熬过这么多年。刘禹锡又是如何做到呢?他说,不就是在座的朋友们帮忙吗?当然,他认为还有自己良好的心态。
2.沉浮
最早呵护禹锡的,是那些文坛前辈。刘禹锡自称中山(河北唐县)人,白居易说他是彭城(江苏徐州)人,那些都是遥远的郡望,算不了数。刘禹锡有名有姓的祖宗都葬在洛阳,父亲刘绪在安史之乱期间逃到苏州嘉兴(浙江嘉兴),这里就成了刘禹锡的出生地。在刘禹锡头发还束成两个角的时候,贞元、元和年间的文坛大佬权德舆看见后,说他“恭敬详雅,异乎其伦”,意思比一般的小朋友都文静安详、谦虚庄重。稍大了一点,大约头上还是“两髦”的时候,他去拜访住在吴兴的诗僧灵澈与皎然,现场做诗一首:“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邀得垂杨相发挥。”在两位大人物一步步的启迪下,他又很谦逊地把“邀”字改为“须”字,惹得两位诗歌艺术家击节叹赏,若干年后,六十二岁的刘禹锡还清楚地记得他们说“孺子可教”的语气神态。
十九岁的时候,刘禹锡急匆匆地到长安去参加考试,一无所获,后来模仿汉朝幽默大师东方朔给皇帝写自荐信,还是没有任何反响。或许正是这一挫折,让他痛定思痛,深刻反省,从而认识到一个人有了聪明才智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朋友说你好不见得好,乡里乡亲都说你好也不见得好,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说你好,那才是真正好。此后两年,刘禹锡把他的功夫都下在结交朋友上,积极参加各种“晚会”,经常到名流府上坐坐,混个脸熟。他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他自己的诗来说,就是“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谒枉山会禅师》)。
由于结交朋友、培养声誉成功,加上他的学识,刘禹锡真可谓在考场上顺风顺水。贞元九年(793),刘禹锡先是进士及第,接着又登博学宏词科。后者考得什么题目,还有待考证,前面进士科考试题目是《平权衡赋》、《风光草际浮》诗,刘禹锡很珍惜地将内容保存下来了,我们也有幸可以一睹当年他的考场上风采,如那首《省试风光草际浮》: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所谓省试,就是尚书省礼部考试。“风光草际浮”是南朝诗人谢脁的诗句,用来作题目,还提供诗歌的韵脚。刘诗人的这首诗,一般人读后不发表评论,研究刘禹锡的专家即把他奉为衣食父母的人说,在他那个年龄,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下,写出这样的诗,还是应该肯定。《新唐书》说刘禹锡的诗越到晚年写得越好,诗人这年刚刚二十二岁,诗歌创作的时间排名很靠前,按照宋祁的理论,质量排名自然很靠后。以前觉得那些老学究考证诗人的生平、诗歌的年限过于琐碎,毫无价值,读到“宋氏理论”,现在才知道诗人的编年史还有这等妙用。又据说唐朝考场上的诗作,向来水平不高,就象我们考场上的作文,虽有不少所谓的满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知道不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当然这些文章也不是没有价值,就象刘禹锡的这首诗一样,很能满族大家的好奇心。
二十多岁的刘禹锡很快进入了丰收之年,他不仅仅的获得了一张高级通行证,能够坐上直达快车,更主要的是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群体,这为他后来迅速进入权力核心集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书舍人权德舆对他原来就有好感,考试成功,刘禹锡马上给他写信,联络感情,加深印象,在权德舆的指点下,刘禹锡顺利通过吏部诠选,被任命为太子校书。中书舍人官五品,地位不是特别高,影响却甚大,是入相的重要途径。刘禹锡对这个未来的相国花了很大气力,只可惜权德舆一生谨慎,没有风险的赞扬与提携他很乐意提供,惹火烧身的事情他就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刘禹锡被定为危险人物、打入蛮荒之地后,眼巴巴地盯着他,权相国却缓缓转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崇文书局 |
|
|
一、王维(1) | 一、王维(2) | 一、王维(3) | 一、王维(4) | 一、王维(5) | 一、王维(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