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名城名鎮名村   》 第56節:藏傳佛教的聖地——拉薩      何躍青 He Yueqing

  藏傳佛教的聖地——拉薩
  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遊河𠔌平原。“拉薩”在藏文中為“聖地”或“佛地”之意,長期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
  歷史沿革
  公元633年,雅隆部落的鬆贊幹布在拉薩建立了強大的吐蕃王朝,拉薩以吐蕃王朝都城的地位,揭開了它歷史發展的新篇章。隨着佛教的興盛,人們把這個城市視為“聖地”,“拉薩”之名隨之興起,並取代了原有的名稱。
  自鬆贊幹布始,吐蕃政權傳9代贊普,均以拉薩為首府。
  13世紀中葉,元朝劃分西藏為13個萬戶,蔡巴萬戶為其中之一,在拉薩頗有建樹。
  14世紀初期,帕木竹巴先後徵服了止貢巴、雅桑巴和蔡巴,進而掌握了全藏統治大權。帕竹的統治中心雖在乃東,但拉薩以其宗教發展史上的聖城的地位和強大吸引力仍為帕竹政權高度重視。
  15世紀初,喇嘛教格魯派(黃教)以拉薩為據點逐步統一全藏,形成政教合一的統治局面。1642年,五世達賴在拉薩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
  1652年五世達賴赴京,受到清廷的隆重接待和册封,次年返藏。以達賴為首的西藏地方政權的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拉薩作為西藏地方首府,從此一直延續了下來。
  195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拉薩,1960年正式設立拉薩市。
  宗教文化
  拉薩是一個富有獨特魅力的“神聖之地”,它的高海拔固然令人感到眩暈、感到驚嘆,但它那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神秘的宗教更讓人感到震撼與崇敬。
  大昭寺:大昭寺是拉薩舊城的中心,始建於公元647年,是藏王鬆贊幹布為尼泊爾尺尊公主建造的,用於藏經和供奉佛像。大昭寺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廟,是藏民心目中的金色聖殿。
  大昭寺主殿共四層,一層供奉着釋迦牟尼的十二歲等身像,這個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佛像是整個藏傳佛教信徒們皈依的中心;二層供奉的是鬆贊幹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三層是一個天井,它的檐下和二層的檐下一樣,排列着上百個人面獅身和伏獸木雕,有着明顯的尼泊爾和印度風格;四層有四座鎦金銅瓦頂,燦爛輝煌,帶有典型的中原建築風格。
  布達拉宮:坐落在拉薩市海拔3700多米的瑪布日山(紅山)上,被譽為“高原聖殿”。它始建於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時期,是藏王鬆贊幹布為遠嫁而來的文成公主建造的。
  白宮主要是達賴喇嘛起居和處理政務的場所,最上層的東、西日光殿就是達賴喇嘛的寢宮兼舉行早朝的地方。而下面的東大殿是達賴喇嘛從事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清朝的駐藏大臣還曾在這裏為達賴喇嘛主持過坐床、親政大典等儀式,它是白宮內最大的宮殿。
  紅宮的主要建築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堂,其中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最高,塔座和塔瓶鑲有大量金箔及珍珠、瑪瑙、翡翠、鑽石等各類寶石1500顆,塔前供奉有長明的金燈銀碗,這座在五世達賴圓寂後8年開始建造的靈塔是布達拉宮8座靈塔裏的第一座,五世達賴喇嘛的肉身就存放在這座靈塔的塔瓶中。
  鬆贊幹布與文成公主:鬆贊幹布是藏族吐蕃王國的創建者,一作棄宗弄贊。唐貞觀三年,他繼父位為贊普,遷都邏些,降服蘇毗、羊同等部,統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奴隸製王國。在位期間,註重發展農牧業生産,引進先進的封建文化,促進了吐蕃社會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貞觀十四年唐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婚,加強了漢藏兩族間的交流與團结。
  文成公主為鬆贊幹布之妻,入藏時,隨身攜帶了大量精緻的手工藝品、藥品、科技書籍和蔬菜種子,入藏後,唐高宗應鬆贊幹布的請求,送去蠶種及養蠶、造酒、磑碾、紙墨等工匠。文成公主入藏後,為吐蕃佛教事業也做出了貢獻。
  由於鬆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對藏族的經濟文化發展和漢藏兩族友好團结所做出的貢獻,至今仍受到兩族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文化古城——北京第3節:三都之地——重慶
第4節:關外紫禁城——遼寧瀋陽第5節:六朝古都——江蘇南京第6節:九朝古都——河南洛陽
第7節: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第8節:北宋都城“東京”——河南開封第9節:湯在此建商國——河南商丘
第10節:中華文明的搖籃——陝西西安第11節:秦國都城——陝西鹹陽第12節:臨海城市——天津
第13節:典故之城——河北邯鄲第14節:世界文明藝術寶庫——大同第15節:現存完整的明清縣城——平遙
第16節:晉國三城——山西新絳第17節:陰山南麓的青城——呼和浩特第18節:紅山文化故鄉——內蒙古赤峰
第19節:劉邦的故鄉——江蘇徐州第20節:名人之鄉——江蘇淮安第21節:水鄉古城——浙江紹興
第22節: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寧波第23節:福地寶城“三山”——福州第24節:“海上絲綢之路”——泉州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