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56節:歷史將記住那些高尚的身影(2)      柯雲路 Ke Yunlu

  不久前,北京臺連播了這篇小說,我從聽衆那裏得到了許多相當正面的反饋。他們認為這篇小說寫得好,寫得深刻,等等。
  你看,同樣是讀者,對這部作品的閱讀感受就很不相同。
  告訴你這些,是想說明,即使同一個人的不同作品,其風格樣式也是不同的。《竜年檔案》的激情和理想,一點也不妨礙作者看到社會的腐敗和黑暗。
  說到這裏,還想說一點題外話。幾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在“四人幫”統治下,有所謂“三突出”原則,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可能會一臉迷惑。那時的所謂文學,衹許寫光明面,《底綫》這樣的作品是不可能發表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時代的進步,一個自信的社會才能容納批評。
  我在醫學界有許多朋友,他們中的許多人醫術高超,品德高尚。我的姑姑就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傢,幾十年來兢兢業業,視患兒和他們的親屬如傢人一般。她身體不好,常常拖着疲纍之身帶病工作,現在七十多歲,還四處講課帶學生。姑姑即使在自己生活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會盡最大可能幫助病人。她的清正廉潔堅持至今,每有患兒親人送來謝禮,她總是如數退還;實在無法退還的,會將高於同等價值的錢及時匯出。
  應當說,她的品性和人格給了少年時代的我很大影響,我在長篇小說《孤島》中曾寫到一位女醫生,在睏境中忘我地救助病人,那裏就有姑姑的影子。
  再往近了說,大傢都知道的鐘南山、高耀潔、桂希恩,這些感動了中國的醫生們。這裏,我還想再加上一個名字,那就是北京301醫院的蔣彥永醫生,全中國都應當感激他,歷史將永遠銘記他的事跡。
  我不想說鐘南山在“非典”期間那些衆所周知的活動,衹講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小事。一篇報道中這樣寫,鐘南山醫生對病人關懷備至,鼕天氣溫低,為了讓病人感覺舒服一點,他每用聽診器之前,會把它放在手心裏暖熱,然後再放入病人胸口。
  另一位醫生桂希恩冒着危險到艾滋病區采血取樣,又將病人接到傢中治病的事跡也已廣為人知。為了防止血液感染,他總是親自取樣,而不讓年輕的助手幫忙。最讓我感動的是,他面對榮譽時那一臉的安詳和平靜,他對自己的評價:“這沒有什麽,是一個醫生應當做的。”
  不知你是否看過中央臺播出的一個鏡頭:七十多歲的高耀潔醫生在“感動中國”的年度活動中站在高高的臺階上,邁着已不大利索的雙腿,堅持不讓人攙扶,自己一步一個臺階地走下來。就是這樣一個衰老之軀多年奔走在艾滋病區,買藥品發傳單,扛起了一個民族的責任,讓世界知道艾滋病人的慘狀,讓艾滋病人獲得他們應當享有的醫療與生存的權利。
  這是一些高貴的靈魂,我還知道很多很多……如果沒有這些人,我們將愧對中華五千年文明。一個曾在人類歷史上創造過輝煌文化的民族,一個崇尚誠信與講究道德的國度,雖然在現階段出現了那麽多令人遺憾的醜惡現象,但因為有了蔣彥永,有了鐘南山,有了桂希恩,有了高耀潔……使我們今天面對世界文明進程與發展有了稍許的自信。
  物質文明的進步會使一個民族走嚮強大,然而,一個民族真正強大並得到世界尊重是精神文明的偉大。今天,已經有不少有識之士呼籲文化傳統的恢復與重建,這是令人欣慰的。
  我以《底綫》加入其中。
  這樣講,不知是否回答了你的留言?
  祝好!
  柯雲路 2005年12月1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