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尋找北大   》 第56節:逃課記 文/蒙木(2)      錢理群 Qian Liqun

  大部分老師都不會真的拿點名威逼學生。似乎有一次很蹊蹺。記得是馬剋思主義原理課,中文、法律幾個係在一教大教室裏合着上。我們男生逃課經驗已經成熟,於是决定從第一節課就不要過早暴露實力,大傢排代表輪流上課應卯。這樣,在直覺上,我們的老師一直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學生。最後考試,天知道,他們印試卷是按照一教座位印的還是按照什麽印的。應該不是花名册,結果居然捲子不夠。於是政治老師說,沒有試題的人不要着急,我去其他係調試題去。過了幾分鐘,一些同學問題解决了,但還是捲子不夠。我們勤勞的老師如是者三。記得都半個小時過去了,他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報告!老師我們還沒有試題。"又有三個學生從角落裏站出來。可憐的年輕老師臉色一下就不對了,於是又折出去調試題。政治考試的結果是,我們班四十多人,十多個不及格。滑稽的是,這不及格的女生占絶大多數。所以女生很抱怨我們說:男生惹禍,女生背黑鍋。
  逃課省下來的時間,消磨實在爽,就像偷來的瓜果着實甜。大傢做什麽的都有,不過那時候北大周圍一片農村,娛樂單調,大部分同學都是睡懶覺,逛朋友,看閑書,聽講座,上圖書館,或者聽自己感興趣的課了。我在大三以後,基本上聽課的不考試,考試的課不聽講。大三臨結束,我的學分還差兩個。有同學告訴我,新留校的吳曉東老師很好說話,他的課寫篇關於象徵主義的文章就行。我對波德萊爾、梅特林剋等是比較熟悉的,在圖書館花兩三個小時,草成一篇作業匆匆交上去。事隔多日,同學轉告我說吳老師想見見你。我便到他25樓的筒子間去,吳老師瞅瞅我,溫和地說:"看你很麵生,是不是很少上課?"我稍微愣一下,如實回答說:"我沒有上過課。"這讓吳老師倒反愣了一會兒,"不過,關於象徵主義的基本點,你文章裏都有了,都有了。"我衹能赧顔不作聲,他接着說:"讓你過來,因為你的文章寫得不錯,我給你很高的分數。"
  那時候圖書館(今天的老館)二層南側有一間"中文係教師研究生閱覽室",衹對本科高年級以上的學生開放。我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那裏,其中的一道風景是季羨林老頭,季老每天一開館不久就準時坐在最靠近大庫的閱覽室東南角,安安靜靜地讀書。偶爾有熟悉的人給他鞠個躬,相互微笑一下,然後也迅速尋找自己的座位,各自安安靜靜地讀書。這裏出現吳組緗、林庚等人的身影絶不奇怪,也許他們都來過,衹是我不認得罷了。那裏有幾架硬殼藍皮的文學類圖書,也許是對學生特別推薦,圖書館做了特別包裝的優質譯本,記憶裏最多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名著選譯"和上海譯文出版社"20世紀外國文學叢書"等,我讀了其中大部分部頭不太大的作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錢理群序:北大失精神第2節:編後記:拒絶"意淫"北大
第3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所北大第4節:目錄(1)
第5節:目錄(2)第6節:北大最美的十棵樹 文/王立剛(1)
第7節:北大最美的十棵樹 文/王立剛(2)第8節:北大最美的十棵樹 文/王立剛(3)
第9節:三角地 文/叢治辰(1)第10節:三角地 文/叢治辰(2)
第11節:三角地 文/叢治辰(3)第12節:三角地 文/叢治辰(4)
第13節:三角地 文/叢治辰(5)第14節:三角地 文/叢治辰(6)
第15節:北大需要荒涼感 文/馮永鋒(1)第16節:北大需要荒涼感 文/馮永鋒(2)
第17節:北大需要荒涼感 文/馮永鋒(3)第18節:草坪音樂記憶 文/鬍續鼕(1)
第19節:草坪音樂記憶 文/鬍續鼕(2)第20節:紀念與反思 文/塗駿(1)
第21節:紀念與反思 文/塗駿(2)第22節:紀念與反思 文/塗駿(3)
第23節:紀念與反思 文/塗駿(4)第24節:紀念與反思 文/塗駿(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