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致命的狂欢   》 悲剧:对西门庆的误读      石钟扬 Dan Zhongyang

  #流氓的喜剧--西门庆悲剧说质疑
  一、悲剧:对西门庆的误读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92—193页。。那么,西门庆是个“有价值
  的东西”,还是个“无价值的东西”?他是被毁灭给人看的,还是被撕破给人看的?他的结局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
  “新兴商人”说者,以醒目的标题——“十六世纪一个新兴商人的悲剧”,告诉人们西门庆是悲剧型的。并说:
  原来它给我们写了一个新兴的商人西门庆及其家庭的兴衰,他的广泛的社会网络和私生活,他是如何暴发致富,又是如何纵欲身亡的历史,这是一出人生的悲剧。这出悲剧的结局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这个兴旺到顶点的家庭分崩离析,一个个鸡飞狗跳,各自寻趁,除个别幸运儿外,大多数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新兴商人”说的不妥,前文已作详论,无须再说。这里要说的是,西门庆悲剧的结论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的。由于前提的失误,他们的论述也就不免要陷入一个不可排解的自相矛盾的逻辑怪圈之中。例如他们将一个腐败没落的封建官僚西门庆说成“属于那个上升的阶层”;将西门庆的卖官鬻爵,说成是“资产阶级还未成熟以前,以获得一部分封建权力来发展自己的常用的方式”;将西门庆的贿赂官府,偷税漏税,说成是新兴商人的“贪婪、权谋和机变”;将西门庆的疯狂占有与挥霍,说成是“有不凡的勃勃雄图”,“代表的是一种充满自信的积极、自强、进取的人生态度”;甚至说,西门庆死了,“西门庆的事业并未失败。他的死,死于他自己过度的荒唐纵欲,而他的事业还在上升、发展,这是颇寓深意的”……凡此种种,无不有悖于普通读者从作品中获得的正常的审美感受。
  明版全图《金瓶梅词话》书影
  悲剧是美的被毁灭。被毁灭者越美,价值越高,悲剧就越大。鲁迅曾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呐喊·自序》,《鲁迅论文学与艺术》第89页。可见无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并不是悲剧。同样是被毁灭(鲁迅称之为“被撕破”),前者是悲剧,后者是喜剧。悲剧的结局多是悲惨的,乃至悲壮的。但悲惨的结局,并不一定是悲剧。因而不能以结局的悲与否,来判断是否是悲剧。其实“悲惨”云云,可能来自“悲剧”论者的主观感受;西门庆是否认为自己的结局悲惨呢?这尚是未解之谜。且看他临死时对财产的清晰统计,对家属后路的理性安排,令人诧异。由此推断,他或许觉得自己来世间走一趟已超前地占有了一把,享受了一把,潇洒了一把,已死而无憾哩!不然临终时,他何以如此清醒?
  西门庆既不是示众的材料,也不是看客。通观全书,人们不难发现,西门庆之毁灭,完全是咎由自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序:汪洋恣肆,机警颖睿(1)序:汪洋恣肆,机警颖睿(2)
从“四大奇书”到“第一奇书”(1)从“四大奇书”到“第一奇书”(2)
我的《金瓶梅》上,变账簿以作文章(1)我的《金瓶梅》上,变账簿以作文章(2)
我的《金瓶梅》上,变账簿以作文章(3)众声喧哗中的辉煌与遗憾(1)
众声喧哗中的辉煌与遗憾(2)众声喧哗中的辉煌与遗憾(3)
小引:在同情中了解,在了解中同情评头品足说金莲(1)
评头品足说金莲(2)评头品足说金莲(3)
“魔鬼的才艺”与“尤物之媚态”(1)“魔鬼的才艺”与“尤物之媚态”(2)
“魔鬼的才艺”与“尤物之媚态”(3)“魔鬼的才艺”与“尤物之媚态”(4)
“魔鬼的才艺”与“尤物之媚态”(5)另类的智慧与野性的天真(1)
另类的智慧与野性的天真(2)另类的智慧与野性的天真(3)
另类的智慧与野性的天真(4)另类的智慧与野性的天真(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