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 定窯概況      馬未都 Ma Weidou

  五大名窯現在剩下最後一窯,定窯。定窯排得靠後,應該說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到了北宋晚期,定窯受到一定的排擠。但是從燒造的年代來看,定窯實際上是老大。汝、官、哥、鈞四窯都是北宋晚期纔開始燒造的;定窯則在北宋的早期,甚至五代時就開始燒造了。乾隆皇帝比較喜歡定窯,他有200首詩詠瓷器,其中詠定窯的詩就有30多首。
  定窯窯址在河北麯陽。麯陽是石刻之鄉,盛産漢白玉,人民英雄紀念碑四周的浮雕就是麯陽人民捐的材料,麯陽人民雕的。這種雕刻手藝是祖傳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定窯會受到影響——定窯瓷器帶有刻工。我想歷史上很多工藝會相互影響,比如定窯早期工藝中的浮雕,更趨嚮於石雕的效果,與它後來的陰雕不一樣。
  宋代五大名窯中,定窯與其他四窯不同,它是白瓷,那四個都是青瓷。那四大名窯裏,除了極個別的以外,都不動雕工。汝窯和鈞窯有個別的一兩件有過雕工,但都不成功,雕的是什麽都看不清楚。其他四大名窯都以釉色作為表現形式,衹有定窯是以紋飾作為表現形式。直接原因是因為定窯的釉面非常薄,而其他四窯的釉面非常厚,所以定窯可以用刀來雕刻,體現它的紋飾之美。南宋時期,北方是金代,定窯就開始出現模製,不動刀了,直接用模子,為的是提高生産量。
  定窯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所以有的記載將定窯的地位排在了前面,比如明代謝肇(音浙)的《五雜俎》:“柴窯之外,定、汝、官、哥,皆宋器也。”他把定窯僅排在柴窯之後。
  宋代燒造白瓷比燒造青瓷難度高。白瓷提純的過程,今天已經不是問題了,但在一千年前,是極大的問題。工匠想盡辦法要去除雜質,讓它呈現真正的白色。但我們看到的定窯的白不是純粹意義的白,還是帶有牙白色。所謂牙白色,就是這種顔色。從陶瓷史上講,北齊就有白瓷。但那個白瓷今天看來還有點兒發青。瓷器追求白的過程,不是突然一天就變白了,是一點一點變白的。
  定窯是底下刻“官”字最多的瓷器。我們看到的北宋定窯,大量底下刻一個“官”字,表示是官方製造的,都是北宋前期,還沒有到宋徽宗呢。1969年,河北定縣有兩處塔基出土了大量宋代定窯白瓷,最高的一件達61公分,是一個淨瓶,國寶級的定瓷。塔基的年限在宋代初年,表明北宋早期都使用白瓷作為官窯。我在前面兩講中已經講到了,汝、官、哥、鈞都是在北宋末期纔誕生的,那麽前面這一百多年,定窯一直是老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甘肅彩陶秦磚漢瓦文物的證據—馬鐙秦兵馬俑(1)秦始皇的貢獻
漢俑市場上的陶俑釉陶唐三彩唐人愛馬唐三彩馬
陶與瓷的區別瓷器的優勢原始青瓷三國兩晉南北朝動物造型流行虎子
唐朝盛世南青北白南青—越窯北白—邢窯長沙窯 魯山花瓷法門寺秘色瓷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