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的老子,宣扬的主张中既有对于善的本性的回归,也包含了对于恶的正视。其实白与黑你都应该明白了解与妥善掌握。一切的愚蠢和邪恶之后,守住了、坚持住了对于黑暗的全部体察与承担的人,丝毫不欺骗自己不安慰自己的人,守住了、坚持住了对于光明的不懈的追求的人,坚持住了自身的明朗的人格心态的人,他的对于光明的努力才是最有用也最可敬的。
这样说又有点知黑守白的意思了。
没有足够的对于非光明的黑的一面的理解,一个人的阳光,最好情况下也不过是天真烂漫,他的幸福,最多也不过是电视连续剧《杨光的幸福生活》罢了。杨光的幸福指数高,然而生活质量与文化含量太低,距离一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的距离还太远。
问题在于,如果按照老子的观点,也许杨光的幸福生活还是很理想?
所以你也不能太听老子的。
例如雨果的《悲惨世界》,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可以说是知白守黑的一种反例证。他们是知白而痛恨黑暗。他们是多么理想,多么热烈,多么敏感!他们不守黑而与黑作殊死的战斗。
那么到了他们的作品中人生就只剩下了一团漆黑了?起码还有作者的火热与义愤,还有小说主人公的善行与痛苦。
反过来说,你熟知了如他们的作品的黑暗,你感动于他们的疾恶如仇之心,你会不会反过来对于光明也更加渴求与敏感了呢?
如果你熟悉了悲惨世界与被污辱被损害的地狱般的绞人心肺的痛苦,你会不会反而产生悲天悯人之心,反而觉得与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上描写的相比,你的日子已经好过得太多了呢?
白与黑相对照而存在,知黑守白或知黑求白的最后结果竟与知白守黑、与谦卑与忍耐、与沉默与善良相通,这并不稀奇。
第六,蠢人的争强好胜;小聪明、小有知识的人的喋喋不休、好为人师;浅薄者、小家子气者的使计斗气、出风头、好虚名……老子看得太多了,我辈也见得太多了。越是没有出息,没有本钱,没有风度,没有头脑,就越是闹个甚欢。老子这里讲的可以说也包括了一个风度教养气质智慧问题。
你要多看一步,看深一步,看远一步,就知道那些关于谁更强(雄)些谁更明白(白)些谁更风头(荣)些的争执有多么不值当了。而所谓谿、式、谷,所谓常德,所谓婴儿、无极、朴,也是老子在当时天下争雄、生灵涂炭的状况下树新风发新论求太平的一次尝试。
当然,他的尝试并不成功,他对于一切竞争的否定态度也太片面与一相情愿。他还有一个特大号的悲哀,最最反对用智谋取天下的老子,他所提倡的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却成为最大最深最鬼(蜮)最神奇的计谋。你老子不是深通精通辩证法吗?你不是喜欢正言若反吗?不是总是说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吗?辩证法也就与你——辩证法大师本人——开一个玩笑,使你成为你深恶痛绝的计谋智谋的祖师爷与练家子。在老子之前,善用计谋者亦多矣,但没有人从理论上总结到老子的“知啥子守别样”的高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