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性生活 》 印度文化中的艳欲主义:爱欲正见 》
第56节:性爱与艺术(7)
石海军 Dan Haijun
第十九窟里的一龛浮雕描写的是那伽王(蛇王)和他的妻子,他们分别作药叉与药叉女的打扮。那伽王源出自印度"生殖神",在印度文化中,那伽常常是性和性爱的象征;但在佛教传说中,那伽后来又成为佛法的守护神和佛殿的保护者,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结合。两人都是很自然地坐着,一脚置于座台上,一脚下垂。那伽王的头上带着珠宝冠,周围是凶猛的七个蛇头,这些蛇头是此神的象征。
从这些石窟的绘画和雕刻中,可以看出当时王宫的富丽、服饰的华贵,也可以看出当时印度充满快乐的生活格调,其中的人物如国王、王后、太子、宫女、武士、平民的不同生活以及佛、菩萨、天女、比丘等不同的神态,在画面上都被表现得生动细腻。在人体肌肤的柔软和弹力,构图的和谐与紧凑,线条的流动与色彩的洗炼等方面,都表现出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阿旃陀石窟之后,在埃罗拉、巴格等地也出现了在印度艺术史上极为有名的石窟。埃罗拉寺院有30多个石窟,它们建造于公元五至八世纪,大多数是印度教石窟,只有少数是佛教和耆那教石窟。其中凯拉萨纳特最为有名,整个石窟庙群雕凿于山坡上,包括神殿、大厅、门廊、还愿柱、小的神殿、回廊等都精雕细凿,人物造型优雅而富于活力,这些造型特征在后来的印度艺术很少再得以呈现。
《女神像》,埃罗拉石窟第21窟,公元5-6世纪。
佛教东渐之后,阿旃陀等石窟艺术也随之传入了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并对当地的雕刻、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著名的敦煌、龙门、云岗石窟中有不少珍品就是阿旃陀风格的再现。有的不仅形式相似,内容上也极为相近。
7.莲花手菩萨
莲花手菩萨像(Bodhisattva Padmapani,手持莲花的菩萨,阿旃陀一号窟壁画,约公元五世纪)是阿旃陀石窟中最为有名的壁画,它不仅代表了阿旃陀石窟壁画的最高成就,而且其姿态与神情也最为完美地表现出佛教的精神。
一般都认为这位莲花手菩萨就是我国读者所极为熟悉的观音菩萨。在佛教传说故事中,自从释迦牟尼逝去以后,观音菩萨就行使起佛的职责,一直到佛转为弥勒而再次下凡为止。观音菩萨看上去像是一个出身高贵、格调优雅的年轻王子,他头戴珠冠,右手持一株莲花,左手置于臀部,他以无限慈悲的目光俯视着世界,面部神情淡然而略带忧伤,似乎整个世界都收在他的眼底。
《莲花手菩萨》,阿旃陀一号窟壁画,约公元5世纪。
仔细品味莲花菩萨像,我们会发现,他那细长的手指,蛋形脸,高耸的珠宝冠,都带有女人味。加上项链、胸饰、手镯等,更能显示出女性的柔美,可是他的胸部是平坦的,这说明他是一位女性化的男性神──是从早期的带着胡须的男性观音像演化而来。他的面相特征体现了笈多王朝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特征,尤其是那丰满的蛋形脸、相连成波浪纹的眉毛、如惊鹿的双眼、笔直的鼻梁以及如莲瓣的双唇。线条的流畅使人物的轮廓增加了动感,尤其是手与手指的动作显得细腻生动,他的右手持一朵莲花,左手搭于胯部,显示出女性的婀娜多姿。菩萨的头向左侧垂顾,而右肩耸出,臀部又扭向左侧,形成比较和缓的曲线,其扭动的三曲线身姿,富有女性美的特色。这种姿势是印度壁画菩萨像中较普遍的样式,而莲花手菩萨则将这种造型推向极致,充分显示了艺术家在勾线、敷色和刻画脸部神态方面的精细技艺。垂视的两眼赋予菩萨一种超然宁静的气质,给人以澄思静虑之感,这种气质在周围热闹混杂的背景的陪衬下,更显示出其超凡脱俗的魅力,足以令膜拜者心心念念,一片神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重庆出版社 |
|
|
第1节:概 要(1) | 第2节:概 要(2) | 第3节:《欲经》(1) | 第4节:《欲经》(2) | 第5节:《欲经》(3) | 第6节:《欲经》(4) | 第7节:《欲经》(5) | 第8节:《欲经》(6) | 第9节:《欲经》(7) | 第10节:《欲经》(8) | 第11节:《欲经》(9) | 第12节:《欲经》(10) | 第13节:《欲经》(11) | 第14节:《欲经》(12) | 第15节:旁门左道(1) | 第16节:旁门左道(2) | 第17节:旁门左道(3) | 第18节:旁门左道(4) | 第19节:旁门左道(5) | 第20节:旁门左道(6) | 第21节:旁门左道(7) | 第22节:旁门左道(8) | 第23节:旁门左道(9) | 第24节:旁门左道(10)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