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四章天教心願與身違(12)      田居儉 Tian Jujian

  趙普急於知道趙匡胤的來意,便開門見山,從容發問:“夜半雪冷風寒,陛下為何不在宮中安歇?”
  趙匡胤回答:“朕近來多日少眠,入夜輾轉反側,通宵達旦。試看今日域中,除中原之外,皆他人傢,故前來嚮卿謀一統一天下的良策。”
  趙普說:“我朝疆域確嫌狹小。倘欲拓疆擴土,今當其時。但不知陛下如何謀劃南徵北戰?”
  “朕欲先取北漢。”
  趙普聽後沉默許久纔說:“此道非臣所知也。”
  趙匡胤追問此話怎講,趙普說:“北漢壤地偏小,卻是我朝西北天然屏障。如果一舉將其攻占,便是自毀邊防,自我暴露於契丹面前,使我朝腹背受敵。如是,何不姑且容其苟安,待削平江南諸國再揮師掃北。難道還怕北漢那塊小小彈丸之地,到時插翅逃遁不成?”
  趙匡胤笑着說:“朕意正是如此。適纔所言無非試探卿意罷了。”這樣,君臣便在輕鬆的交談中,製定了統一天下的大計。
  在“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指導下,趙匡胤從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開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統一戰爭。他首先以“假道”出師平定湖南軍亂為由,選擇國勢衰微、轄境衹有荊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縣)歸州(治秭歸,今湖北秭歸縣)、峽州(治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三州的荊南突破口,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行營道都部署,以宣微南院使李處耘為都監,率十州兵馬於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一舉攻剋,旗開得勝。奪取長江中遊位居要衝的荊南,就像一把尖刀插入江南,既割斷了南唐與後蜀兩個大國之間的聯繫,又為下一步南徵開闢了一條通路。
  其後經過比較,趙匡胤由於截獲後蜀聯絡北漢共同對抗北宋的“蠟丸帛書”、找到“用師有名”的藉口,選定財物充裕、政治昏暗的後蜀,作為第二個進軍目標,於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命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州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武信軍節度使崔彥進協助,率步騎兵三萬自鳳州(治今陝西省鳳縣)南下,沿“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披荊斬棘,剋利州(治今四川省廣元市)、破劍門、(今四川省劍閣縣大小劍山關隘)、收綿州(治今四川綿陽市)、逼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命寧江軍節度使劉光義為西川行營前軍兵馬副都部署,樞密承旨曹彬協助,率步騎兵二萬自歸州(治今湖北省巴東縣)溯長江西去,經巫峽、瞿塘峽,下夔州(治今重慶市奉節縣)、萬州(治今重慶市萬州市)、忠州(治今重慶市忠縣),渡嘉陵江包抄成都府;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徵服了“天府”之國。
  在成都被圍期間,後蜀末帝孟昶鑒於滅頂之災臨頭,近臣紛勸其族降宋。孟昶扼腕興嘆:“吾與先君以溫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臨敵,不能為吾東嚮放一箭,雖欲堅壁,誰與吾守者耶!”遂命宰相李昊草擬降表。說來也巧。在此39年前,當後唐興兵滅前蜀時,替末代君主王衍草擬降表的就是時為中書捨人、翰林學士的李昊。蜀中人士對其卑躬折節的行徑極度鄙視,乘更深夜靜在他傢的門楣上書寫了“世修降表李傢”六人大字。
  按照趙匡胤統一天下的日程表,再往下該攻取南唐、吳越和南漢了。但拿誰先開刀,趙匡胤一時還猶豫不决。正當他舉棋不定的時候,南漢末帝劉跳了出來,竟然不自量力,試圖虎口拔牙,從而為趙匡胤先徵南漢製造了口實。
  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秋天,南漢發兵進犯業已歸入北宋版圖的原楚地道州(治營道,今湖南道縣)。北宋道州刺史王繼勳一面閉城勇猛抵抗,一面飛騎急奏京師,指控劉數出寇邊,請求朝廷出兵徵伐。
  在此前的四年,北宋收復為南漢占領的郴州(治彬縣、今湖南彬縣),俘虜了南漢的宮廷內侍餘延業。趙匡胤從他的口中得知,劉昏庸暴虐,荒淫無度,整日與名為“媚豬”的波斯籍寵妃鬼混,政事由宦官龔澄樞、李托、薛崇譽和女官盧瓊仙、女巫樊鬍等操持。宮城左右建離宮數十,蓄養宮女無數,劉日以繼夜宴飲遊樂。為取得“媚豬”等人歡心,宮殿用珍珠、玳瑁裝飾。與此同時,又置燒煮剝剔、刀山劍樹等酷刑,極其殘忍地虐待囚犯,甚至強迫囚犯與虎象角鬥,白白喪命。劉的倒行逆施,為北宋平南漢留下了把柄。趙匡胤為此發誓:“吾當救此一方之民。”紖紛矠
  然而,趙匡胤慮及北宋與南漢相距遙遠,馬上發兵進剿尚有睏難,於是决定先“禮”後兵,詔令李煜致書劉,要他現身說法,規勸劉對宋罷兵稱臣,並交還其父劉晟當年乘楚內亂襲取的桂州(治臨桂,今廣西桂林)、郴州、賀州(治臨賀,今廣西賀縣)等地。紖紜矠
  李煜接到趙匡胤的禦旨,左右為難,他深知南唐、南漢唇齒相依,存亡與共,不忍南漢為趙匡胤的刀兵所滅,又懼於北宋隔江以重兵威脅,南唐隨時都會大難臨頭。思前想後,衹好傳令近臣共商遣使致書劉之事,最後議定了先公後私的行動方案。第一步,責成善於屬文的知製誥潘佑執筆,修一封加蓋南唐禦璽的國書,提醒南漢君臣深思慎行,盡早化幹戈為玉帛,以免引火燒身。然後派特使送達。不想李煜的逆耳忠告,遭到劉拒絶,特使無功而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目錄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