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風範:禮樂人生   》 第56節:禮儀傳承與當代教育(11)      彭林 Peng Lin

  我國有悠久的人文傳統,註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把知識教育作為塑造“君子”的手段。《禮記?經解》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誦讀六經,固然有獲取知識的目的在內,但獲取知識的目的卻是砥礪人的品性,班固說“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可見古人的認識是相當明確的。
  讀書是為了明理,讀書與做人是一致的,“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因此,檢驗讀書好壞的標志,是人格提高與否。宋人程顥說:“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衹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因此,作為教學過程主導者的教師,責任也就不僅僅是文本答疑了,韓愈把“傳道”放在教師職責的第一位,大有深意。
  當今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什麽?人文素質教育與人文知識教育是否等同?這是我們必須深入思索的問題。這一問題如果不想透徹,課程設計和教學方式就會發生偏差,就難以達到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最近讀到竜應臺先生的一篇文章《為什麽需要人文素養》,將人文知識與人文素養的區分說得相當之明曉:
  素養跟知識有沒有差別?當然有,而且有着極其關鍵的差別。我們不要忘記,納粹頭子很多會彈鋼琴、有哲學博士學位。這些政治人物難道不是很有人文素養嗎?我認為,他們所擁有的是人文知識,不是人文素養。知識是外在於你的東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他的生活與行為,才能稱之為素養。人文素養是在涉獵了文、史、哲之後,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學”到最後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對“人”的關懷。脫離了對“人”的關懷,你衹能有人文知識,不能有人文素養。
  竜先生認為,人文知識與人文素養是不同層次的東西,前者是“外在於你的東西”,“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因此,人文知識教育所關註的是純粹的知識傳授。而人文素質教育不然,它“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他的生活與行為”,並且要把對“人”的關懷,作為自己的“終極關懷”。這是十分精闢的論述。
  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格完善的科學人才,它包含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是學生的精神層面,包括人格修養、精神境界、文化自覺、社會責任等等;二是學生的專業技能,是學生改造社會、造福人類的手段。文化素質課雖有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的任務,但落腳點卻是在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上;這是專業課所不能替代,或者說不能完全替代的。
  近幾年,我為全校學生開設了“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甲骨文與古代中國文明”等人文素質課。基於上述的認識,我在教學中比較註重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此,我想以“中國古代禮儀文明”課為例,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錢穆先生說:“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中國人文精神的體現。禮包括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思想要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展現,否則就成了無處寄寓的遊魂;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否則就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我國的傳統禮儀,強調內在德性的能動作用,把道德作為禮儀的依據,而不是把禮當作外在的、技術性的東西。因此,禮的傳授,一定要把人文精神作為重心。我在講授中特別註重分析兩點:
  第一,“德”是禮的靈魂。社會的安定與和諧,要依靠道德來維係。禮的種種規範,之所以值得我們去遵行,是因為它符合於道德的要求,《左傳》說:“禮者,理也。”學禮首先要立德,讓德在內心紮根,並且時時加以培植。《禮記》把“德輝動於內,禮發諸外”作為禮儀教育的最高境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因為他有“德輝動於內”,“德”字在他內心閃耀着光輝;所以當“禮發諸外”時,他的言談舉止就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禮樂人生前言第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第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
第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3)第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4)第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5)
第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6)第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7)第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8)
第1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9)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第1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1)
第1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2)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第1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4)
第1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5)第1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6)第1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7)
第1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8)第2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9)第2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0)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第23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2)第24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