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柏楊雜文:“鬼話”中國正史 》
硬不肯生模式
柏楊 Bai Yang
明王朝亡了後,接着是清王朝。
提起來清王朝,大傢一定精神百倍,蓋中國五千年歷史最末尾的一個帝崽溥儀先生,如今仍然活着,在北京當圖書館管理員,供人參觀娛樂。我們雖然不能去他禦體上摸摸擰擰,瞧一下受命於天,非人力也的真竜天子,到底是啥骨啥肉,但能有一個想當年大傢嚮他磕頭如搗蒜,又聖又神的皇帝,活蹦亂跳地在人民面前獻寶,使寫“正史”的鬼話專傢,無用武
之地,也心滿意足矣。
(柏老按:寫此文時,溥儀先生還活着,三年後的一九六七年,他陛下終於翹了辮子,帝崽遂在中國永遠絶種。)
“正史到了清王朝,不得不中斷,蓋中國的“正史”也者,必須等該政權滅亡了之後,下一個新的政權興起,由皇帝命人編之寫之,才能正式推出。幸虧中國的王朝不時地興,也不時地滅,古諺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所以史書得以一部一部問世,如果也像大日本帝國的天皇老爺一樣,來一個“萬世一係”,恐怕連一部史書都沒有矣,這種治史的方法,也算人類一大奇觀。
清王朝下了臺,中華民國代之而起,一批奴性入骨的遺老遺少,編了一部《清史稿》,柏楊先生三十年前,曾無意中走馬觀花,其中鬼話之多,也使人發喘。不過鬼話再多也沒有用,相信鬼話的朋友,已不太多矣。我本來要介紹介紹,以發讀者老爺思古之幽情的,可是找了幾個地方,都找不到該書。臺北啓明書局前年嚮讀者預約二十六史,就包括該《清史稿》(改名《清史》),後來出到遼史之後,就不出啦,蓋書店倒了閉,關了門啦。弄得預約戶上不見天,下不着地,好像懸在枯井裏,蓋哪傢書店肯單賣《宋史》、《明史》、《元史》、《清史》乎?坑人不淺。
不過即令找到該書,也不能算是“正史”,因它多了一個“稿”字。算是“正史”的,似乎衹有一部“國防研究院”編的“清史”,按說起來,作者蕭一山先生是清史權威,他的“清史”名聞世界,不過我們不是說好不好,而是說正不正。依過去原則,官府編的纔是“正史”,私人編的衹能算是“野史”,而醬蘿蔔朋友總是覺得“正史”要可靠一些,動不動就搬出“正史”,當活寶一樣,念念有詞,往外亂飛,國防研究院應該算“官府”了吧,且看其中鬼話如何。
清王朝起初不過一撮毛賊,其開山老祖,也就是第一任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先生,銜頭之長,如連吃了兩個西瓜的小孩撒尿,曰“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欽隆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讀時切記分段,免得一口氣喘不過來憋死)。史書(《清史》捲一)上說,他娘喜塔喇女士懷他時,也整整懷了十三個月,這種“硬不肯生”公式,也是爛公式啦,比起前趙帝國第三任皇帝“烈宗”劉聰先生懷了十五個月,努爾哈赤先生的十三個月,不過小意思小意思。
另外有一件事,也是老套,史書(《清史》捲一)上說他們的第一代祖先也是私生子。有一個仙女,春心蕩漾,吃了朱果,就懷了孕(懷了多久,沒有交代),生下一個娃兒,該娃兒就是清王朝皇帝第一代祖宗。
現在二十世紀快完,科學已發展到可以登陸月球,而編該史書的又是“國防研究院”,竟也抓住機會,毫不放鬆的鬼話連篇,就教人不好意思矣。好在“太祖”“太宗”“高祖”“高宗”,種種玩意,總算斷了他媽的根。嗚呼,中國人已被各種鬼話醬得難以翻身,希望以後再不要有人飛象過河,說誰生有異稟,少有大志啦,受不了,受不了,尚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搶先閱讀 | 玉皇大帝高坐雲端 | 爬蟲之子(1) | 爬蟲之子(2) | “七十二”學問(1) | “七十二”學問(2) | 好像失了火 | 少有大志 | 頭轉身不轉(1) | 頭轉身不轉(2) | 一根白發定終身 | 鬼話傢慣例 | 肚皮上搞一下 | 聲音有點特別 | 梅花鹿奉命出動 | 石頭咚咚作響(1) | 石頭咚咚作響(2) | 破鞋也出了籠 | 滿天都是飛蟲 | 院中找草(1) | 院中找草(2) | 鑽到肚臍眼裏 | “成大事不恤小節”(1) | “成大事不恤小節”(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