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不论是为官各地,还是被贬流放,苏轼凡是遇到官妓要求从良,都会尽力相助。元丰七年(1084)四月,他自黄州量移汝州,沿江东下,路过润州时,曾一次解脱过两个不幸的女子。请看下面他的《减字木兰花》词:
郑容好客,容我楼前堕帻。
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球肌那解老。
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原来这首词,每一句起始之字联起来读,便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郑容与高莹,都是润州官妓。
宋人孙宗鉴的《东皋杂录》,曾作这番详细描述:
东坡自钱塘被召,过京口,林子中(林希,苏轼同年进士)作守,郡有会,坐中营妓出牒,郑容求落籍,高莹求从良,子中命呈东坡。坡索笔为《减字木兰花》……
《东皋杂录》认为这首词为苏轼在元祐年间为杭州太守、离任赴京时作,其实这词原题为《别润州守许仲塗》,为元丰七年苏轼被贬时期的作品 。一介贬官,仍为歌妓尽力说词,悲悯之心、救助之意,让人为之感佩。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的记载,则更生动:
(东)坡昔寓京口,官妓郑容、高莹二人尝侍宴,(东)坡喜之,二妓间请于(东)坡,欲为脱籍。(东)坡许之,而终不为言。及临别,二妓复之船所恳之。(东)坡曰:“尔但持我此词以往,太守一见,便知其意。”盖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也。此老真尔狡狯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