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嗜血的婦人(1)      梅毅 Mei Yi

  嗜血的婦人——女皇武則天的殺戮一生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初年,天下漸平,諸事晏安。一日,忽然太白星白天顯現於天空,且一連多日不斷出現這種天文景象。古人迷信,唐太宗君臣一邊自我反省政事闕失,一面讓主管天文的太史“勾沉典籍”,進行推占。不知是查了《易經》還是“扶乩”所得,太史奏報:“女三昌”。面對如此玄玄乎乎三個字,太宗君臣商量了半天,也沒整出什麽頭緒。同時
  ,民間又有讖言歌謠傳入內廷:“當有女武王者”――“女”了半天,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心多惡之”,總有不祥之兆的種預感。
  唐太宗朝君臣關係十分歡洽,一天晚上,李世民在內廷宴請心腹武官多人,飛觴仰飲,大傢好不痛快。喝到一半,為了使氣氛更加融洽、歡快,太宗令諸將作酒令,各自報出自己兒時的小名,以此作引,以博戲樂。輪到左武衛將軍李君羨,這位將軍長身虎須,一臉絡腮,自報小名:“五娘子”。
  話言剛落,殿內的武將們笑成一片,東倒西歪。太宗初聽李君羨的小名時也不禁發噱:“何物女子,如此勇猛1
  電光石火之間,太宗面色忽然一變,低頭沉吟。當然,與宴的諸位武將,包括李君羨自己在內,均未註意李世民當時面部表情的變化。美酒醉人,皇帝又是主人翁,天大的面子,誰能不盡醉方休!
  李君羨,洺州武安人(一個“武”),封武連郡公(兩個“武”),時為左武衛將軍(三個“武”),值守玄武門(四個“武”,玄武門是宮城最重要的咽喉要地,因此有數次宮廷政變都在此處發生,包括洛陽宮的玄武門,均是“製高點”),當然,最要命的,當屬李君羨小名“五娘子”——“女三昌”、“女武王者”——莫非正是這位身為皇傢禁衛軍的李姓武將?太宗宴畢,退至寢殿,細思李君羨為人。此人也是武藝絶倫之輩,本屬王世充貼身侍衛官(驃騎),因討厭王世充的為人,潛結數人從洛陽城中潛出,投靠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太宗引為左右,從討劉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戰必單騎先鋒陷陣,前後賜以宮女、馬牛、黃金、雜彩,不可勝數。”
  就是這樣一個武功蓋世、一心事唐的壯士,神勇與尉遲敬德、秦數寶相匹的猛將軍,恰恰因為自己當年的一個小名“五娘子”,使得太宗皇帝浮想連翩,夜不能寐。
  “會御史奏(李)君羨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相為不軌,遂下詔誅之。”史書為尊者諱,給人一種李君羨倒黴,有人牽告他。其實,肯定是太宗李世民殺心頓起,為後世天下計,派人誣引,殺掉了這個他認定符合讖謠中的“女武王”的將軍。人要倒黴,禍從天降,李君羨將軍正是這種倒了八輩子血黴的晦氣包,一人被殺不說,株連三族。上百人頭落地,起因竟在於兩三句的“歌詩讖言”。
  沒過幾年,聽說工部尚書武士鷿女兒貌美,時年十四,太宗一時興起,召小姑娘入宮破瓜。女孩圓臉大眼,媚笑動人,太宗名之為“媚娘”。嘗了幾口,也覺平平,胖丫頭肉緊腮圓,雙目炯炯,不是太宗喜歡的那種溫柔類型,但畢竟是高祖李淵老友武大叔的女兒,怎麽也得給個“才人”封號。恰恰是這個武才人,纔真正是那個應諺的“女武王”。日後,數百上千李姓鳳子竜孫,皆被這位當時的肥胖閨女弄死。她還化唐為周,差點讓唐朝三世而亡。
  茅廬初出——武才人與太宗、高宗的父子“情緣”
  說起武則天,筆者想起那位“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少女劉鬍蘭。看客至此,可能大有曬然之意:武則天和劉鬍蘭有什麽關係,難道這位女皇帝也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當然不是,武則天嗎,生的很胖,死的很差。老武與小劉的共同之處,在於兩個人皆是山西文水縣人,真正的老鄉。文水縣因境內有文峪河而得名,西依呂梁,東靠汾河,春秋時名平陵,戰國時稱大陵。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篡唐,自立“周”朝,便改自己老傢為“武興縣”,武興者,武氏由此興也。中宗復闢,神竜元年(公元705年),仍改回文水縣。可見,文水地氣,總是養育女英傑,不是出乎其類,就是撥乎其萃,連十五歲小姑娘,鐵血錚錚,楞是自己躺進大鍘刀下為“主義”獻身。
  武則天當皇帝後,大肆宣揚其父武士鷿“興唐”的功業,其時,武老頭在隋煬帝大業末年衹是並州文水小地方的一個“鷹揚府隊正”,即當地派出所一個所長。由於“傢富於財”,高祖李淵“行軍於汾、晉,每休止其傢。”也就是說,當李淵還是隋臣時,就常因公事四出巡視時,歇在這位武“所長”傢。偏偏這位土財主“頗好交結”,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唐公李淵,乃當今聖上大表哥,往他身上使銀子,肯定不會白瞎。
  眼見武“所長”很懂事,每次住他傢,又獻銀子又獻當地好閨女來“孝敬”,李淵很喜歡這個土財主。隋煬帝詔命李淵為太原留守,這位唐公一高興,就把這位小縣的“隊正”提拔為“行軍司鎧”,一下子撈到太原府內專管軍事後勒的肥缺,由一個副股級幹部躍升為“正處”了。
  天下大亂,武士鷿“陰勸高祖舉兵,自進兵書及符瑞”,此舉,並非顯示出這麽個低級土豪多能“慧眼”識英雄,不過是亂世紛紛,人各思亂而已。推個頭頭出來,事成封侯,事敗斬之,說不定也能封侯。李淵很高興,但表面沒有太多表示,淡淡言道:“幸勿多言。兵書、符瑞皆是朝廷禁物,你能拿來給我,我知道你的心意了。日後富貴,當與君分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時來天地皆同力(1)
時來天地皆同力(2)時來天地皆同力(3)
時來天地皆同力(4)時來天地皆同力(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