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心靈跋涉的歷程:巴金最後23個春秋 》
古都·《傢》·太平湖(2)
竇應泰 Dou Yingtai
讓巴金高興的事情不止這些,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决定再版他的小說《傢》後不久,有關部門又允許巴金的法文本《傢》在國外出版發行。當他提起筆來為法譯本《傢》寫序的時候,巴金纔真正意識到自己文學的春天來到了。
去年十月當《上海文學》復刊的時候,編輯部主動嚮老人約稿,這時他决定把改了又改的短篇小說《楊林同志》拿去發表。這是他從修改了多少遍也不肯輕易出手的中篇小說〈〈三同志〉〉中,精心提練出來的一部情節。應該說這篇〈〈楊林同志〉〉纔是巴金晚年小說創作中最為滿意的一篇。當然,巴金希望的並不是它在文壇上引起什麽的轟動,而是想圓他自己多年的一個夢!他總是認為自己欠了朝鮮戰場上那些英雄們的一個債,當然是文債!現在老人總算還上了!
巴金感到在過去的一年,他在政治上也真正翻了身。十二月底,上海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協上海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同時舉行。巴金又坐在了大會的主席臺上,當巴金的電視畫面出現在千傢萬戶的電視屏幕上時,圍坐在電視機前的觀衆們竟然一片歡呼:
“巴金出來了!”
“沒想到他還活着!”
“你們看,巴金老人還象從前那樣精神,他沒有老,衹是頭髮全白了!”
也就是在自己公開亮相不久,巴金又在《人民日報》編輯部舉辦的座談會上,發表了一個題為《除惡務盡》的發言。為篇談話在報上發表以後,全國讀者都看到了久違的巴金!巴金又回到了久違的文壇!
一九七八年對於巴金來說,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年頭。早在二月下旬,他就從上海來到了首都。巴金又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了。同月,他的《處女地》新譯本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給赴會的巴金心中平添了無限喜悅,他感到自己又可以寫作了。大會結束已是三月初,巴金回到上海馬上就開始了緊張的寫作,他感到從前的時間都荒廢了,現在時間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緊了,他有一係列龐大的寫作計劃都擺在面前,翻譯赫爾岑的回憶錄剛剛開始,構思多年的長篇小說也僅僅寫了幾千字,在這時候各報的稿約又頻頻嚮他飛來,巴金實在有些應接不暇了。但是,他仍然抽出時間替別人作工作,例如一份上海師大中文係魯迅著作註釋組的訪問紀錄稿《〈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起草經過及其它》就擺放在老人的面前,他必須撥冗審定,老人之所以如此,是他認為自己能為別人研究魯迅作一點工作是榮幸的。
如今,五月的春風吹緑了塞北大地。巴金衹好暫且放下手邊文稿,匆忙地趕到北京參加中國文聯第三屆第三次(擴大)會議了。他在這次會上要發表一篇講話,巴金已經把這個《迎接社會主義文藝的春天》的發言,看了又看,改了又改。就在巴金修改這個發言的時候,他敬重的老前輩郭沫若忽然逝世了!巴金感到悲慟,本來他想利用會議休息的機會,前往北海附近的寓所去探望郭老,然而他沒有想到同樣經受“文革”災難的文學前輩郭沫若,竟然在國傢走嚮萬象更新的時候揮手西去了。
在這種時候,巴金的思想仍然停留在陰影末消的水平上。他希望在自己的這個後記裏講講自己的錯誤。他想對讀者這樣說:“我在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裏寫作了二十年,寫了幾百萬字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壞的和比較壞的。即使是我的最好的作品,也不過是象並不高明的醫生開的診斷書那樣,看到了舊社會的一些毛病,卻開不出治病的方子。.........”
巴金仍然還在寫自己的批判!他那時的思想還停留在自省自悟與對靈魂深處封建思想的反思之中。巴金並不是故意裝出來的假謙虛,而是當時的歷史背景留給他心靈上的烙印太深太重。他始終感到自己還是一個有待改造的人物,儘管他的問題早已經得到瞭解决,寫作的自由與出席各種社會活動已讓巴金重新找回了那個淡忘了的世界。然而一遭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畏怯感與舊時代作傢的“自卑”,仍然時時在束縛着他的思想理念。
後來,在《傢》再版的時候,巴金果然把上面一些想法變成了文字,寫進了該書的後記。讓讀者們讀來感到不可理解的是,巴金在這篇後記中竟然如此嚴肅地解剖自己的靈魂:“小說裏面我個人的愛憎實在太深了。象這樣的小說當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我承認,我反封建反得不徹底。我沒有抓住要害的問題,我沒有揭露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剝削,我對自己批判的人物給了過多的同情,有時我因為個人的感情改變了生活的真實。............”
北京的六月是炎熱的。
全國文代會期,讓巴金最動感情的還不是他在會議中又見到了許多劫後餘生的文壇老友。讓他大傷其心的是,參加作傢老捨的骨灰安葬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佈置了一個既簡樸又隆重的會場,正面黑色的帷布上高懸着老捨那熟悉的遺像。巴金看到那張照片,就會想起自己和老捨生前見到的最後一面。那是1966年颶風乍起的盛夏,他奉命從上海來北京籌備亞非作傢緊急會議,也是6月初的一天上午,他忽然在人民大會堂的某一個廳裏經過,這時,他對面忽然走來一個熟悉的身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
|
悲劇在暮年上演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1)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2)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3)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4)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5)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1)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2)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3) | 中午噩耗進傢門(1) | 中午噩耗進傢門(2) | 中午噩耗進傢門(3)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1)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2)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3) | 與愛交織的訣別 | 愛情起步的地方(1) | 愛情起步的地方(2) | 愛情起步的地方(3) | 愛情起步的地方(4) | 花溪,寧靜的婚夜(1) | 花溪,寧靜的婚夜(2) | 花溪,寧靜的婚夜(3) | 花溪,寧靜的婚夜(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