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揭秘清宮懸案:正說清朝十二帝 》
鹹豐帝奕(1)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奕(zhǔ)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他20歲登極,在位11年,享年31歲。年號鹹豐,“鹹”是普遍的意思,“豐”是富足的意思,“鹹豐”是天下豐衣足食的意思。可是在當時,所謂“天下豐衣足食”,衹能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鹹豐皇帝面臨着內憂外患、國將不國的嚴重局面,而他卻無膽識、無遠略、無才能、無作為。鹹豐做了11年的皇帝,顯然是個歷史的誤會。
陸遊曾經在《釵頭鳳》中這樣感嘆差錯凄慘的愛情: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陸遊在這首《釵頭鳳》裏,連續用了三個“錯”字——錯!錯!錯!這三個“錯”字,藉用在鹹豐皇帝奕身上,竟或有幾分貼切。鹹豐11年的皇帝生活,最明顯的三個特點就是:“錯”、“錯”、“錯”!鹹豐皇帝第一錯是錯坐上皇帝寶座;第二錯是英法聯軍入侵時錯逃離皇都北京;第三錯是臨終之前錯定了顧命八大臣。
下面講鹹豐皇帝第一錯。
錯坐了皇帝寶座
道光皇帝共有9個兒子:他立儲時,長子奕緯(已死)、二子奕綱(已死)、三子奕繼(已死)、四子奕(16歲)、五子奕(16歲,出繼)、六子奕(15歲)、七子奕(5歲)、八子奕(3歲)、九子奕(2歲),其中奕緯、奕綱、奕繼早逝,奕又過繼給了惇親王綿愷。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已是65歲的老人,這年奕16歲,奕15歲,其餘的兒子都是5歲以下的孩子。這就意味着有條件、有能力競爭帝位者,衹有奕和奕兩兄弟。
恭親王奕像奕的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二等侍衛頤齡之女,傢境寒素。她入宮之初,封為嬪。但她聰慧漂亮,嫵媚動人,很討道光皇帝的喜歡,晉封為貴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在紫禁城承乾宮生下奕(鹹豐),這年她22歲,正是花樣的年華。鈕祜祿貴妃生子奕兩年後,皇后佟佳氏病死。她時來運轉,晉封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之事。又過了一年,被册為皇后。月盈則虧,寵極則衰。鈕祜祿氏雖身為皇后,但漸因色衰而愛弛,抑鬱寡歡,得了大玻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歲。奕當時衹有10歲。
奕生母過世後,受靜貴妃撫育。靜貴妃,姓博爾濟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郎阿之女。她初為靜貴人,後晉為貴妃。靜貴妃生有三個兒子:皇二子奕綱、皇三子奕繼和皇六子奕。前面說過,奕綱和奕繼已死,靜貴妃膝下衹有皇六子奕。奕比奕小一歲。靜貴妃便將失去生母的奕收在膝下撫育。奕孝敬靜貴妃如同生母,視奕如同胞弟。而同奕爭奪皇儲最有力者,就是他視作同胞的皇六弟奕。
奕與奕,他們倆都受靜貴妃撫養。道光在連喪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傷之餘,沒有再册立皇后。便册靜貴妃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奕與奕小兄弟倆,都在上書房讀書,年齡相近,關係密切,並無嫌猜。不過,奕讀書比奕早一年。奕6歲開始讀書,師傅為杜受田。
杜受田,山東濱州人。父堮,嘉慶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受田,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會試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十五年(1835年),入直上書房,教奕讀書,後升為上書房總師傅。杜受田師傅教導奕,盡心盡力,傾註心血。史載:“受田朝夕教誨,必以正道,歷十餘年。”奕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群獸,墜馬傷股。經上駟院正骨醫士治療,留下殘疾,行動不便。他小時候還得過天花,臉上留下麻子。
奕也在上書房讀書,但較奕聰明,師傅是卓秉恬。史書說:“與文宗同在書房,肄武事”,“集花槍法二十八勢,曰‘棣華協力’;刀法十八式,曰‘寶鍔宣威’。”皇父道光以“白虹刀”寶刀賜給奕。奕身體很好,頭腦聰明,書文不錯,武功也好,還有所發明和創造。
道光晚年,立儲大事,猶豫不定:皇四子奕,“長且賢”,年齡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雖為庶出,但傢法傳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資穎異”,能文能武。隨着他們年齡漸大,皇儲爭奪,暗藏機關。
道光帝秘密立儲的故事,野史筆記和民間傳說,多種多樣,繪聲繪色。
一說:追思亡後而施恩其子。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由貴妃晉升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有一首《清宮詞》寫她暴死,事多隱秘。傳說道光帝十分悲痛,决定不立其他妃嬪的兒子,而立皇后生的兒子奕,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靈。
二說:欲立奕而改立奕。傳說道光皇帝寵愛奕的生母孝靜皇貴妃,所以曾寫好諭旨,要立奕。但書寫時被太監窺見,最後一筆特別長,猜想寫的是“”字,而不是“”字。這件事傳了出去,道光帝很不高興,便改立為奕。
以上雖屬傳說,卻說明一個道理,就是道光應該立奕,而不該立奕,鹹豐錯坐了皇帝的寶座。
據野史記載:道光晚年,身體衰玻一日,召皇四子與皇六子入對,將藉以决定儲位。兩位皇子都請教自己的師傅,問詢如何應對。奕師傅卓秉恬說:“皇父如有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荊”奕師傅杜受田則對奕說:“阿哥如條陳時政,知識不敵六阿哥。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將不久於此位,阿哥就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他們兩兄弟都照着自己師傅說的做了。道光對皇四子奕的話很高興,謂皇四子仁孝,儲位遂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天命汗努爾哈赤(1) | 天命汗努爾哈赤(2) | 天命汗努爾哈赤(3) | 天命汗努爾哈赤(4) | 天命汗努爾哈赤(5) | 天命汗努爾哈赤(6) | 崇德帝皇太極(1) | 崇德帝皇太極(2) | 崇德帝皇太極(3) | 崇德帝皇太極(4) | 崇德帝皇太極(5) | 順治帝福臨(1) | 順治帝福臨(2) | 順治帝福臨(3) | 順治帝福臨(4) | 順治帝福臨(5) | 順治帝福臨(6) | 康熙帝玄燁(1) | 康熙帝玄燁(2) | 康熙帝玄燁(3) | 康熙帝玄燁(4) | 康熙帝玄燁(5) | 康熙帝玄燁(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