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新解——思與行 》
鄉黨篇第十(6)
何新 He Xin
[原文]
朋友死,無所歸①。曰:“於我殯②。”
[譯文]
(10.22)有友人死,沒有親屬料理後事。孔子就說:“由我來辦理喪事。”
[註釋]
①無所歸,死無所歸。
②於,由也,讓。殯,停放靈柩叫殯,埋葬也叫殯,這裏當指喪葬事務而言。
[原文]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①。
[譯文]
(10.23)朋友的贈品,即使是贈車馬,衹要不是祭肉,不行拜禮。
[註釋]
①車馬,重禮也。祭肉,敬神品也。
[原文]
寢不屍①,居不容②。
[譯文]
(10.24)睡臥不要像死屍那樣挺直,臥室中不會客。
[註釋]
①《集註》:“屍,謂偃臥似死人也。”《說文》:“屍,陳也,象臥之形”。
②《經典釋文》容作客。
居不客:居,居室;客,賓客。
異讀居為踞,坐也。楊伯峻說:“古人的坐法有幾種,恭敬的是屈着兩膝,膝蓋着地,而足跟承着臀部。做客和見客時必須如此。不過這樣難以持久,居傢不必如此。省力的坐法是腳板着地,兩膝聳起,臀部嚮下而不貼地,和蹲一樣。所以《說文》說:‘居,蹲也。’最不恭敬的坐法是臀部貼地,兩腿張開,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樣,叫做‘箕踞’。孔子平日的坐式可能像蹲。”(說見段玉裁《說文解字註》)
[原文]
見齊衰者,雖狎①,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兇服者,式之②。式負版者③。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④,必變。
[譯文]
(10.25)見了服喪者,即使是親近的人,神情一定變為嚴肅。見佝僂者和盲者,即使地位很低,也必以禮相見。(乘車)遇到服喪者就俯身扶軾。遇到背負國傢戶籍、地圖者,就俯身扶軾。主人陳設豐盛的食物,必定改變神色,起身致谢。遇到迅雷疾風,必定變得很嚴肅。
[註釋]
①狎,近。
②式同“軾”,古代車輛前的橫木叫“軾”,這裏作動詞用,用手扶軾的意思。
③版,國傢圖籍。
{4}迅雷風烈,就是“迅雷烈風”。
[原文]
升車,必正立,執綏①。車中,不內顧②,不疾言,不親指。
[譯文]
(10.26)登車,必端正站立,拉住車上的繩子。坐在車中,不從內張望,不突然講話,不指指點點。
[註釋]
①綏,繩也。
②魯論無“不”字。顧,皇侃疏:“回頭也。”
[原文]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①。
曰:“山梁雌雉,時哉②!時哉!”
子路共之③,三嗅而作④。
[譯文]
(10.27)有彩色物飛起,滑翔而後停落。
孔子說:“山上的雌雉,是啊!是啊!”
子路轟之,(野雞)張翅三次而飛走。
[註釋]
①集,棲也。
②時,讀為是。
③共同“拱”。
④嗅,異本作臭,當作狊,張兩翅之貌。唐石經中嗅作戛,像鳥鳴。
此章意不明,歷來聚訟紛紜。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
|
編輯推薦 | 內容簡介 | 圖書目錄 | 序 | 學而篇第一(1) | 學而篇第一(2) | 學而篇第一(3) | 學而篇第一(4) | 為政篇第二(1) | 為政篇第二(2) | 為政篇第二(3) | 為政篇第二(4) | 為政篇第二(5) | 八佾篇第三(1) | 八佾篇第三(2) | 八佾篇第三(3) | 八佾篇第三(4) | 八佾篇第三(5) | 八佾篇第三(6) | 八佾篇第三(7) | 裏仁篇第四(1) | 裏仁篇第四(2) | 裏仁篇第四(3) | 裏仁篇第四(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