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讀遍紅樓   》 驚破紅樓夢裏心      鬍文彬 Hu Wenbin

  驚破紅樓夢裏心
  ——《紅樓夢》書名新釋
  《紅樓夢》一書問世後,研究者對其題名的來源、涵義,雖多有考釋,但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最近有位研究者認為,《紅樓夢》作者的身世和寫《紅樓夢》時的境遇與李商隱《
  春雨》詩意正相“關合”,“《紅樓夢》的出處就是李商隱的《春雨》詩。”這個結論頗有商榷的餘地。
  (1)以“紅樓”二字入詩文,其例不勝枚舉。僅據手邊所記,摘其要者錄於次:《酉陽雜俎》記有“長樂坊安國寺紅樓,睿宗在藩時舞榭。”瀋佺期作《紅樓院應製詩》雲,“紅樓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自居易《贈廣宜上人詩》又云:“紅樓許住請銀鑰,翠輦同陪蹋玉墀。”馮延巳《拋球樂》雲:“盡日登高興未殘,紅樓人散獨盤桓。”上引詩文中的“紅樓”泛指舞榭樓閣,與“夢”無緣。尹鶚《何滿子》詞:“每憶良宵公子伴,夢魂長挂紅樓。”於鵠“送唐大夫讓節歸山》詩:“到時浸發春泉裏,猶夢紅樓簫管聲。”廣利王女《寄張無頗》:“羞解明硝尋漢渚,但憑春夢訪天涯。紅樓日暮鶯飛去,愁殺深宮落砌花。”又如李商隱《春雨》詩中的“紅樓隔雨相望冷”,“殘宵猶得夢依稀。”雖然“夢”在“紅樓”,但三字並不連用,且其意與雪芹所題書名相去甚遠。
  (2)《全唐詩》捲周472有蔡京《詠子規》詩:“千年冤魄化為禽,永逐悲風叫遠林。愁血滴花春豔死,月明飄浪冷光瀋。凝成紫塞風前淚,驚破紅樓夢裏心。腸斷楚詞歸不得,劍門迢遞蜀江深。”這首詩中一是“紅樓夢”三字連用,二是詩意悲冷與雪芹身世、寫作《紅樓夢》時境況相合之處不下《春雨))詩。與其說雪芹用《春雨》詩中的“紅樓”與“夢”拼湊而成書的題名,不如說是襲用蔡京《詠子規》詩中的“紅樓夢”三字可能性更大些。
  (3)《石頭記》第5回有“新填紅樓夢仙麯十二支”句,旁有朱批雲:“點題。蓋作者自云所歷不過紅樓一夢耳。”這是理解曹雪芹取“紅樓夢”三字作為自己小說題名的關鍵處。首先,所謂“作者自云所歷”,實指雪芹一傢曾世代勳貴,恩寵備極,後因抄傢藉産,終於寥落。而雪芹本人生於“末世”,雖趕上點繁華富貴之邊,但終生落拓,炎涼世態,幻同一夢,慷慨係之,奮筆著書。其次,就小說所描寫的內容來說,寧榮二府雖是鐘鳴鼎食之傢,詩禮簪纓之族,但好景不常,終因元蛇這棵大樹一倒,猢猻盡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小說中的主人公賈寶玉和十二金釵的富貴生活不過是“紅樓一夢耳”。因此,可以說曹雪芹以“紅樓夢”為書名,既有他對自己身世的感嘆,”亦有對所著小說的盛衰驟變的悲劇結局的寄寓,即人生如夢。我始終認為“紅樓夢”三個字衹是對小說故事層面的概括,與“石頭記”三字相比較,缺少蒼涼和深重之感。但對於讀者來說“紅樓夢”三字更且有現代性,更容易被接受一些。我以為如此解釋可能更接近曹雪芹的原意。
  1981年6用1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捲首絮語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此書係自愧而成
通靈寶玉:一塊被幻化的頑石賈寶玉:前身是一塊“美石”智而通則悟
難得糊塗寧榮二公的囑托與寧國府的祭宗祠實非別書之可比
《紅樓夢》中的一樁難解之謎尤氏心內有什麽“病”?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裙釵一二可齊傢
萬不可奢華過費敏探春“興利除弊”三人成衆,衆志成城(1)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2)不過實錄其事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娶妻當如薛寶釵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1)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