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著名翻譯傢林少華眼中的日本:落花之美   》 落花之美(1)      林少華 Lin Shaohua

  咱們中國人喜歡熱鬧喜歡熱烈喜歡喜慶氣氛。勞模要戴大紅花,國慶要挂大紅燈籠,過年要放大紅爆竹貼大紅對聯,領導來視察要高懸大紅標語人人滿面紅光。結婚就更不用說了,大紅襖、大紅蓋頭、大紅被、大紅地毯。如今城裏人趕時髦學西洋,往往像模像樣娉娉婷婷披一襲白色婚紗,但一對大紅喜字也還是少不得的。總之國人喜歡張燈結彩、披紅挂緑、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可人傢日本不興這一套。當然也不是說日本人就整天愁眉苦臉作深沉狀。足球打進世界杯十六強時舉國上下也可謂歡喜若狂,近日貝剋漢姆來試拳腳,女孩子們比見了久別情人或留洋歸來的博士老公還激動萬分,若無警察橫加阻攔,真有可能撲上去啃兩口。不過一般說來日本人是和咱們不太一樣。不說別的,這紅顔色除了紅信號燈和警示燈就很少見。日本共産黨頗有影響的機關報《 赤旗 》報頭也並非赤色而是黑色,不像咱們諸多報頭不知何故呼啦一下子由黑變紅。至於領導莅臨,休說都府縣道知事大人,就連位極人臣的小泉首相外出視察也甭想見到“熱烈歡迎”之類的紅色橫幅。惟有“萬世一係”的天皇夫婦陛下駕臨纔有幸得到若幹婦女兒童揮幾下小太陽旗( 那中間當然是紅色的 )。有時我不由心想,世界上大約衹國人對紅色情有獨鐘。前不久紅色象徵革命,理由不言而喻;而今以經濟為中心了,一顆紅心仍在激烈跳動。
  過新年時日本也不用紅色裝點。門口頂多紮一稻草結挂一小橘子加一枝青鬆。若不去神社寺院,根本感覺不出過年氣氛。加之有不少城裏人跑去鄉下看望父母,街上比平時冷清許多,商店大多關門。於是衹好打開電視看日本新年保留節目紅白演歌對唱( 分男女兩組唱日本調歌謠,性質相當於我國的春節聯歡晚會 )。令人吃驚的是,在大年除夕唱的竟多是撕肝裂肺要死要活的東西,不是“在那月色凄迷的寒冷夜晚”就是“你為何狠心把我拋棄”。得得!全家團圓的歡樂今宵何苦唱這玩意兒?端的匪夷所思。像咱們趙本山老兄那樣來兩段小品逗得男女老少一齊抿嘴樂豈不皆大歡喜?
  後來我漸漸明白,日本若真有趙本山且大傢捧紅趙本山,日本人也就不成為日本人了。日本人所以大過年也聽演歌,無非因為他們喜歡聽演歌——那一唱三嘆宕起伏的旋律所傳達的或綿長雋永的淡淡哀婉或近乎絶望的深深悲哀,很快就能把聽衆帶入風雨旅程帶入共鳴境地。日本人為唱演歌發明了卡拉OK,卡拉OK也的確適合唱演歌( 極少有人用來唱流行歌麯 )。而演歌中幾乎找不出類似我國採茶忙慶豐收那樣輕鬆活潑歡天喜地的民間小調。可以說,詠嘆與悲傷是演歌的基調和魅力,它唱出了這個島國無數男女的悲劇情結。
  是的,日本人普遍有一種悲劇情結。
  在電視上,我看了在美軍炮火中懷抱死傷兒童的伊拉剋父母,看了在以色列坦剋面前哀悼死去親人的巴勒斯坦婦女,看了在地鐵火災現場面對親人遺體的韓國百姓;也看了導致六千餘人遇難的神戶大地震和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慘案中的日本民衆。無意中我發現日本人面對突發災難和生離死別時的表現和其他國傢大為不同。其他國傢的人往往捶胸頓足呼天搶地痛不欲生,而日本人則相當冷靜,沒人驚慌失措沒人號啕大哭,甚至沒人流淚,表情中更多的似乎是無奈、達觀和鎮定。究其原因,我想這絶對不是日本人缺乏感情,而大概是因為他們的感情以至文化中積澱了太多的悲劇因子。
  日本是島國,常有地震、臺風、海嘯、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尤其地震頻仍。我來東京不到一年,差不多每月都要體驗一次天搖地動。輕者像坐在輪船上忽悠顛簸一下,重者整個房屋框架吱呀作響。一次正躺在榻榻米上看書,忽然頭頂吊燈搖晃起來,眼看着越晃幅度越大,簡直搖搖欲墜,嚇得我趕緊拿過坐墊捂住腦袋,縮進墻角一動不動。若在中國,人們十有八九呼爹叫娘擁下樓去。而一兩分鐘過後我小心爬起往窗外一看,院子裏靜悄悄一個人也沒有,衹遠處有兩個小孩在午後的陽光下踢皮球。估計偌大住宅小區裏拿坐墊捂腦袋的僅我一個中國人。好在沒給他們瞧見,瞧見了豈不有損中國人形象,笑我堂堂中華男兒膽小如鼠。其實非我辯解,真正上戰場我也未必就捂住腦袋。少見自然多怪,多了習以為常。大概除了SARS那廝,人世間什麽東西經歷多了都會産生抗力。悲劇看得多了,當然不會次次鼻涕一把淚一把。久而久之,甚至以為悲劇纔是宇宙定律,纔是人間正道,纔是常人情懷。於是日本人有了悲劇情結——以悲為美。上面提到的演歌即是一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工人出版社
寫在前面那橘黃色的燈光母親的視綫(1)
母親的視綫(2)我收藏的古董遠去的雞
另一種懷念(1)另一種懷念(2)鄉關何處
感念流星愧對自然青島的喜鵲
無需成本的幸福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1)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2)
書的背影(1)書的背影(2)那些孤獨而坦誠的心靈們
那一窗梧桐苦命的狗刻錄記憶的上傢站
不高興趙本山博客七日小記“席間”的範曾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