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正解 》
第55節:第三節 樂在學中(10)
劉德江 Liu Dejiang
孔子對《禮》與《樂》二經的重點在於"修起",即起而修之,以免淪亡泯滅。他上起唐堯虞舜之間,下到秦穆公止,依照事類秩序加以編排。特別是當他考察了殷夏以來禮製增損的情形後,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篇第二》)認為殷代因襲於夏代的禮儀,其中雖然有一些損益的,現在仍然可以通過考查而知道它的內容;周代因襲於殷代的禮儀,其中也有些損益的,現在也可以通過考查而知道它的內容;將來會有繼周代禮儀而興起的禮儀,縱使過去一百世那麽久,也該可以通過預測而知。因為承襲不移的是禮的精神本體,增損改變的是禮的文采儀節。孔子治學的理想中有一個便是恢復周代的禮樂制度,雖然他沒能實現,但他的努力還是有收穫的,他整理出了《禮》和《樂》,並且將這種理想傳給他的學生後人。
《易》和《春秋》是孔子晚年精心學習研究的成果。《易》原是古代的卜筮之書,不過這部書中藴涵着深刻的哲學思想。孔子很多思想有着《易》的影子,比如孔子認識自然的思想,他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篇第十七》)孔子在學習研究《易》之後為它作了《傳》,後人稱之為《易傳》。《易傳》主要是闡述《易》哲學思想的,它原是一部深奧難讀之書,經孔子作《傳》,後人才得以領會其中的微言大義。
《春秋》是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記的《魯春秋》而寫成。《春秋》所載的歷史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前後一共包括了十二位國君,以魯國為記述的中心。孔子的編纂不是簡單匯集,而是有原則的,即是尊奉周王為正統,參酌了殷朝的舊製,推而上承三代的禮製。凡符合遵從禮製者大力頌揚,凡違反禮製者則朝廷貶抑責備。比如晉文公召集的踐上會盟,周襄王竟以盟友身份應召前往與會,孔子以為這事不合禮製,便改寫成"周天子巡狩到了河陽"。孔子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篡改歷史,而是意在維護周朝禮製。《春秋》文辭精簡而旨意深廣,以"約之以禮"的原則進行修訂。這種手法被後人稱之為"春秋筆法",意思有些轉變,我們應當從正面來理解它的內涵。修訂完《春秋》之後,孔子深有感觸地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可見孔子對《春秋》的重視。
雖說"六經"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産,並非孔子的原創,不過都是經過孔子不同程度的修訂,加入了孔子的思想,都藴藏着孔子的思想。莊子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孔子的功績,並反映了孔子為學的境界,他說:"《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更能描繪孔子為學境界之高的當屬孔子的學生顔回,他感嘆孔子的學識,說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論語·子罕篇第九》)意思是說:"顔回我想仰望老師的學識,越看越覺得高;我想仔細鑽研老師的學問,越鑽研越覺得深厚難測。一會兒看它在前面,一會兒又像在後面,老師的學問無所不通……並且老師還用淵博的知識開導,用禮來引領。"孔子為學的境界可以說是達到了極緻,值得後人景仰和學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 | 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 | 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 | 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 | 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 | 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 | 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 | 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 | 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 | 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 | 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 | 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