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八仙得道   》 第五十五回防後患收聚浙江潮 悟前生勘透人世夢      無垢道人 Mo Goudaoren

  卻說玄珠子領了鐵拐先生的教言,自去東海履新。原來灌口老蛟,自淮海失敗後,曾來海口一次,意圖攻破迎竜閘,占據錢塘口,自立為王。因事機不密,被東海中巡海官兒得知風聲,趕稟竜王。為是老蛟黨羽極多,又有魔教主作他聲援,竜王夫婦十分重視,況兼王妃母墳在彼,一旦老蛟得志,勢必圖報灌口及淮海村兩事仇恨,先將王妃母墳淹損。因此由王妃親自請得十萬海族神兵,率領四位太子,並各大神將,守住海口。
  老蛟見竜王守備嚴密,知道計不得逞,衹把蛟尾嚮海岸一掃,發出萬丈波濤,浸沒民田居室、牛馬人口不計其數,算老蛟無可出氣,聊以解嘲之意。正合了俗語說的肚子疼埋怨竈神那句話兒。事後竜王上稟天庭。玉帝降旨,派玄珠子下界查勘明白,即在海寧地方,由土地示夢人民,立廟奉祀為鎮蛟靖海仙君。
  玄珠子到任以後,也曾兩次赴海,和竜王夫妻父子共議保守浙海之計。除由玄珠子稟請天庭調遣兵將,常時駐紮廟宇,並由竜王約派海兵,防守隘口之外,原有浙江潮水,嚮稱浩竜。這是因海口兩山夾峙,儼如封鎖一般。而錢江上遊,地勢反比下流高峻,幾面圍逼,遂成極大潮汛。自玄珠子鎮守海寧以前,本來各處都有高潮。玄珠子為防老蛟浮潮潛入起見,再與竜王商議,啓請日月星辰各大仙君,共同施法,把各處高潮吸將過來,並於海寧一處。又將海寧全年潮水,除每月大小汛外,盡收集於中元節後。
  此時怒濤澎湃,引為奇觀,俗稱孤魂潮,往往水能捲人滅頂,所以有名的浙江潮水,從秦漢以來,直至今日,都以海寧為最盛。而海寧的潮汛,又以八月中秋後為最大,就是這個原因。自從此法施行以後,潮降潮生,都隨時有玄珠子派去的神兵,站立空中,遙望遠近,但有海妖作怪,無不先期獨見,可以立刻製伏。就是老蛟雖能變化身體,忽大忽小,究竟它的原形是非常粗笨長大的,大凡變化形象大小,或幻變他物,非至道行極深,雖然能隨意隨時,變化不測,卻究不及原身形體來得舒適自由。功行最下者,至多衹能變化個把時辰,一過時候,便覺非常委頓,不能動彈,就是普通動物,未經修煉,如尋常虎豹豺狼,以至犬馬鷹隼之類,都可以置它死命。
  甚至過時太久,魂魄不能歸原,便無加害的仇敵,也屬生命難保。不比道行高深的正經仙神,身體在有無之間,魂魄在虛實之境,變與不變,衹是一個樣子。不變固佳,就變至千百餘年,也和不變無殊。總之身心魂魄,都沒一定寄托之所,哪有加害之可能。所以除了此等真正神仙之外,都不敢輕易變幻。偶因不得已的事故,隨便換個模樣,他們也時時刻刻當心留意,一覺身體稍有不舒,便該快快變回原形,寧可休息片刻,再行變換。這是修道人變化一門必經的程序,天然的階級。如老蛟這東西,修煉年歲確已不少,但它多行不善,懶於習苦,數萬年的光陰,都在爭強奪勢計謀陷害之中無形中消磨過去。所以它在最初的千餘年中,進步最快,那時就能變化如志;千年之後,直到現時,仍不過這點本領,一點兒沒有加添,就衹不曾退化,已算是很難得的了。照他這時的情形;大概變化一物,或化大為小,幻小為大,也可支持得一兩個月。一兩日後,即須回覆原形,休養片刻,方可再變再化。較之變而不變,不變而變,純任自然,毫無跡象的上界金仙,果然相差太遠。若在短期變化之中,能支持到一兩月的,已屬不可多得。
  老蛟不習上進,日與下等妖精為伍,在那批東西中,稱王稱霸,久而久之,越弄越驕,覺得世上,再沒有強過它的。自從淮海村大鬧,蚌宮失敗以來,潛形海底,已有千年。至此不覺故態又萌,野心勃發,方纔有占據錢江,獨立小朝廷的計劃。論江口水量,並不恁大,大部分且多淺灘,如它這等長大身軀,萬萬不能安居。
  它所利用的,就因江中潮大,而且當年各處都有潮汐,很可發漲水勢,增加水量,可容它隱顯出入。如今被玄珠子會同竜王,請得星主,吸水聚潮,而潮水所聚之處,又被神兵把守,它不易進身;就算它僥幸偷渡,而上流水淺潮平,也萬非潛蛟之所。
  因此老蛟雄心頓歇,不敢再存南面之想。但恨那玄珠子,卻比什麽仇人都來得厲害。除了趕去靈鷲山,哭訴通天教主,請求派兵報仇外,一面兀自潛居海底,專待這邊稍有疏處,便可乘勢再起。即使不能達到稱孤道寡的目的,也要把玄珠子鬧得落花流水,不能安居榮享。這是老蛟所定的毒腸。看它雖是隱伏,大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景況。這邊玄珠子自然也料到老蛟尚在,必不肯就此罷休,也在那裏天天打算收伏老蛟,為根本肅清之計。邪正兩方,相持相待,勝負成敗,後文另有交代。
  書中再說藍采和出世以後,轉瞬已有十歲了。因從小和對江王傢月英姑娘訂婚,雙方傢長,便也走動得非常莫逆,更難得采和的父親藍文,和月英的老子王光,都是極曠達大方,不拘小節之人。看看兒女年紀都大,因為教讀便利起見,藍文傢便請了一位姓毛的先生,在傢教讀。王光也想請個先生,無奈自己雖然有些體面,其實景況並不甚佳,無力延請教讀。再則鄉村地方難得名師。況是女孩子傢,擇師更不可不慎。正在四處尋訪之際,藍文傢已要開館。藍文特設盛筵,恭宴先生。請來幾位陪客,都是本地有體面的士人。王光以親傢而兼好友,自然也在被邀之列。席間,王光見那毛先生年逾花甲,須發全白。看他一副非禮不言、非禮勿動的情形,確是一位齒德俱高、品行端肅的老師,心中十分起敬。
  和他談了一回,又着實佩服他那一肚子的學問。無心中忽然轉一個念頭來,笑對藍文說:“親翁的洪福不小,請到這樣一位好先生,小弟欽仰之至。小女和公子同年。今年也擬令他讀幾年書。雖然女子不一定要學問,但如吾輩傢況,小女若是一字不識,也未免太不相稱。況小女已許公子,將來終是藍傢之媳。貴府世代書香,嚮來幾位小姐也都能詩能文。小女若沒些小學問,將來嫁了過來,妯娌姑娘之間,也甚鮮光彩。小弟為此想培植他讀個三年五載,不求甚好,但能略通文理,識得聖賢大義,也盡夠了。此念蓄之已久,怎奈敝村僻小,竟請不到一位好先生,心中着實氣悶。今見貴老師齒德並茂,才學俱佳,又令弟深恨無緣訂交。現在小弟定下一個主見,務請親翁慨允方好。”藍文忙道:“你我至親密友,何事不可商量?但請見示,無不敬從。”
  王光便說:“要將小女送在府中,附塾讀書。一則免得小弟再去尋師;二則小女尚不愚頑,也可與令郎共同切磋。雖說已訂良緣,照俗例,小夫妻不能見面。但你我這等人傢,何必拘於俗例。何況孩子們的年紀都還小咧,眼前也說不上避什麽嫌疑。且等一二年後,小弟請到了好先生,再作計較。不知親翁可能答應?”藍文笑道:“這是最好的事,小弟哪有不允之理?但恐嫂夫人捨不得令愛離開膝下。這卻怎麽處理?”王光也笑道:“衹要吾兄答應,捨下倒沒有什麽的。好在彼此女眷們,早已互相往還,好似老親戚一般。兩方相去又不甚遠,內人輩要是記挂小女,大可早夕渡江過來瞧看瞧看,諒也不見得怎樣作難的。”藍文笑道:“這就好極了。明天上學,已經太晚了。後天由我這裏派人備下輿馬,渡江奉迎小姐去吧。”王光大喜,因又說:“還得回去和內人輩商量,選個吉日,再行送來,不必相接。”藍文也答應了。
  王光回到傢中,和夫人牛氏說起此事。牛氏先是不允,說:“衹有這個女兒,又已早許人傢,長大起來,就要出閣。現在年紀還輕,正好廝伴幾年,偏又將他送到人傢去讀書,知道人傢可能好好照管孩子?這還罷了。我又聽說,藍親傢的如夫人鬍氏,是個極刁險難弄的人。我女兒又是天真爛漫,不大識得世故的。萬一得罪了鬍氏,彼此結怨在心,將來嫁了過去,一輩子吃他的苦頭,犯得着麽?”王光見說,心中也覺此事有些不妥。
  無奈他是要面子的人,既然已經說出了口,況且是自己要求人傢的事,無緣無故翻悔成約,豈不惹人笑話?因此正色對牛氏說:“這都是你們女流之見。彼此近在咫尺,即使嫁了過去,也天天可以往還,何必定要一天到晚廝守着,纔顯得你母女的親昵麽?”牛氏原怕丈夫,知他主意已定,是不能和他硬拗的。硬拗一場,結果仍是他的主意,徒傷夫妻情份,何苦來呢!想了一會兒,也衹得硬了頭皮,一口允許,並擇於三日後黃道大吉之日,送月英渡江,赴藍傢入學。月英雖是女孩子,卻從小就大方知禮。打從七歲上他爹替他上學,肚子中很已灌足了許多經書詩文。但他最喜歡的,卻不在這等文字,偏愛研習方外道經,尤其是服膺老子道德經。八九歲上,就讀得滾瓜爛熟。至今年十歲,知識更為充滿,竟能得其言外之意,時常焚香捧誦,默默揣摩,若有妙悟。至於此外各種道書,更是不煩研習,問明真理。因此心地瑩澈,悠然有出世之想。每念前生經歷,許多慘酷事情,都由婚姻而生。如今第一個關頭,便是夫妻兩個字,須得首先打破了它。可不曉得同劫同生,相約一同修道的藍采和,這幾年來,日居膏梁紈絝之中,能否不為物欲,蔽卻性靈。要是他心已變,勢必以夫妻之道,來相迫壓,那時,我除了苦口點化之外,如再不回頭,就衹有獨善本身,遠適太華,去找我前生的師父去了。想師父道德齊天,必有救他之法,我也可以放心了。這等想頭時常縈他芳衷,衹不敢在父母前吐出一字。有時姊妹行中閑坐談心,別人各有所志,或願得一金夫,或願得一才郎,衹有他一人,閉目暝坐,一句不去參加。人傢笑他已經有了好夫婿,分明一片芳心,業已十分安穩,所以用不着怎樣多愁多慮。
  月英聽了,便冷笑一聲,說道:“人各有心,心各不同。我的志趣,和你們完全相反,叫我如何插得下嘴呢?”人傢忙問:“你的志趣如何?”他便笑說道:“有才人才大如山,過不得百歲光陰,與草木同腐。有財人財源如海,更不消六七十年,衹等精神一退,有錢沒本領去使用。何況世事無常,財多或竟召禍,可見是件最不中用、靠不住的東西。凡人偏都勘不透,把人生有限的歲月,盡放在聲色名利之中。一旦無常猝至,萬事皆休。平時斤斤以爭,逐逐而致者,究竟可能帶得一些回去不曾?所以姊妹們所盼望希冀的事物,做妹子的,卻一樁也不中意。”大傢聽說,都嘩然笑道:“問你自己的志趣,你又不肯賜教,衹把人傢的話,瞎批評一番,算得什麽?”月英聽了,不覺點頭長嘆道:“姊姊們竟把妹子所說的,當作瞎批評。所以妹子的志趣,竟不能再嚮姊姊們饒舌,不但不能,也且大可不必了。”說罷,大傢一笑丟開。月英因見眼前姊妹們一個個生得有纔有貌,偏都為名利所拘,一些自主的力量都沒有,越發感覺人世間名利兩字,真是無形的桎梏,伐性的斧斤,最是可畏可怕的東西。
  同時就愈恐藍傢郎君不要也被這些無謂的身外事物,迷惑心志。那麽,此番下世,不但沒有了道之望,反多一層魔障,添一重大劫。而且辜負了鐵拐仙師一片玉成的美意,從此就永無入道的可能了。每一念及,不禁代他危懼。衹恨自己已為人婦,在未曾作嫁以前,照例不能見面。縱有警勉之心,卻無說話的機會。他本是情深意摯的人,對於采和,又有那種生死交情,夫妻關係,兼之仙師特地安排,令他們同死同生。便沒別種交誼,在理也不能捨卻采和,獨尋大道。可憐一寸安靜的芳心,反被他人的前程,弄得亂七八糟,一刻不得寧謐。
  正在婉轉躊躇,無計自遣的當兒,忽在母親房內,聽得父親談起,藍公子年少英俊,力學多才,居亙古以來名臣自況,並盼不出二十歲,當緻身卿相,可見是個有志之士。月兒的終身,倒可無慮了。劉夫人愛女心切,聽得女婿如此立志,焉有不悅之理?轉回頭,見月英立在一邊,低鬟默默,若有所思。
  夫人笑對丈夫說:“你瞧,我們月兒他聽了你的話,倒不聲不響起來。這是什麽道理?”王光笑道:“女孩子傢,要他這樣知道害羞纔好哩!”夫人聽了,便把月英摟了過去,捧起他的小面龐兒,一陣撫摩,笑嘻嘻地說道:“我的兒,你沒聽見人傢公子,是那麽有志有纔。年紀輕輕的,就打算趕過多少人的前頭,要做什麽大官咧!我兒,公子做了大官,你不是現現成成的一位太太了麽?”月英先聽得父親所說的話,心裏已經懊惱,料不到自己平日所深慮的問題,竟要成為實事,已是怪難受的,更不料母親也是如此,不諒女兒的心,竟又說出這等不入耳的違心之論來,叫他如何忍得下去。但見他雙頰微紅,秋波流暈,一霎時骨碌碌滾下兩行淚珠。倒把王光夫婦嚇一大跳,齊問:心肝愛兒,這是怎麽了?未知月英如何回答,卻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藉竜丹仙人助孝子 起貪念惡吏索神珠第二回兩點竜淚灑成望娘灘 一柄仙劍刺破篾竜眼
第三回試道心特設迎竜閘 解凡體投入孝女懷第四回受謗言不夫而孕 明心跡烈女投河
第五回錢塘江竜遊傳古跡 東海岸徒弟覓師尊第六回爭意氣二竜搶珠 鬧上界玉帝求賢
第七回說份上名師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第八回老蛟登岸毀福德 月老下海作竜媒
第九回邀天眷實授竜王 博庭歡假製蠃肉第十回鰥夫驚豔 田蠃報恩
第十一回遷怒迷人蛟竜泄恨 法師收妖當場出醜第十二回文美化身驅妖孽 仙賜被攝入禦園
第十三回試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姐善言第十四回夫妻雙修道 骨肉生異心
第十五回千載老狐說明因果 少年公子斬斷俗緣第十六回孝子下海訪蠃母 狐仙入宮謁竜王
第十七回孫仙賜海中見母 張果老轉世成丹第十八回金山成古跡報德在來生
第十九回為修仙不辭險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第二十回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脫險成仙
第二十一回日觀峰收妖為僕 紫霞洞女怪劫經第二十二回成功參老祖 得道省雙親
第二十三回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難第二十四回李仙人施術儆淫暴 楊孝子感德入玄門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