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类 》 老子的帮助 》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3)
王蒙 Wang Meng
守雌、守黑、守辱,类似的说法还有藏拙或者守拙,还有安贫、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都是如此。例如薛宝钗就被评价为能守拙的。庄子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至今我们讲“不作出头椽子”(语出邓小平)。
你雄强吗?明白透彻吗?啥都知道吗?光荣体面吗?你快要走向反面了,你快要跌跟头了。小心一点吧!
韬光养晦在中国具体情况下也同样有与大多数弱势群体站在一起的意思。不知这是不是与中国自古缺少调节上下富贫贵贱矛盾的机制有关?弱势群体的抗争不断,专制与造反同在,顺民转眼就会变成刁民暴民,处于上层的人们切不可让自己成为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在国际政治中则有归属于第三世界的意思。
韬光养晦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说法,一种深藏的智慧,一种悄无声息、从而多少使人胆寒的谋略。我听一个外语专家讲过,把韬光养晦直接从字面上译成欧洲文字,会使人觉得很负面,例如阴险与狡猾。我想这与中国的政治传统政治运作方式有很大关系。春秋战国的为政、争夺与做人,局面何等险恶、诡谲、复杂,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必须智上加智、谋上加谋、深里更深、精明处再精一百倍。孰能无过?孰能免祸?孰能成事?孰能全身而退?孰敢大意失荆州?凡能够做到韬光养晦的能人,多能成就一二大事,至少是保住或多保一个时期脑袋与屁股。而越是锋芒毕露、才华横溢、识(或艺、技、力)压群雄、无可匹敌者,越是被这个嫉贤妒能的天下所不容,不但无所成,而且很可能是落一个被磔、被宫、被凌迟、被夷九族等下场。
从正面解释,韬光养晦就是要求你坚忍、谦虚、谨慎、深藏、永远沉下心沉下意沉下身段与弱势大多数在一起。提倡坚忍谦逊与亲民,则是欧洲文明也同样承认、认同的。
其四,这里说的是做人与处世的方法,是应对人际与社会的一种方略。这讲的就是后世发展为难得糊涂的滥觞,俚语叫做揣着明白装糊涂。揣着明白就是知其白,装糊涂就是守其黑。这里的“装”字比较难听而且嫌境界低下。毋宁解释为知识上与最高层次的认知看齐,处世上生活上日常行为中,则只能与大流保持一致。不能针尖对麦芒、眼里不搀沙子。生活中事业上,你只能抓大放小,有所不顾,有所牺牲,有所不为,有所不争,有所糊涂有所健忘。你不必洁癖,更不必忽悠与作秀于你的洁癖。你不要记仇,更不要睚眦必报。
当然,这种说法容易被机会主义者、被市侩乡愿拿来当做自己堕落的借口。一切谋略都有可能被坏人所用,但用起来他们总是差那么一截,叫做难成正果。
其五,在中国早就有性善性恶的争论,这也是一种黑与白的分析。主张性恶的人并不从而邪恶起来,而是正因为看到了人性的种种弱点,便不相信仅仅靠良知良能就能使公正得到保证,而致力于教化与防范,致力于法律与制衡监督的体制。同样,世界上也有所谓乐观与悲观的分野。我同样欣赏一种说法:只有最深刻的悲观主义者才能做到真正的乐观。如果你只是少不更事,只是盲目乐观,只是天真烂漫,你的乐观主义又值几文钱呢?而你认识到了生命的全部悲剧性、苦难性、人类与社会的种种弱点与可能的邪恶罪恶之后,你的尽力一搏,你的为善良、崇高与光明而做的不计成败的努力,才是真正的深刻的乐观与奋斗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 |
|
|
前言:老子的帮助 | 第一章 众妙之门(1) | 第一章 众妙之门(2) | 第二章 知美即恶(1) | 第二章 知美即恶(2) | 第三章 虚心实腹 | 第四章 和光同尘(1) | 第四章 和光同尘(2) | 第五章 天地不仁(1) | 第五章 天地不仁(2) | 第五章 天地不仁(3) | 第五章 天地不仁(4) | 第六章 谷神玄牝 | 第七章 无私成私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第九章 功遂身退(1) | 第九章 功遂身退(2) | 第十章 如婴儿乎(1) | 第十章 如婴儿乎(2) | 第十章 如婴儿乎(3) |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1) |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2) |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