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疏證 》
第55節:述而篇第七(3)
楊樹達 Yang Shuda
《史記?孔子世傢》曰:魯亂,孔子適齊,與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
《漢書?禮樂志》曰: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臧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風餘烈尚猶不絶。春秋時,陳公子完奔齊。陳,舜之後,《韶》樂存焉。故孔子適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美之甚也。
《說苑?修文篇》曰:孔子至齊郭門之外,遇一嬰兒,挈一壺,相與俱行。其視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謂禦曰:趣驅之!趣驅之!《韶》樂方作。孔子至彼,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故樂非獨以自樂也,又以樂人;非獨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於此樂者,不圖為樂至於此。
《太平御覽?捲八十一》引《樂動聲儀》曰:孔子曰:《簫韶》者,舜之遺音也。溫潤以和,似南風之至。其為音如寒暑風雨之動物,如物之動人,雷動獸禽,風雨動竜魚,仁義動君子,財色動小人,是以聖人務其本。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史記?衛世傢》曰:太子蒯 與靈公夫人南子有惡,欲殺南子。靈公怒,太子蒯 奔宋,已而之晉趙氏。靈公卒,夫人命子郢為太子。郢曰:“亡人太子蒯 之子輒在也。”於是衛乃以輒為君,是為出公。趙簡子欲入蒯 ,衛人聞之,發兵擊蒯 ,蒯 不得入。
樹達按:冉有所問之衛君謂出公也。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史記?伯夷列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出曰:“夫子不為也。”
《春秋?哀公二年》曰:晉趙鞅帥師納衛世子蒯 於戚。《𠔌梁傳》曰:納者,內弗受也。帥師而後納者,有伐也,何用弗受也?以輒不受父之命,受之王父也;信父而辭王父,則是不尊王命也。其弗受,以尊王父也。又《哀公三年》曰:春,齊國夏、衛石曼姑帥師圍戚。《公羊傳》曰:“齊國夏曷為與衛石曼姑帥師圍戚?”“伯討也。”“此其為伯討奈何?”“曼姑受命於靈公而立輒,以曼姑之義為固可以距之也。”“輒者,曷為者也?”“蒯 之子也。”“然則曷為不立蒯 而立輒?”“蒯 為無道,靈公逐蒯 而立輒。”“然則輒之義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辭王父命。以王父命辭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不以傢事辭王事。以王事辭傢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子路篇》曰: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孟子?盡心上篇》曰:桃應問曰:“舜為天子,臯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子曰:“飯疏食,飲水,麯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禮記?中庸篇》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莊子?讓王篇》曰:子貢曰: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得於此,則窮通為塞暑風雨之序矣。(《呂氏春秋?慎人篇》、《風俗通?捲七》文同。)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裏仁篇》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孟子?公孫醜上篇》曰:公孫醜問曰:“伯夷、伊尹於孔子,有同與?”曰:“有。得百裏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陳寅恪序 | 第3節:自 序 | 第4節:學而篇第一(1) | 第5節:學而篇第一(2) | 第6節:學而篇第一(3) | 第7節:學而篇第一(4) | 第8節:學而篇第一(5) | 第9節:學而篇第一(6) | 第10節:學而篇第一(7) | 第11節:學而篇第一(8) | 第12節:學而篇第一(9) | 第13節:學而篇第一(10) | 第14節:為政篇第二(1) | 第15節:為政篇第二(2) | 第16節:為政篇第二(3) | 第17節:為政篇第二(4) | 第18節:為政篇第二(5) | 第19節:為政篇第二(6) | 第20節:為政篇第二(7) | 第21節:為政篇第二(8) | 第22節:八佾篇第三(1) | 第23節:八佾篇第三(2) | 第24節:八佾篇第三(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