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考古 》 上帝的指紋 Fingerprints of God 》
第55節:第二十一章 計算世界末日的電腦(2)
葛瑞姆·漢卡剋 Graham Hancock
這些都是深奧的知識。正如湯普森所觀察到的:
零及數位計數法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基本的構成成分,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我們很難理解它們的發明怎麽會這麽晚。無論是擁有偉大的數學家的希臘人還是古羅馬人,對零和數位計數法都一無所知。用羅馬數字寫1848 這個數需要十一個字母:MDCCCXL VIII。當羅馬人還在用他們笨拙的方法計算時,瑪雅人早就在用非常類似於我們現在使用的數位記號進行運算了。(15)
如果說,這個在別的方面實在不怎麽樣的中美洲部落,居然能在那麽早的時候"偶然發現" 了這麽個創新--科學史學者奧托·紐格鮑爾譽為"人類最富想像力的發明之一",(16)是不是太有點蹊蹺了?
別人的科學
現在我們不妨探討一下金星的問題。金星對中美洲古代各民族人民都具有格外重大的象徵意義。他們把它看成是魁紮爾科爾亞特的化身(或者是瑪雅土語中對這位羽毛蛇神的稱呼古庫馬茲、庫庫爾坎的化身)。(17)
與古希臘人不同,但與古埃及人一樣,瑪雅人知道金星既是"晨星"又是"暮星"。(18)他們還懂得其他有關金星的知識。一個行星的"會合周期"指的是這個行星運行一周,回到從地球上看去某個特定點所需要的時間。金星每224.7天環繞太陽旋轉一周,地球的軌道要稍微大些。這兩個行星的運動相結合的結果就是,金星大約每584天升起在地球的天空中的同一個地方。
瑪雅人繼承的精密的歷法係統無論是誰發明的,都一定瞭解上述現象,而且找到了巧妙地將它與其他相關的周期結合起來的辦法。此外,通過將這些周期結合到一起進行的數學計算,古代的歷法大師們顯然已經知道,584天衹是個近似值,而且知道金星的運動並不是非常規則的。因此,他們計算出了金星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的會合周期的準確的平均值(已經得到現代科學的確認),(19)它就是583.92 天。這個數字已經以無數極其復雜、極其難懂的方式融入了瑪雅的歷法中。(20)例如,為了讓它配合所謂的"聖年"(260天,分為13個月),歷法傢們硬將每61個金星年修正4天。此外,每五個這樣的周期,要在第57個會合周期結束時再修正8天。瑪雅歷法師將聖年和金星的會合周期結合得如此緊密,以致這個方程式所産生的誤差小到令人驚愕的每6000年纔一天。(21)更讓人佩服的是瑪雅的歷法師們還有一套精心計算的調整方案,使金星周期不僅與"聖年"相互協調而且與太陽年的關係也恰到好處。而如此殫精竭慮的目的,就是確保他們的歷法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都能夠精準無誤。(22)
這個"半開化"的瑪雅部落用得着這麽高精度的歷法嗎?還是他們衹不過是繼承了一個運轉正常的、適用於一個更古老的、更先進的文明的一套歷法?
瑪雅歷法皇冠上的寶石是所謂的"長算"。這套計算日期的係統也表示對過往歷史的信念:那個廣為瑪雅人所信奉的、著名的大周期理念。他們相信,時間是以大周期運作的。這些周期都從世界的創造到毀滅周而復始地循環。在瑪雅人看來,當前的大循環始於4 Ahau 8 Cumca。這一天相當於我們日曆上的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23)他們還相信,在4 Ahua 8 Kankin這一天,也就是我們的2012年12月23日,在一場全球性的毀滅性的災難中,這個周期將走嚮滅亡。"長算"的作用是記載目前這個大周期開始以來時間的流逝,說準確點,就是一年一年地扣掉分配給現今人類的5125年。(24)
我們或許最好能把"長算"設想為上天的計算器。它在不斷地計算着我們對宇宙欠下的不斷增長的債務。當計算器儀表上的讀數到了5125時,我們欠下的每一分錢都要收回。
不管怎麽說,瑪雅人就是這麽想的。
"長算"計算器上的運算當然不是用我們的數字進行的。瑪雅人用的符號是他們從奧爾梅剋人那裏傳承下來的,而奧爾梅剋人則是從……天曉得哪裏。這套符號是:點(表示1,或者計數單位,或者20的倍數),橫綫(表示5或者5乘以20的倍數),一個貝殼形的象形文字代表0。計算時間長度的單位是:金(kin,天),烏伊納爾(uinal,20天),盾(tun,計算年,360天),卡盾(katun,20計算年),和巴剋盾( bactun,20卡盾)。處理更長時間計算的單位還有皮剋盾( pictun,8000盾)和卡拉布頓( calabtun 16萬盾)。(25)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
|
|
第1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1) | 第2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2) | 第3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3) | 第4節:第二章 南方大陸上的河流(1) | 第5節:第二章 南方大陸上的河流(2) | 第6節:第二章 南方大陸上的河流(3) | 第7節: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1) | 第8節: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2) | 第9節: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3) | 第10節:第四章 飛翔的禿鷹(1) | 第11節:第四章 飛翔的禿鷹(2) | 第12節:第四章 飛翔的禿鷹(3) | 第13節:第五章 古印加人的蹤跡 | 第14節:第六章 他來到這個混沌的世界(1) | 第15節:第六章 他來到這個混沌的世界(2) | 第16節:第六章 他來到這個混沌的世界(3) | 第17節:第七章 那時代有巨人嗎(1) | 第18節:第七章 那時代有巨人嗎(2) | 第19節:第七章 那時代有巨人嗎(3) | 第20節:第八章 世界屋脊上的湖泊 | 第21節:第九章 過去和未來之王(1) | 第22節:第九章 過去和未來之王(2) | 第23節:第十章 太陽門之都(1) | 第24節:第十章 太陽門之都(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