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鮮卑帝國   》 第十一章 黃須兒(1)      文韜 Wen Tao

  提到黃須兒,大傢可能就會想到曹操的兒子曹彰,我們不講三國,本集的黃須兒是東晉王朝第二任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的長子司馬紹。司馬紹字道畿,其母荀氏,燕代(今河北、山西北部)鮮卑人,出身微賤,衹是一名宮女,卻得到司馬睿的寵愛,為他連生兩個兒子,司馬紹和司馬裒。因司馬睿的皇后虞孟母無子,司馬紹以長子被立為世子。
  司馬紹幼時夙慧聰明,司馬睿特別喜歡他,常常讓他坐在自己膝上玩耍。當時有人從長安來,司馬睿問及洛陽的消息,不覺傷心流淚。年僅數歲的司馬紹問父親為什麽傷心,司馬睿將東渡的原因一一告訴他,並問:“你看,太陽與長安相比,哪個更遠些?”司馬紹歪着頭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人從日邊來。”司馬睿一聽感到很驚奇,小小年紀了不得,推理判斷不亞於成人。第二天,司馬睿宴請群臣,把這個事講給大傢聽,想炫耀炫耀自傢孩子的聰明,又怕群臣不相信,當着大傢的面重新又問司馬紹,“你說太陽與長安相比,哪個更遠些?”不料這回小司馬紹一本正經地說:“太陽近1司馬睿驚愕失色,這昨天說得好好的,怎麽今天答錯了,多丟人!趕緊問他:“你為什麽和昨天說得不一樣?”小司馬紹擡頭看了看天空,不緊不慢地說:“舉目見日,不見長安1
  就是這麽一個聰明早慧的孩子,他的皇帝之路一點也不平坦,司馬睿登基之後,寵愛鄭夫人,再者認為司馬紹的母親荀氏出身低微,想廢掉司馬紹改立少子鄭夫人的兒子司馬昱為太子。朝野上下一片反對聲,廢長立幼於理於倫皆不合適,並且都認為世子司馬紹聰亮英斷,更適合做太子,看來司馬紹的聰明是徵服群臣的心了。周顗、王導等大臣懇切勸諫,為司馬紹苦爭太子之位,衹有刁協贊成立少主。司馬睿狠下心來,一意孤行準備立小兒子,又怕諸公不奉詔,想出一條餿主意,先派人召王導、周顗入宮。二人入殿剛走到臺階上,侍從官把二人攔住,請二位大臣到東廂少歇。周顗沒明白怎麽回事,整天喝得迷迷瞪瞪明白個啥,退下臺階要走,王導一把將侍從撥開,徑直走到晉元帝司馬睿的座位前,問道:“不明白陛下為什麽召見臣啊?”司馬睿默然無語,說不出話來,他原本想把二人支開,然後再將準備好的立司馬昱為太子的詔書給刁協,讓他去嚮群臣宣佈,群臣群竜無首不能一致反對,等到木已成舟,王周二人也就說不出什麽來。不想小把戲被王導看穿,衹得從懷中取出黃紙詔撕碎扔掉,由此皇儲定矣!周顗慚愧地慨然而嘆:“我常自以為勝過茂弘(王導的字),今始知不如也1
  太子是坐上了,又差點被廢掉。司馬紹長大之後,肖她母親,有着黃黃的鬍須,酷似燕代一帶的鮮卑人,荀氏也挺窩囊,不就是鮮卑人嘛,有什麽,即便兒子後來做了皇帝,也沒撈一個皇后當當,僅封建安君,死後也不過封了個豫章郡君。司馬紹文武全纔,禮賢下士,雅好文辭。當時的名臣,王導、庾亮、溫嶠、桓彝、阮放等與他關係都非常密切,若論起古代聖賢之言,言外之意,即使是王導也辯不過他。又好習武,有鮮卑兒之氣,將士傾心,朝野擁戴。他的才幹也為他惹了禍,王敦兵入石頭城,司馬紹登上戰車,要率將士與王敦决一死戰,太子中庶子溫嶠拔劍砍斷馬脖子上的皮套,纔算阻止住這位皇太子。王敦甚為忌憚司馬紹勇略和得人心,想以不孝的罪名誣陷太子,廢除他的太子之位,因此大會百官欲廢太子,當然招致反對,王敦對衆大臣說:“太子不孝不是我說的,是溫太真(溫矯的字)說的,溫太真是太子中庶子,對太子為人非常熟悉。”可巧,溫矯來了,王敦板着臉恐嚇他:“皇太子為人怎麽樣?”溫矯回答道:“小人無以測君子1王敦一聽不是那意思,聲色俱厲地問道:“皇太子有何德?”溫嶠沉靜地道:“海水不可鬥量,太子之德非我可以度量,太子之孝足合禮義1王敦詞屈,廢太子之事作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鮮卑帝國 序言(1)鮮卑帝國 序言(2)鮮卑帝國 序言(3)第一章 大鮮卑山(1)
第一章 大鮮卑山(2)第一章 大鮮卑山(3)第一章 大鮮卑山(4)第一章 大鮮卑山(5)
第二章 天女相思(1)第二章 天女相思(2)第二章 天女相思(3)第二章 天女相思(4)
第二章 天女相思(5)第三章 賈後亂政(1)第三章 賈後亂政(2)第三章 賈後亂政(3)
第三章 賈後亂政(4)第三章 賈後亂政(5)第三章 賈後亂政(6)第三章 賈後亂政(7)
第四章 八王之亂(1)第四章 八王之亂(2)第四章 八王之亂(3)第四章 八王之亂(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