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中國社會現狀:大危機   》 第55節:僅剩《紅樓夢》的悲哀      李濤 Li Tao

  .c.五、四大名著商標,僅剩《紅樓夢》的悲哀
  一直以來,古典四大名著就是我國人民最喜歡的文學作品,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資源,但現在,它們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四大名著其中的三部——《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正遭日本遊戲企業搶註。其中,全球最大的K—Java網絡遊戲提供商、日本巨摩公司嚮我國國傢商標局申請註册的“水滸傳”商標已通過初審並進入公告期。
  “株式會社巨摩公司”是日本一傢網絡遊戲提供商。2004年3月2日,該公司嚮中國國傢商標局申請,將中國古典名著的名字《西遊記》、《水滸傳》註册為其計算機遊戲的商標。隨後,這兩個商標通過了國傢商標局的初審。2006年1月14日,國傢商標局發佈了商標註册公告,商標異議申請截止到2006年4月13日。
  2006年3月3日,在對中國古典名著商標註册的初審公告異議期內,一傢溫州企業的負責人基於“保護民族歷史文化遺産的目的”,委托當地一傢商標事務所,嚮國傢商標局對“水滸傳”商標提出了異議,請求不予核準註册。
  日本巨摩公司為什麽會搶註《西遊記》、《水滸傳》呢?對此,一位商標事務所負責人說:“正是龐大的市場讓日本企業垂涎。”“2005年度中國遊戲産業年會”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網絡遊戲進入高速增長時期。僅2005年的網絡遊戲銷售額就達37.7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52.6%,遠遠超過原先的預計。同時,網絡遊戲的快速增長,還直接帶動了周邊産業的發展。
  在國內遊戲市場,相對於網絡遊戲的增長速度來說,對遊戲商標、版權方面的問題還不夠重視。如果名著商標真的被國外遊戲商搶註成功,將會給國內相關遊戲商和周邊産業帶來巨大損失,他們或者面臨侵權的危險、或者不得不改變原有的遊戲名稱。可見,知識産權,已是中國動漫産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尤其是對古典名著知識産權的保護,不僅事關中國遊戲商的經濟利益,更關係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後代教育,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等閑視之。
  其實,日本巨摩公司嚮我國國傢商標局申請註册的“水滸傳”商標並不是新鮮事,早在幾年前,外國企業就開始搶註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和國內老字號作為商標。2002年12月,日本光榮公司搶註了“三國志戰記”,2004年3月,它又故伎重演,搶註了“三國志——馳騁沙場”、“三國志——網絡”、“三國志——無雙”等8個係列商標,此外,還搶註了“孔明傳”等商標。2003年5月14日,日本科樂美公司搶註了“幻想水滸傳”商標。此外,日本還搶註了“狗不理”、“杏花村”和“杜康”等商標。不僅日本,其他國傢的公司也對我國的民族文化資源和國內老字號垂涎欲滴,如荷蘭一傢公司搶註了“牡丹”商標,“竹葉青”在韓國被搶註等。一位商標專傢沉痛地說,除了《紅樓夢》,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都被海外搶註了。
  外國公司之所以對我國民族文化資源和國內老字號“鐘愛”有加,是因為我國的這些文化資源在國際上尤其是在東亞地區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註册成商標後對品牌的推廣極為有利,進而為該公司獲取巨大的商業利潤。對國內企業來說,中國的文化資源一旦被搶註成功,將會使他們蒙受或明或暗的巨大損失。以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為例,自1998年成功註册“女兒紅”商標以來,它的品牌效益顯著。然而,“女兒紅”卻在日本市場上被人掣肘。原來,早在1991年,日本一傢公司發現“女兒紅”尚未在中國註册,於是,它鑽了這個空子,搶先在日本註册。此後,衹要“女兒紅”出口日本,都必須和該公司合作,否則就被視為侵犯商標權的行為。對此,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無奈地說:“雖然我們和他們的合作很不愉快,但是又繞不開他們!”
  中國自己的民族文化資源和國內老字號,卻被外國公司悄悄搶註,而中國的商傢卻很少問津。對此,人們不禁要問,難道中國的商傢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資源就如此淡然嗎?事實也正如此。2006年2月28日,國傢商標局公佈了第1013期《商標公告》,在《商標公告》前50頁公佈的197個由國內公司註册的商標中,僅有102個商標是采用中文名稱的,衹占總數的51.8%。相對於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資源的漠然視之,國內企業對洋名卻是青睞有加,在《商標公告》的前50頁,用洋名的商標是95個,占到了總數的48.2%。其實,許多洋味十足的品牌,都是正宗的“中國製造”。而利用傳統文化資源或“老字號”註册的商標就更是鳳毛麟角了。2005年某省40多萬傢服務型企業中,申請“老字號”作為服務商標的僅占其中的l%。
  民族文化資源和國內老字號是我國的文化遺産,屬於全國人民,應為中國人謀福利。從外國公司對四大名著、老字號等商標的搶註行為看以看出,我國傳統文化、民族資源對品牌的打造和推廣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而我們的國傢和企業卻忽視了這一點。對傳統文化資源,我國往往衹停留在“申遺”或是“旅遊開發”上,缺乏用市場化和全球化的眼光去挖掘它的商業價值,其實,“民族的文化資源也是潛藏的商業資源”。同時,國內企業的“厚此薄彼”“崇洋輕己”,給國外商傢的搶註留下了可乘之機,也給自己、給我國的文化遺産造成巨大的損失。
  面對這樣緊迫的形勢,我們要像當初八年抗戰一樣打一場民族文化資源和國內老字號商標的“保護戰”。這場仗不好打,其慘烈程度猶如八年抗戰,甚至其結果可能會引發多重危機。民族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積澱了數千年的文化遺産,有必要由國傢有關部門牽頭,由行業組織對民族文化資源和老字號商標和版權進行註册保護,以免再被外國公司或“商標倒爺”搶註,造成文化遺産的巨大流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1)
第4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2)第5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3)第6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4)
第7節:當愛情愛上品牌(1)第8節:當愛情愛上品牌(2)第9節:中國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劍”(1)
第10節:中國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劍(2)第11節:想創品牌,不懂品牌(1)第12節:想創品牌,不懂品牌(2)
第13節:想創品牌,不懂品牌(3)第14節:危機時代第15節:地板醜聞(1)
第16節:地板醜聞(2)第17節:地板醜聞(3)第18節:地板醜聞(4)
第19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1)第20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2)第21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3)
第22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4)第23節:虎狼環視下的艱難(1)第24節:虎狼環視下的艱難(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