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他說   》 55、人間佛國(二)      熊逸 Xiong Yi

  佛陀生活的時代,是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那個時代的印度,很多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探索着宇宙和人生的真諦,所以便有着很多的派別。佛陀的修行過程當中也加入過這些派別中的一些,又分別在一段時間之後認識到他們的修行法門並不足以使自己達到最終的追求,便又一個個地放棄,一個人繼續着孤獨的探索生涯。
  根據地理决定論者的說法,印度地處熱帶,終年天氣炎熱,這就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物産相對豐富,人的基本生存容易得到保障,餓了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樹上的果子,而不像在亞熱帶和寒帶生活的人們那樣需要付出巨大的勞動才能夠保障最基本的生活;二是天氣終年炎熱,動一動就會汗流浹背,所以人們便樂於經常處在靜坐而非運動的狀態。這兩種情況的結合便使這個國傢的人們普遍地耽於冥想,於是産生了內容和邏輯都極其復雜的哲學思想和宗教思想。
  這種說法雖然有它很大的局限性,卻也並非毫無道理。至少,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確實存在着大量的哲學、宗教的思潮與派別。佛陀處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自己的思想自然受到了外界各種思想的啓發和豐富,比如,六道輪回的說法其實就是源於當時在印度占主導地位的婆羅門的思想,這一點在《五十奧義書》中清晰可見。這種情況所反映出的另外一面是,佛陀後來在針對同樣有着印度式的思想基礎的本土人士宣教的時候,他的思想還算比較容易讓人理解(其實也不算很容易),可他的思想一旦傳播出印度本土之外的時候,比如傳入中國,所面對的就突然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語境,其中一些復雜而深奧的觀念和理論自然也就非常容易受到誤解。
  因為語境的不同而造成的誤解,例子多到數不勝數,即便在現代社會依然如此。比如,林達講過的中、美兩國對"政府"一詞的不同理解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們所謂的"政府"其實對應的英文說法是government,而美國"政府",比如剋林頓"政府",用詞卻是administration。Government和administration,兩個單詞到我們這裏全都叫做"政府",可其間的意思卻相差極大,根本不能互相混用。而我們對"政府"行為的理解卻經常因為不清楚Government和administration的區別而産生了極大的誤解。
  --要知道,這個例子是現代社會的情況,而"政府"這個詞又屬於一個普通詞彙,尚且能夠在不同語境中産生極大的誤解,更何況古代佛陀思想中那些復雜非常的術語和理論了。
  所以,梁武帝錯誤領會了佛陀的思想,並且一直沿着錯誤的道路走下去,這並非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況且,佛教在中國的早期傳播過程中,就連那些純粹的正統的僧侶們也完全錯會了很多概念,並且還一直在宣揚與捍衛着這些錯誤的概念達多年之久,其中,對"無我"觀念的誤解更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自序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3、河南人惹誰了?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8、聖水、清水和髒水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12、孟大俠天下無敵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15、自由主義在齊國16、詠春拳訣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18、胸有成竹說錯話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20、草民們的瞎激動
21、書生好談兵22、賣國、亡國全有理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