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一直怨恨某些霸道的跨国公司,这些资产超过第三世界穷国国民生产总值,横行全球的大集团垄断的结果是,绿色环境惨遭破坏,底层农民惨遭剥削,天然食品惨遭污染……另一方面,超市里的食品价格战则越战越勇,售价一日日低廉得令百姓心花怒放。与之“相映成趣”的景观是,民众的痴肥问题却日显严重,心脏病、肝病、癌症、糖尿病对大家的侵害亦日益突出。显然这些问题一环套一环,对此菲丽西蒂的观点是,300年前西方经历了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如今,新世纪预示着一场食品革命的来临,且将席卷全球。眼下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这场食品革命将对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如何,目前很难下结论。菲丽西蒂调查了欧洲食品链供应的内幕乾坤后,撰写了一部密账:《Not on the label》(不在标签上)。她决意公之于众的是,到底什么鬼东西溜进了民众的餐盘。
菲丽西蒂提到,她曾以BBC(英国广播公司)雇员的身份在巴黎参观了一场食品博览会,此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不对公众开放。她揭露出一家荷兰大食品公司,不只往鸡肉里注了水,并掺杂了牛脂肪,这家公司销售到全世界的“鸡肉”,简直玩的是“点水成金”把戏。另一个犹如五彩缤纷香水瓶的展台前,诱人瓶罐里全装的是香精液,蘑菇香精、熏肉香精、番茄香精……不胜枚举。只要在出售的食品中加入这些增味剂,即使不含有丁点的天然蘑菇、熏肉、番茄,亦可号称是某种风味的“美食”了。比如,超市里出售的酸奶,广而告之的宣传是:酸奶具人体必需的营养价值。但若你细细查阅酸奶瓶上比豆粒还袖珍的说明时,就会发现一瓶仅150克的草莓酸奶,其配料如下:草莓(未注明含量)、水、奶固剂、糖、葡萄糖浆、5种稳定剂、2种调味剂、浓缩奶矿物质、3种酸度调节剂、色素、抗结剂和活乳酸菌。若注明的是“草莓风味酸奶”,那便意味着彻底迥然不同的景观。内含:果味剂、骨胶、染色剂、调味剂和糖分……绝无丁点草莓含量。菲丽西蒂从著名的马莎百货买来的羊肉排,内含8种糖份、7种脂肪、4种防腐剂、2种淀粉、5.9克盐,而英国政府告诫民众每天最多只能摄取6克盐。从超市购买的意大利粉,居然含有15%的高糖分。
花哨新食品,杀人不流血
英格兰西南部的政府官员,检查了当地出售的鸡肉三明治后发现,内含:注水鸡肉、盐、糖、防腐剂、3种染色剂、增味剂及淀粉。政府发言人表示:“这种新状况令人困惑,前些年鸡肉便是单纯的鸡肉,如今鸡肉却玩出了如此名目繁多的花哨。”面对民怨,跨国大食品公司强调,往食品中添加化学剂属于合法行为。追溯19世纪时,食品公司为了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味道丰富,感官上乘及价格便宜食品的需求,发明了所谓“好吃又好看”的“新食品”。那个时代商人的宗旨是,必须满足顾客的喜好,若不能挑起人们的购买欲,消费者就会拒绝掏腰包。时光荏苒,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国际大食品公司的说辞与以往如出一辙,甚至变本加厉。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广泛使用,一是为了降低成本,再就是便于储存。天然、健康食品无法长久保存,令成本增高利润降低,廉价易储藏的替代品成为工业化伪食品的法宝,便不足为奇了。毫无疑问,天然新鲜食品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而廉价、卖相美观的工业化伪食品,则对人体有害。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0年时发布的报告指出,全世界60%的死亡者,死于与食品有关的疾病。这些垃圾食品中的高糖、高盐、高脂肪,导致1/3的心脏病患者因其致死,而3/10至4/10的癌症患者,得归咎于有毒的食品。目前,全球化学伪食品所导致的疾病,与吸烟的危害一样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