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人史綱   》 四 國際和平會議      柏楊 Bai Yang

  楚晉之間兩百年來不斷的戰爭,促使和平運動興起。就在本世紀(前六),曾經召開三次國際和平會議,所有的封國都希望兩個超級強國能夠和解,安於它們的現狀,保持現有的均勢,不再用軍事行動解决問題。
  第一次和平會議,由宋國宰相華元發起邀請。紀元前五七九年,在宋國首府睢陽(河南商丘)舉行,晉國和楚王國都派代表參加,簽訂一份盟誓,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和平條約之一。盟誓上說:“晉楚二國同意永遠摒棄戰爭,同意互相救助災難危急。楚王國如受到第三國攻擊,晉國就幫助楚王國與第三國作戰。晉國如受到第三國攻擊,楚王國也幫助晉國與第三國作戰。兩國政府同意保持道路暢通,經常派遣使節來往,隨時磋商,共同討伐叛逆。如果違背這個誓言,神明就降禍給他,使他國傢的軍隊潰散,國命不長。”這個盟誓文字太美了,美的像一首詩,所以不能在實際政治中實行。簽約後第四年,即爆發鄢陵之役。
  第二次和平會議,由宋國大臣嚮戍發起邀請,地點仍在宋國首府睢陽,時間是鄢陵之役後三十年(前五四六年)。各國明知道和平會議沒有用處,但沒有人敢公開反對謀求和平的努力。這次參加和平會議的共有十四國,包括當時所有的重要的國傢。晉國代表是宰相趙武,它的集團有鄭國、衛國、曹國、宋國、魯國;楚王國代表是宰相屈建,它的集團有陳國、蔡國、許國;另有秦國和齊國,屬於獨立的一等強國,不列入尾巴國之內。還有邾國(山東鄒城東南)、滕國(山東勝州);邾國是齊國的附庸,滕國是宋國的附庸(可稱之為“尾巴的尾巴”),衹能列席當觀察員,沒有資格在盟約上簽字。這份名單跟實際情形一樣,壁壘分明,顯示出晉楚兩大超級強國瓜分世界的藍圖。——當時人看起來,中國就是世界。
  在會議席上,楚王國堅持當盟主,晉國說:“凡國際會議,晉國一嚮當盟主。”楚王國說:“正因為晉國一嚮當盟主,所以這一次楚王國應該也當一次。”晉國代表衹好接受,會議纔沒有破裂。不過盟誓依舊沒有具體內容,衹規定了一項作為和解象徵:即尾巴國本來衹嚮所屬的霸主進貢的,現在改把禮物分成兩份,分別嚮兩個霸主進貢。在這方面,楚王國顯然得到便宜,因為它的尾巴國衹有三個,晉國的尾巴國卻有五個。
  五年後(前五四一年),第三次和平會議在鄭國虢城(河南滎陽北)舉行,會議正在開的起勁之時,莒國(山東莒縣)派使節飛奔到會議所在,控告魯國正嚮它侵略,已攻陷了鄆城(山東鄆城)。這真是極端的諷刺,楚王國代表囗圍下令把魯國代表叔孫豹斬首。但晉國代表趙武堅决反對,又把他釋放,囗圍急於回國奪取政權,無心為這種抽象的原則付出更大的力量,會議於是草草結束,魯國用戰爭手段所造成的現實沒有人能夠變更。
  第三次和平會議後,進入六十年代,晉楚兩國之間,果然再沒有戰爭。不過這不是和約的功效,而是兩國接着都發生內部問題,無暇對外。兩國霸權也相繼凋零,無力量也無必要發動戰爭,歷史重心開始轉移到新興的吳王國身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第一章歷史舞臺
一 空中·馬上二 河流·湖泊
三 山四 沙漠·萬裏長城
五 城市六 地理區域
七 演員第二章神話時代
一 開天闢地二 五氏
三 東西方世界第三章 傳說時代
一 黃帝王朝二 姬軒轅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四 東西方世界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