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全面解析李敖權威傳記:李敖檔案 》
自述:一進監獄深如海
竇應泰 Dou Yingtai
一進監獄深如海
20世紀的1971至1976年,李敖是在臺灣監獄度過的,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入獄,當時李敖正值36至41歲的韶華,也正是一個作傢最好的寫作時光。 然而他在這5年中卻因為政治問題而輟筆,這無疑是一名作傢的悲劇。李敖在出獄多年後曾經有下面的自述,他回憶入獄經過時說:
“我被請上黑轎車後,立即直駛臺北市博愛路警備總部保安處,被安置在訊問室的最後一間—第5房,開始辦打指模等收押手續。旋即進來兩名特務,一高一矮,連夜疲勞審問,嚮我提出種種問題,由矮的主問,高的在旁記錄,記錄用的是本活頁簿,上面有字,是要問的各種問題。當時謝聰敏、魏廷朝已被捕去一二十天,我因誤信兩人(尤其是魏廷朝)平時給我的英雄形象,竟以為他們什麽也沒供出,因此就我所知,一路掩護,什麽答案都不吐實,並且不斷扯謊以為掩飾。由於我生怕我的口供不利於謝聰敏和魏廷朝兩人,結果一開始就給特務們‘李敖不合作’的壞印象,自此約4個小時一輪班。總是兩人一組,夜以繼日,問個不停。所謂夜以繼日,其實是想象中的說法,因為疲勞審問下來,我根本難以分清是日還是夜。訊問室第5房是間內有洗手間的小套房,除一窄床一小圓桌一小茶几和4把藤椅外,別無他物。天花板是一塊塊有密集小孔的甘蔗板,板面白色,小孔看起來黑色,內裝錄音綫路,角落有閉路監視鏡頭伸出,一舉一動,全程監視。房正中央屋頂懸有5盞60瓦的燈泡,不分日夜,永遠開着,房的四墻和地面都釘上深褐色的塑膠布,布後是泡綿,摸上去走上去都軟軟的,連床也是如此,也被塑膠布包住,床固定在墻上,床下是實心的,整個房間卻沒有窗戶。換句話說,全靠燈光和空調氣孔維持人的視覺和呼吸。全房衹有一扇門,門上方有一手掌大小玻璃,透過玻璃,門外的警衛可以窺視室內動靜,我在這第5房住了近一年,門口的警衛24小時從沒中斷過。換句話說,除了在洗臉、大小便時有個死角外,一舉一動,全在閉路電視和警衛一人的監視中。正因為第5房的裝修如此奇異,所以我在夜以繼日、日以繼夜的疲勞審問中,完全無法辨別是日是夜,衹能從早餐的情況感覺出又一天開始了。
李敖又說:“我從1971年3月19日晚上被收押起,大概經過三四天或四五天的疲勞審問,始終渾身疲纍卻滿口謊話,不得要領。特務們偵訊的方式衹是翻來覆去聽你說說說,偶爾在旁做記錄,4小時換一班,接班的兩人翻看記錄後,即立刻進入情況。輪番上陣,一一追問我過去多年所做‘害’國民黨的事,尤其是‘跟監’我的14個月中,我竟神通廣大,在被‘跟監’中做的許多‘害’他們的事,例如援救柏楊事件、泰源監獄名單事件、接雷震出獄事件、竊聽器偷運事件,乃至八竿子打不着的美國商業銀行爆炸事件等等,不一而足。在所有問題中,最令我睏擾的是一再問什麽是‘兩個半’?我說‘兩個半’是中國民間傳說有兩個半軍事傢,一個是楊傑、一個是蔣介石、半個是白崇禧。他們說你李敖鬍扯,我們問的不是這個。我說既然不是這個,請你們給我一個邊,教我怎麽答,否則無從答起,最後終於告訴我魏廷朝說‘兩個半’是他是一個‘臺獨’,謝聰敏是一個‘臺獨’,你李敖是半個‘臺獨’。在臺灣肯定的‘臺獨’,衹有你們‘兩個半’。事實上,魏廷朝從來沒跟我提過什麽‘兩個半’,我又從何答起?最後偵訊人員告訴我,他們得到的情報是以某某為首的叛亂活動‘臺灣本部’有五個委員,我是其中之一。我聽了大惑不解,因為關於這‘臺灣本部’,事實上,我一無所知,乃是被逮捕以後纔得知的。聽了這一天方夜譚,我說半個正好是‘兩個半’的五分之一,‘兩個半’自是指五委員而言,這樣看來,‘兩個半’豈不正是五委員的秘密代號嗎?—我在憂患中仍不失幽默,這段諷刺,我記憶猶新。”
李敖說:“為了證實我是五委員之一,特務們硬要從我口中,落實這一事實。因而把我刑求,刑求內容從拶指到夾竹竿,不一而足。後來得知:我是受刑受得最客氣的一位,同案除……以下,……都受到各種苦刑,包括灌汽油、坐老虎凳、背寶劍、三上吊、搖電話等等在內,這樣子長年逼供的迫害,最後取得的自白,其真實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刑求我的人物是由保安處組長李彬如上校帶頭。李彬如長得很委瑣黑矮,上海口音,在1963年檢察官王鎮被刑求案中,就出過大惡名(1963年5月6日監察院‘王鎮訴請被警總刑求案之監察院調查報告’中提到的李中校,即是此人),後來因脊椎生病死了。……這些人在辦案時,心理狀態都是極有問題的。例如他們刑求逼供時,我反問他們,我說:‘我看別這麽麻煩了好不好?你們拿空白的筆錄紙來,我在最後先蓋下指模奉贈,然後你們回辦公室,隨便你們怎麽填寫我的罪狀就是了,你們填我是“匪諜”、是“臺獨”。是長白山上的“老狐狸”(我被抓時,正是電視劇《長白山上》走紅的時候),悉隨尊便,都行!’可是,他們不肯,他們吼說:‘他媽的你李敖是什麽意思?你這樣看不起我們!你以為我們破不了案,你想把秘密帶到棺材裏去?不行!你死進了棺材,我們也要把你棺材蓋撬開,要你吐出秘密,再去死。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在我們眼中,是玻璃缸裏的金魚,我們把你看得一清二楚!你不說不行!’我說:‘你們要我說,總得透露一點蛛絲馬跡,讓我來編。’他們說:‘我們不提示!’正因為他們的信條是‘不提示’,所以纔有新疆王盛世纔那種整人作風。(盛世纔自己反蘇後,誣人是共産黨,十分起勁,他親自審問丁慰慈,查問拿了蘇聯多少盧布。丁慰慈不勝刑求,嚮盛世纔說,你說拿多少就拿多少,我承認就是。可是盛世纔一定要逼人自誣。於是丁慰慈衹好從拿5萬說起,盛世纔嫌少,毒打之下,盧布由5萬升到10萬、20萬、30萬,可是還打個不停,嫌太少。丁慰慈索性自誣拿了100萬,結果盛世纔又嫌多。於是,丁慰慈由10萬、20萬、30萬,一路往上升後,再從90萬、80萬、70萬、60萬一路往下降。直到被毒打得體無完膚時,丁慰慈說出50萬,盛世纔認為與腹案相合,含笑叫停。盛世纔的結論是:‘丁慰慈!你早說實話,不就少吃那麽多的苦頭了麽?’)—這種辦案人員的心態,後來我纔悟出道理來,原來這是一種自欺型的心理變態、一種自欺型的虐待狂。明明以冤獄整人,卻視被害人自誣細節以為樂,樂而久之,他們也多少自欺這不是冤案、假案、錯案,這是無風不起浪的。於是,他們心雖不安,理卻得了,遂根據人犯的亂說而亂編,嵌入法律,把案子咬得死死的,最後,奬金他們拿,大牢人犯坐,周而復始,冤獄連臺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
|
|
李敖身世履歷 | 引言:56載尋根夢(1) | 引言:56載尋根夢(2) | 引言:56載尋根夢(3) | 引言:56載尋根夢(4) | 目錄(1) | 目錄(2) | 目錄(3) | 檔案 | 述評 | 自述:鄧小平不是說得很清楚嗎(1) | 自述:鄧小平不是說得很清楚嗎(2) | 自述:“臺獨”與“美國佬”(1) | 自述:“臺獨”與“美國佬”(2) | 自述:為什麽駡“臺獨”(1) | 自述:為什麽駡“臺獨”(2) | 紀事:最大的快樂是駡人 | 紀事:筆伐蔣氏父子(1) | 紀事:筆伐蔣氏父子(2) | 檔案 | 述評 | 自述:中學生的四千字華章 | 自述:與錢穆、鬍適的關係(1) | 自述:與錢穆、鬍適的關係(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