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千古中醫故事   》 坎坷從醫路(2)      孫立群 Sun Liqun    王立群 Wang Liqun

  至於李時珍為什麽叫李時珍,他這個名字怎麽來的?民間的傳說也把他說得大有來歷。怎麽一個來歷呢?說他的爸爸,李時珍的父親有一天行醫之餘,閑來無事到湖裏打魚,打了半天什麽也打不到,他就跟自己說,我就撒最後一網看看,這一網撒下去,等他再拉的時候發現這個網裏面沉得不得了,他以為是一條大魚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拖上來一看,把老人傢氣個半死,裏邊衹有一塊石頭,什麽都沒有。李時珍的父親很惱火,自己在這邊哀嘆,說石頭、石頭,我和你無怨無仇,你沒事捉弄我幹嘛,你冒充一條魚捉弄我幹嘛!他沒想到,這塊石頭乃是湖神,在中國傳說裏都是這樣,湖神是湖裏面的一個神仙,就跟他說,你看你還駡我,我到你網裏是給你面子,還說石頭石頭,前來賀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意思是我這石頭好心好意給你賀喜,你還在外面忙着打魚,你們傢的娘子已經快生孩子了,父親趕緊跑回傢,正好碰到李時珍落地出生,所以李時珍最早的名字應該是石珍,一塊很珍貴的石頭,所以應該是石頭的石,但是李時珍的媽媽張氏不知道為什麽,就給他叫成“時間”的“時”,因為我不懂湖北話,我不知道湖北話裏石頭的石和時間的時有什麽區別,反正就造成李時珍,把李石珍的名字叫成李時珍,而就在當晚,李時珍的父親月池公做了一個夢,夢見誰了呢?鐵拐李,夢見鐵拐李來賀喜,說時珍時珍,百病能診,做我高徒,傳我醫名。鐵拐李是醫生,所以現在看來,如果按照傳說,李時珍這個名字來歷不凡,而他本人是鐵拐李的徒弟。這個說法大傢衹能一笑了之了。
  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李時珍出生前有湖神來報喜,出生時又有白鹿入室,紫顔色的靈芝開滿庭院,再加上鐵拐李收徒之夢,似乎李時珍從出生那一天起,就註定要成為一代偉大的名醫,而真實的情況是不是這樣的呢?
  那麽真實的歷史情況是什麽樣的?我們必須回到歷史當中去理解歷史。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是湖廣薊州人,湖廣薊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薊春縣的薊州鎮。他出生於明朝正德十三年,也就是1518年,去世的時候,是明朝的萬歷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享年76歲。這在當時毫無疑問已經是高壽了。
  在明朝中後期,李時珍出生以及度過少年時期的薊州乃是南北交通要道。李時珍的父親憑藉着自己的醫術慢慢的有了一點地位,也有了一點名聲。可是,那畢竟不是十年寒窗,科舉考試得來的名聲。所以李時珍的父親內心總歸覺得自己有遺憾。所以,他是期望李時珍走科舉之路的,並且也為李時珍設計了一條科舉之路,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現在大傢也有一種說法,李時珍從小對中醫情有獨鐘,那也靠不住,那也是以後推前,並不符合歷史事實。至於說李時珍從小聰明過人,現在很多人也這麽講,李時珍從小就是個醫學神童,那也有誇大之嫌,從史料上看,起碼在開蒙讀書以前,李時珍給人的印象是很遲鈍的,反應遲鈍,而且體質很弱,“幼多羸疾,質成鈍椎”(《本草綱目序》)。是一個柔弱、而略顯木訥的一個孩子。不過,從六歲開始讀書以後,李時珍應該就是很快地顯示出了聰明。何以這麽說呢?因為我們知道,1532年,在剛剛14歲的時候,李時珍就中了秀纔。這是非常足以說明問題的。中秀纔是很難的,大傢衹要想一想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就知道,考了一輩子還是個老童生啊,中秀纔不容易,李時珍14歲就中了秀纔,應該說是一個少年俊傑。這給李時珍的父親帶來了莫大的希望。他仿佛看到,足以光宗耀祖、光大門楣的舉人、進士頭銜就在不遠處等着他這個愛子。光大門楣不是一個簡單的成語,在中國傳統社會,考取了舉人以後你的這個門是比別人要高幾寸的,你們傢的門比別人大,所以他的父親對李時珍抱有更大的期盼。不用說中進士,衹要一中舉人,李傢的社會地位頓時就會改觀。這一點大傢衹要想想《儒林外史》裏面的范進中舉就明白了,原來范進是個什麽樣的人物?姥姥不親,舅舅不愛,連丈母娘、丈人老爹都瞧不起他。一旦中舉呢?送錢的也有了,知縣也上門來拜訪,還有人投靠為奴,他的嶽父打了他一巴掌,手扭了,還覺得我打了文麯星,因為舉人就是文麯星了,天上的星宿下凡啊,不是凡人。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人中舉以後社會地位馬上增高,但是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中舉人是何等之難,一言難盡。李時珍連續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都沒有中舉,在第二次,還由於過度的用功和勞累得了骨蒸病,連續高燒不退,非常危險,幾乎把命丟了。假如沒有一個名醫父親,恐怕中國的中醫藥史上就不會再有這個醫中之聖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診病聖手(1)診病聖手(2)診病聖手(3)診病聖手(4)診病聖手(5)扁鵲之謎(1)
扁鵲之謎(2)扁鵲之謎(3)扁鵲之謎(4)附錄(1)神醫傳奇(1)神醫傳奇(2)
神醫傳奇(3)神醫傳奇(4)華佗之死(1)華佗之死(2)華佗之死(3)華佗之死(4)
附錄醫聖之路(1)醫聖之路(2)醫聖之路(3)醫聖之路(4)醫聖之路(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