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类 》 閱世心語 》
第55節:西方不亮東方亮(4)
季羨林 Ji Xianlin
這樣我就感覺到,現在,二十一世紀快開始了,二十世紀末,我們現在考慮問題,應該更遠一點,不能局限於眼前。另外呢,就是要客觀一點,還有一個就是不要給人隨便扣帽子,什麽反馬剋思主義啦,民族復古主義啦,這個帽子最好不要用。有一位,是一位老教授,寫文章給別人扣帽子,我就跟他開了個小玩笑,我說我不主張給人傢扣帽子,我說如果要給你扣的話呢,現在就有一頂,就擺在這兒,民族虛無主義。其實我給他扣的帽子,就是民族虛無主義,我說話,拐了點彎,就說他實在叫人看不下去,你衹要講中國行,他就反對,講中國不行,他就高興。這種心理真是莫名其妙。
在車上談到一個問題,就是你們院裏的工作,我想跟我講的有關係。有什麽關係呢?就是,你們是外國語大學,是這外國語大學裏邊的中文學院,那麽你們的任務呢,一方面,教中國學生漢文,另外一方面呢,教外國學生漢文。這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麽深文奧義,實際上講起來還是很有意思的。這話怎麽講呢?現在我感覺到我們中國,我剛纔說的,就是崇洋媚外比較嚴重,社會上,商標,你要講一個古典的,沒人買,你換一個什麽艾利斯怪利斯什麽什麽有點洋味的,立刻就有人買。這個毫無辦法,這是社會風氣。可是問題就是這樣,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中國,孫子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是什麽事情,一要瞭解自己,一個要瞭解對方。打仗也是這樣的,念書也是這樣的。那麽在這個問題上,拿中國的學者來說(在座的都在內),就我們中國的老中青的學者說,對西方的瞭解,比西方人對中國的瞭解,究竟誰高誰低很清楚,我們對他們的瞭解,應該說是相當地深,相當地廣;反過來,西方對我們的瞭解,除了幾個漢學家以外,簡直是幼兒園的水平。聽說現在到法國,還有人不知道魯迅,就說明他們對我們毫無瞭解。在思想上就覺得你們沒有什麽東西,現在是我們的天下,我覺得這裏邊就有危機。要真正知道自己有自知之明,恐怕也要瞭解別人,這也屬於自知之明的範疇之內的。他們一不想瞭解,二不瞭解。結果我們這方面呢,我們對西方應該說是瞭解得非常深非常透。看不出來,衹看到背面,消極面,社會上的崇洋媚外,有時候講看起來頭疼,這是消極面。好的一面,我們對我們的對立面--我不說敵人--的瞭解,比他們對我們的瞭解,不知道要勝過多少,將來有朝一日,我們這個優勢會産生很大的效果。同志們你們考慮考慮,是不是這個問題?所以,我就感覺到像我們做這樣的工作,特別像你們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恐怕有雙重任務。除了你們以外,我認為搞人文科學的都一樣,其實自然科學也一樣,一個是拿來,魯迅的拿來主義,一個是送出去。拿來,完全正確的,現在我們確實拿來了,拿來的也不少,好的壞的都拿來了,你像艾滋病也拿來了。送去,我覺得我們做得很不夠,很不夠,比如外國人不瞭解中國,這主要原因當然是外國人本人,他自己。他瞧不起我們;另外呢,我們工作也得負責任,就是我們對外宣傳,對外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工作做得不到傢。
有一件事情,我始終認為很值得思考的,就是諾貝爾奬金。諾貝爾奬金,大傢都認為是了不起的,以為得諾貝爾奬金就可以入文學史了。過去我也這麽想過。可是到今天,為什麽我們一個諾貝爾奬也沒有得呢?大江健三郎,這個人我認識,五十年代,他大學還沒畢業時隨代表團來北大訪問過。代表團也見了我。在座的有研究日本文學的嗎?大江健三郎那時候來的,我不是說他不應該得,我看瑞典科學院,對大江健三郎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就說這個人應該得諾貝爾奬金,我不是說他不應該。這是第一。第二個問題就是,過去得諾貝爾奬金的,從1900年還是1901年開始,到現在將近快一百年了吧。得諾貝爾奬金的確實有大傢,這是不能否定的,將來能夠傳世的大傢,當然確實也有不但不是大傢,二流也不夠,就是那個賽珍珠,我很有意見,《黃土地》那書我也看過,我是從藝術方面說的,那個書沒有什麽藝術性,它能得諾貝爾奬金,中國的得不了。後來我聽說馬悅然是瑞典科學院管這個的,說話算數的,他跟別人講,他說中國之所以沒有得諾貝爾奬金,就因為中國文學作品的翻譯不好。這是鬍說八道的事情,你並沒有規定你這種文學作品要翻譯成哪種語言哪,那麽世界上得諾貝爾奬金的,除了英文,意德法的,都翻譯得好嗎?我就感覺到諾貝爾奬金,這個大傢也承認,政治性是很強的,對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傢,對當年的蘇聯,都是歧視的。前幾天有一次會上我也講,我們中國有些出版社,或者我們中國的學術界,用不着大聲疾呼來宣傳諾貝爾奬金。好多出版社利用諾貝爾奬金來做生意,宣傳諾貝爾奬金的作品集,又是每個人的介紹,我看大可不必,而且這個東西,從這裏看起來它很不公正。這是順便講的,因為大傢也是搞這個的。下一個問題是送出去,拿來我們會,但送去怎麽送?有各種各樣的辦法,如你們呢,眼前就有留學生,北大也有一批留學生,就是送去的對象,讓人傢瞭解我們。當然讓人傢瞭解我們的目的也不是什麽民族狹隘主義,人與人之間相互瞭解,對將來世界和平也有好處,我覺得這是國際主義,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說我們文化就高於一切,不是這麽回事。一個拿來,一個送去。我想,我們這兩方面的工作都應該做好。占大傢的時間太多了,謝謝大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人生 | 第2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 第3節:不完滿纔是人生 | 第4節:走運與倒黴 | 第5節:緣分與命運 | 第6節:牽就與適應 | 第7節:謙虛與虛偽 | 第8節:時間 | 第9節:成功 | 第10節:愛情(1) | 第11節:愛情(2) | 第12節:知足知不足 | 第13節:漫談倫理道德(1) | 第14節:漫談倫理道德(2) | 第15節:漫談倫理道德(3) | 第16節:漫談倫理道德(4) | 第17節:論朋友 | 第18節:談孝 | 第19節:老年談老 | 第20節:老年四"得" | 第21節:老年十忌(1) | 第22節:老年十忌(2) | 第23節:老年十忌(3) | 第24節:老年十忌(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