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洪昭光健康飲食精華:吃好不吃藥   》 第54節:二、飲食調理防疾病(13)      洪昭光 Hong Zhaoguang

  玉米和黃豆是黃色食品的代表。玉米提供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等,可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防治便秘、腸炎和腸癌;還可調節血脂,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壓與他們主要食用玉米有關。黃豆則是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和煙酸的良好來源,並可為機體提供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在調節血膽固醇、防治部分惡性腫瘤方面發揮作用。
  黃色的生薑含有薑醇、薑烯、薑酚等72種揮發性成分,有增強心肌收縮力、止吐、抗潰瘍、保肝、利膽、抗氧化、調節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還能抑製緻癌物亞硝胺合成等。
  黃色果蔬還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維生素A能保護胃腸黏膜,預防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維生素D具有促進鈣、磷兩種礦物元素吸收的作用,進而收到壯骨強筋之功效,對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中老年骨質疏鬆癥等常見病有防治作用。因此,這類人多食用黃色食品,無疑是明智之舉。
  蘑菇香,回歸自然保安康
  自古以來,人們崇尚"藥療不如食療"。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對疫病的防治,並非孤立地依靠藥物,更應註重於人的營養和飲食調理,以固根本。利用飲食防病治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比如食用各類菌藻類食物。
  在美國菇類被稱為"上帝食品",在日本被譽為"植物性食品的頂峰",我國則把菇類稱為"山珍",菇類被公認是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礦物質、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食用菌指可食的菌類食物,它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並均有一定防病治病的藥效。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食用菌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14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成分,它和糧食、肉類等合理搭配是人類極好的食譜。新鮮蘑菇含蛋白質3%~4%,比大多數蔬菜高得多,幹蘑菇則高達40%,大大超過肉、魚、禽,蛋中的蛋白質含量,且其氨基酸組成平衡,尤其是賴氨酸和亮氨酸豐富。菇類是多種維生素的寶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12和C等,蘑菇中含維生素B1、B2比肉類高,含維生素B12比奶酪和魚還高,是膳食中維生素B12(植物性食品一般不含)的最佳來源。菇類還含豐富的鈉、鉀、鈣、鐵、鋅、碘等無機????和磷酸腺苷、酪氨酸酶等。具有滋陰補陽、益氣活血、補腦強心、延年益壽等功能。同時,食用菌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血液載氧能力、提高肝髒解毒能力等藥性作用。常食用,可全面調節人體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是較為理想的保健食品。
  例如,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係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黑木耳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疾病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木耳還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藻類大多屬海洋性食品,其中的蠃旋藻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8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11種微量元素及9種維生素,可以健體強身、幫助消化、增強免疫力、美容保健、抗輻射。海藻多糖還有抗腫瘤、抗艾滋病的功能。
  維C靠青,營養靠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緒論 吃出健康(1)第2節:緒論 吃出健康(2)第3節:緒論 吃出健康(3)
第4節:緒論 吃出健康(4)第5節:緒論 吃出健康(5)第6節:緒論 吃出健康(6)
第7節:緒論 吃出健康(7)第8節:緒論 吃出健康(8)第9節:緒論 吃出健康(9)
第10節:緒論 吃出健康(10)第11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第12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2)
第13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3)第14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4)第15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5)
第16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6)第17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7)第18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8)
第19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9)第20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0)第21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1)
第22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2)第23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3)第24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