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四棵樹   》 54:關於《班主任》的回憶(1)      劉心武 Liu Xinwu

  關於《班主任》的回憶
  由羅德裏剋麥剋法誇爾與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捲中,613頁,由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杜維? 福剋馬執筆的《1976年 和“傷痕文學”的出現》一節裏,他這樣說:“在新作傢裏,劉心武是第一個批判 性地觸及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後果的作傢,他的短篇小說《班主任》(1977 年)引起 了全國的註意。他涉及了文化大革命給作為其受害者的青年人正常生活帶來的不良 影響和綜合後果。”
  800 頁,由加州大學東方語言學教授塞瑞爾? 伯奇執筆的《毛 以後的時代》一節裏,則說:“‘傷痕文學’的第一次表露,也是實際上的宣言,應 推劉心武(1942 年生)1977 年11 月發表的《班主任》。 書中的那位中學教師,是劉心武在後來的幾篇小說中也寫到的第一人稱敘述者和 受人喜愛的人物。那位老師所講的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麽戲劇性,但僅寥寥數筆就 勾勒出幾個互成對照的青年形象。一個是‘四人幫’時期遺留下來的失足者,那 位老師不顧同事們的懷疑,為他恢復名譽。但這個失足者倒不成問題:問題出在 那個團支書思想受到蒙蔽,甚至比那個小搗蛋都不開竅,但她熱情很高,而且動 不動就天真地把自己看也沒看過的文學作品斥為淫穢讀物。相比之下第三個學生 就是個被肯定的人物了,在整個動亂期間,她的家庭環境保護了她的心靈健全, 因為她傢書櫥裏還繼續放着托爾斯泰、歌德、茅盾和羅廣斌的作品。”
  然後又說: “劉心武嚮來是正脫穎而出的一代青年作傢雄辯的代言人……”接着引用了我在 1979 年11 月四次文代會上的一段發言;又說:“在運用短篇小說的技巧上,劉 心武進展很快。1979 年6 月他發表了《我愛每一片緑葉》,這篇故事成功地將隱喻、 戲劇性的事件和復雜的時間結構,全部融合進長留讀者心中的人物描寫裏,描寫 了一個才華橫溢而又遭受迫害的怪癖者。故事中的意象是主人公藏在書桌中的一 張女人的照片……劉心武將藏匿的照片這一象徵物,觸目驚心地暗喻為知識分子 的‘自留地’……在中國這樣一個環境中,這真是一個可能引起爆炸的想法。”
  (譯 文引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10 月第一版) 引用這些“洋鬼子”的話,確實不是“崇洋媚外”,而衹是為了簡便地說明 以下幾個問題: (1)《班主任》這篇作品,産生於我對文化大革命的積存已久的腹誹,其中 集中體現為對“四人幫”文化專製主義的強烈不滿; (2)這篇作品是“傷痕文學”中公開發表得最早的一篇; (3)人們對這篇作品,以及整個“傷痕文學”的閱讀興趣,主要還不是出於 文學性關註,而是政治性,或者說是社會性關註使然; (4)這樣的作品之所以能引出轟動,主要是因為帶頭講出了“人人心中有”, 卻一時說不出或說不清的真感受;也就是說,它是一篇承載民間變革性訴求的 文章; (5)這樣的作品首先是引起費正清、麥剋法誇爾等西方“中國問題專傢” ——他們主要是研究中國政治、社會、歷史——的註意,用來作為考察中國社會 政治、社會發展變化的一種資料,這當然與純文學方面的評價基本上是兩回事兒; (6)就文學論文學,《班主任》的文本,特別是小說技巧,是粗糙而笨拙的; 但到我寫《我愛每一片緑葉》時,技巧上開始有進步;到1981 年寫作中篇小說《立 體交叉橋》時,纔開始有較自覺的文本意識。 《班主任》的構思成熟與開筆大約在1977 年夏天。那時我是北京人民出版 社文藝編輯室的編輯。我1959 年從北京六十五中高中畢業,後在北京師範專科 學校學習,1961年至1976 年我是北京十三中的教師,但我1974 年起被“藉調” 離職寫作,1976年正式調到北京人民出版社(現北京出版社)當文藝編輯。《班 主任》的素材當然來源於我在北京十三中的生命體驗,但寫作它時我已不在中學。 出版社為我提供了比中學開闊得多得多的政治與社會視野,而且能更“近水樓臺” 地摸清當時文學復蘇的可能性與徵兆,也就是說,可以更及時、有利地抓住命運 給個體生命提供的機遇。 寫《班主任》時,作為文藝編輯室的編輯,我分工抓長篇小說,當時手裏比 較成熟的稿子有兩部,一部是《雅剋薩》,寫清朝抗俄的,這是那時很時髦的題材, 後來好多出版社都出了該題材的長篇小說,我責編的那本1978 年也出版了,作 者謝鯤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他本來可以寫出脫離時髦題材,特別是脫離“主題先行” 那樣路數的,體現其個性的純文學佳作的,可惜卻因肝功能衰竭而英年早逝。另 一部是兩位農民作者合作的,寫農村修路的《大路歌》;他們的稿子生活氣息濃冽, 文字也活潑流暢,可是,雖說1976 年10 月打倒了“四人幫”,1977 年2 月7 日, 當時的最高領導人通過“兩報一刊”的社論明確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 我們都堅决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營養盒飯第2節:巴釐燕窩(1)第3節:巴釐燕窩(2)第4節:巴釐燕窩(3)
第5節:喊山(1)第6節:喊山(2)第7節:曹葬第8節:變葉木(1)
第9節:變葉木(2)第10節:變葉木(3)第11節:科林斯柱第12節:偷父(1)
第13節:偷父(2)第14節:偷父(3)第15節:長袖 短袖第16節:陳灰
第17節:抽象畫第18節:機嫂第19節:藉條(1)第20節:藉條(2)
第21節:沒用的故事第22節:米寶第23節:秋色老梧桐第24節:三室九床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