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 》 揭秘中国探月工程:月球密码 》
第54节:阿波罗与嫦娥的悄悄话(4)
双平 Shuang Ping
嫦娥:中国是没有美国富,但是与中国自己比,国家的钱包比以前鼓多了。从1978年~2002年,年平均GDP增长率为9.3%,2003年全国的GDP达到14000亿美元,就是12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六。如果每年用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五万分之一的投入去探月,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是有这个能力的。
探月工程的第一步会花多少钱呢?许多人担心会是狮子大开口的无底洞,其实不多,它总共的费不过14亿人民币,相当于北京市修两千米地铁的钱,接近于2003年GDP的五万分之一,而且是分几年拨付,不会对国家伤筋动骨,更不会对扶贫等等产生严重影响。到探月第二步和第三步的2020年,国家的GDP将超过50万亿,而预计的探月费不会超过200亿人民币,还是不到国民总产值的万分之一,也就是相当于家里买一挂鞭炮的钱。
大国需要一些象征,民族需要一些自信,难道美国和苏联不也是一样吗?从民族的心理上看,大国还要有大国的脸面。当年约翰格伦实现美国人的登天梦想后,全美举国欢腾,首都华盛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纽约市也以狂热的举动为他的太空归来庆贺,沿百老汇大街夹道而立的400万市民为他欢呼,声浪如同火箭发射震耳欲聋,3440吨彩色纸条从两旁摩天大楼蜂窝般密集的窗口扔下,撒满了大街小巷。如今,杨利伟上天的时候,全中国人民也是欢欣鼓舞、志气大长,他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这是什么问题?这是一种民族的凝聚力,一种国家的自尊心。政府在解决人民的温饱后,需要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来亮相,仅用14亿元人民币就使中国人迈出了地球,从地球引力场进入了月球引力场,这样的展现大国形象的政绩工程、提高民族凝聚力的政绩工程,你说值不值?
阿波罗:国际上已有了《月球公约》,月球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中国没必要着急去寻找月球上的资源,包括那个氦-3,等发达国家上去了,分几吨给你们不就够用了?
嫦娥:地球上有公海,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但是有本事才能开船去捞鱼,你没有船,会有人把自己捕到的鱼白送到你家来吗?公海底下有的是矿产资源,但是如果我探测不到,你会告诉我它们在哪儿吗?似乎没有这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吧!如果说,别人已探过月,中国就没有必要去探,那岂不是说外国已造了汽车、飞机、手机那中国就汽车也不要搞,飞机也不要造,手机也不要做了呢?如果中国只依赖别人的恩赐过日子,一旦风吹草动,也就只有倒退到春秋战国时期,坐牛车、住茅屋一条路了。
不说别的,就说月球上的能源吧。支撑当前人类生产生活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矿物资源,但地球资源不可再生,能源枯竭的一天早晚要来临。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家普遍看好的新能源是热核聚变能,它几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常清洁的能源,其中最好的热核燃料是氦-3,月球上氦-3的储量足够向整个地球提供使用上万年的清洁能源。根据美国科学家的预测,月球上一吨氦-3所产生的能量可能抵得上价值40亿美元的石油所产生的能量,或者说如果能够从月球上运回30吨氦-3,就能解决当前美国一年发电所需的燃料。目前,美国就有数家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在从事热核项目研究。能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中国不能在如此关键的资源上受制于人,就拿改革开放来说,中国虽然尽力在扩大开放的领域,但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的部位是绝对紧紧地握在手里的。
阿波罗:美国发射的月球卫星“克莱门汀1号”上面有6个遥感器,是利用了“星球大战”计划的技术发展起来的,6个遥感器总共才6千克。从中国的技术水平看,给你10年时间,给你60千克的要求,你还是未必能作出来这么小巧、精致的仪器,如此之大的差距,中国何时才能实现登月?
嫦娥:你听说过“二锅头”的比喻吗?“二锅头”是北京的一种地方名酒,它的酿造方式是取其发酵蒸馏第二锅的头曲,酒味醇正可口。按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可将世界航天大国分为三个方阵,美国、俄罗斯为第一方阵,欧洲空间局、中国、日本、印度为第二方阵,加拿大、巴西、韩国等为第三方阵。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因此,中国目前虽然处于航天第二方阵,但与第二方阵其他成员相比又要领先一些,所以说是“二锅头”。
以二锅头的水平,中国只有在基本完成“绕”、“落”、“回”三个阶段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这些关键技术后,才能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搞载人登月工程大、风险大、投资高,光靠头脑发热和主观愿望是不行的。目前,中国还不具备登月的能力,探月正是为未来登月做技术积累和准备。在完成无人航天器探月任务后,中国将研究载人登月发展规划,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与有关国家合作共建月球基地。尽管我们探月第一期工程完全是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但二、三期以后的国际合作将会越来越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第1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1) | 第2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2) | 第3节:月球那些事儿(1) | 第4节:月球那些事儿(2) | 第5节:月球那些事儿(3) | 第6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1) | 第7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2) | 第8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3) | 第9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1) | 第10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2) | 第11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3) | 第12节:月亮消失会怎样 | 第13节:艰难的探月历程(1) | 第14节:艰难的探月历程(2) | 第15节:艰难的探月历程(3) | 第16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1) | 第17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2) | 第18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3) | 第19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4) | 第20节:起步维艰的美国探月 | 第21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1) | 第22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2) | 第23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3) | 第24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