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正解   》 第54節:第三節 樂在學中(9)      劉德江 Liu Dejiang

  冒着狂風,頂着飄雪,經過幾天的跋涉,宋濂準時到達老師傢裏。當他見到老師時,老師非常吃驚,這麽遠的路,這麽冷的天,大雪封山,連獵人都很少進山來,他一個文弱書生竟穿着單薄的棉衣進山拜師。老師見了這種情景,心裏很受震動,同時還有一點竊喜,認為收到這樣一個好學且守誠信的學生是做老師的最大收穫。此後這位學者對宋濂知無不教,教無不細,宋濂也不負老師的厚望,最後終於學有所成,成為一代名臣。
  聖人為學的境界
  之前我們提過孔子的這段話:"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究其根本,最基本的意思就是非學無以致遠,非學無以進步。孔子不但這麽說,他也這麽做了。孔子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篇第六》)大概意思是說如果君子在一切學問上都可以做到博學,又能歸納到自己當前的實踐上,那麽這個人可以說是對於為人處世之道沒有什麽背離的了。這裏的博學於文與約之以禮的意思是一樣的,並不是說先守禮,再博學;亦不是先博學,再守禮,而是兩者齊頭並進,相輔相成。其出發點雖然在於學的境界,但在本質上與以禮行事的實踐是一致的,二者名稱不同,實際上都是達到仁者之道的方式。
  孔子十五歲志於學。為追求仁者、君子之道,他在年輕時四處求學,足跡遍布魯、周、衛、杞、宋諸國。他嚮師襄子、齊太師、郯子、萇弘、老子等名人拜師求教,並且還嚮太廟的管理人員等社會底層人學習。子貢這樣稱贊老師說:"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篇第十九》)後來他還周遊列國與名人切磋,遊歷名勝古跡以觀風俗文化。孔子自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篇第五》)天道酬勤,他的努力終於使自己成了"博於詩書,察於禮樂,詳於萬物"的學者,其知識淵博的程度,令人贊嘆不已。
  春秋時期,有關古代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可是因為年代久遠,這些典籍在流傳過程中由於損壞等種種原因,經常不能完備地流傳下來。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已經有很多古代的文化典籍破損散失、殘缺不全了。出於學習的需要,孔子要弄懂這些文化遺産;同時孔子還出於教學的需要,必須把這些東西進行整理編排;再者,如果沒有人努力保存這些文化遺産,它們就可能永遠消失。孔子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些珍貴的遺産進行整理編纂,以便給後人學習,並作係統的研究。
  《詩》、《書》、《禮》、《樂》等典籍是西周以來官府學校的必修課程。孔子求學之初,便是看着這些典籍成長的,不過這些典籍的內容、體例等各方面都存有不少缺陷和漏洞。後來隨着孔子積纍了淵博的知識,他便對這些典籍進行加工、整理,從而成為類似我們所說的修訂本教科書一樣,成為當時學生共同使用的教科書;同時孔子的這一工作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一份珍貴的"六經"遺産,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說:"孔子閔王路廢而邪道興,於是論次《詩》、《書》,修起《禮》、《樂》。"所謂"論"就是內容的討論去取,所謂"次"就是篇目的編排調整。而"修起"則是起而修之,以免淪亡泯滅。據說古代《詩》留傳下來的詩歌原有三千多篇,到了孔子這裏,按照他"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原則,把重複的去掉,把不符合禮的刪去,衹存留那些可以用來配合禮儀教化的部分,最終刪定成我們今天所見的《詩》--《詩經》,存詩三百零五篇;並且孔子還對每一首詩都逐一配麯入樂,以求合乎古代韶樂(虞舜樂)、武樂(武王樂)以及朝廷雅樂、廟堂頌樂的精神。
  孔子對六經中的《書》主要在於論次。據《緯書》所說孔子所看到的先代史料,有三千二百四十章之多,由此可見孔子的學識之深厚。不過如此誇張的數目令人生疑,從側面還是可以反映出孔子在編寫《書》時是非常用心的。孔子所編寫的《書》原來有多少篇現在已經不可考證。不過即使衹有一百篇也都是經過孔子精挑細選的。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這樣記載道:"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傢言黃帝,其文不雅訓,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係姓》,儒者或不出傳。"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序《書》,其知識是何等淵博,其約之以禮的做事方式是何等審慎仔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