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各自的朝聖路 》
第54節:臨終的蘇格拉底
周國平 Zhou Guoping
199610臨終的蘇格拉底
《儒林外史》中有一個著名的情節:嚴監生臨死之時,伸着兩個指頭,總不肯斷氣,衆人猜說紛紜而均不合其意。惟有他的老婆趙氏明白,他是為燈盞裏點了兩莖燈草放心不下,恐費了油,忙走去挑掉一莖。嚴監生果然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奇怪的是,我由這個情節忽然聯想到了蘇格拉底臨終前的一個情節。據柏拉圖的《斐多篇》記載,蘇格拉底在獄中遵照判决飲了毒鳩,仰面躺下靜等死亡,死前的一剎那突然揭開臉上的遮蓋物,對守在他身邊的最親近的弟子說:"剋裏托,我還欠阿斯剋勒庇俄斯一隻公雞,千萬別忘了。"這句話成了這位西方第一大哲的最後遺言。包括剋裏托在內,當時在場的有十多人,衹怕沒有一個人猜得中這句話的含意,一如趙氏之善解嚴監生的那兩個指頭。
在生命的最後一天,蘇格拉底過得幾乎和平時沒有什麽不同。他仍然那樣誨人不倦,與來探望他的年輕人從容談論哲學,衹是由於自知大限在即,談話的中心便圍繞着死亡問題。《斐多篇》通過當時在場的斐多之口,詳細記錄了他在這一天的談話。談話從清晨延續到黃昏,他反復論證着哲學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樂於赴死的道理。這道理歸結起來便是:哲學所追求的目標是使靈魂擺脫肉體而獲得自由,而死亡無非就是靈魂徹底襬脫了肉體,因而正是哲學所要尋求的那種理想境界。一個人如果在有生之年就努力使自己淡然於肉體的快樂,專註於靈魂的生活,他的靈魂就會適合於啓程前往另一個世界,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哲學活動,也是把哲學稱做"預習死亡"的原因所在。
這一番論證有一個前提,就是相信靈魂不死。蘇格拉底對此好像是深信不疑的。在一般人看來,天鵝的絶唱表達了臨終的悲哀,蘇格拉底卻給了它一個詩意的解釋,說它是因為預見到死後另一個世界的美好而唱出的幸福之歌。可是,詩意歸詩意,他終於還是承認,所謂靈魂不死衹是一個"值得為之冒險的信念"。
凡活着的人的確都無法參透死後的神秘。依我之見,哲人之為哲人,倒也不在於相信靈魂不死,而在於不管靈魂是否不死,都依然把靈魂生活當作人生中惟一永恆的價值看待,據此來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從而對過眼雲煙的塵世生活持一種超脫的態度。那個嚴監生臨死前伸着兩個指頭,衆人有說為惦念兩筆銀子的,有說為牽挂兩處田産的,結果卻是因為顧忌兩莖燈草費油,委實吝嗇得可笑。但是,如果他真是為了挂念銀子、田産等等而不肯瞑目,就不可笑了嗎?凡是死到臨頭仍然看不破塵世利益而為遺産、葬禮之類操心的人,其實都和嚴監生一樣可笑,區別衹在於他們看到的燈草也許不止兩莖,因而放心不下的是更多的燈油罷了。蘇格拉底眼中卻沒有一莖燈草,在他飲鳩之前,剋裏托問他對後事有何囑托,需要為孩子們做些什麽,他說衹希望剋裏托照顧好自己,智慧地生活,別無囑托。又問他葬禮如何舉行,他笑道:"如果你們能夠抓住我,願意怎麽埋葬就怎麽埋葬吧。"在他看來,衹有他的靈魂纔是蘇格拉底,他死後不管這靈魂去嚮何方,那具沒有靈魂的屍體與蘇格拉底已經完全不相幹了。
那麽,蘇格拉底那句奇怪的最後遺言究竟是什麽意思呢?阿斯剋勒庇俄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醫藥之神,蔑視肉體的蘇格拉底竟要剋裏托在他的肉體死去之後,替他嚮這個司肉體的病痛及治療的神靈獻祭一隻公雞,這不會是一種諷刺嗎?或者如尼采所說,這句話喻示生命是一種疾病,因而暴露了蘇格拉底骨子裏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我曾懷疑一切超脫的哲人胸懷中都藏着悲觀的底藴,這懷疑在蘇格拉底身上也應驗了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 第2節:苦難的精神價值 | 第3節: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 第4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1 | 第5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2 | 第6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3 | 第7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4 | 第8節:孤獨的價值1 | 第9節:孤獨的價值2 | 第10節:孤獨的價值3 | 第11節:勇氣證明信仰1 | 第12節:勇氣證明信仰2 | 第13節:守望的角度 | 第14節:被廢黜的國王 | 第15節:在沉默中面對 | 第16節: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 | 第17節:名人和明星 | 第18節:讀書的癖好1 | 第19節:讀書的癖好2 | 第20節:讀書的癖好3 | 第21節:讀書的癖好4 | 第22節:讀書的癖好5 | 第23節:都市裏的外鄉人 | 第24節:記住回傢的路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