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十五章 戰長江桃紅薄命 鬥安賊李白癡夢(2)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見小船升帆,船夫奮力擊槳,但聞槳聲欸乃,一葉小舟於茫茫碧波之中,輕捷如燕,似離弦之箭飛逝而去。大船升起數面船帆,亦加速追來。“小船快停!不然放箭!”
船夫聞言驚懼,望李白道:“如何是好?我傢有老母妻小。”話音未落,官船之上兵士已開弓射箭,箭如雨下,小船已於水中打旋。船夫高叫一聲“得罪”,撇下船槳,跳江而去。大船愈來愈近,人面可見。
“李白小兒,看你何處去!”聞聲而望,船頭並立着巫教護法烏金劍客石林、鬼壇之主玉面判官韓鳳。見李白仗手中竜彩劍獨立小船船頭,石林大笑道:“李白小兒,螳臂擋車,不自量力!”
田承光亦至船頭,上前對李白道:“安大帥海量!愛纔心切,讓我傳話,若李白棄劍歸順,既往不咎!”
“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我?”李白憤怒至極,高聲道,“李白生為人傑,死亦鬼雄!”
“我不與你理論。”田承光接道,“安大帥有話,如若歸順,高官任做,美女盡選!給你片刻工夫,好好思量!否則,撞翻小船,萬箭齊發!”
李白已知大難至矣!回望桃紅道:“今日恐怕難脫此劫!你我棄船,跳江而去。”桃紅點頭,目中含淚,深情笑謂李白:“桃紅無怨,與太白夫君同死!”言畢,桃紅自船艙翩然而出。
一團紅光突現!大船之上兵士驚見桃紅之美,不由悄悄合上拉開之弓!
靜寂片刻,就聽烏金劍客石林高叫:“時辰已到!放箭!”於桃紅跳江一瞬,大船之上一支利箭脫弦,桃紅大叫一聲,中箭墜江,一縷血綫順着江水蜿蜒而去……
李白一聲扯裂肺腑之哀號!不由雙目噴火,以手中長劍撐小船船舷,奮力躍起,落於大船船首。咆哮一聲,太白醉劍已施出月黑風高,劍聲奪人,直嚮烏金劍客石林兜頭劈去。石林猝不及防,拔劍不及,忙以手中大弓相迎,劍弓相接,大弓應聲而折,竜彩劍順勢已將石林右耳削飛,鮮血淋漓。田承光挺劍上前,李白側身一記長河墜月,劍如巨石,將其長劍震飛,竜彩劍劍尖早已劃破田承光前胸,血濺船頭。田承光若無護心胸甲,恐已斃命!船上安祿山衛士從未見過如此霹靂劍法,皆顫顫不前。
玉面判官韓鳳無奈,挺劍而出,施平生絶技,與李白戰在一處。若於昔日益州,韓鳳浣花劍法尚可與太白醉劍一戰,衹是今日李白劍法得隱士趙蕤、劍聖裴旻點撥,殺氣十足,又正值李白盛怒之際,韓鳳豈是敵手!十數回合之後,就聽一聲慘叫,玉面判官韓鳳已被竜彩劍透胸而過,瞬時斃命。李白平生初次殺賊,如此幹淨利落!
烏金劍客石林哀號一聲,不顧傷勢,挺起烏金巨劍欲與李白拼命,被人喝住,憤憤而退。
“太白醉劍,劍法精妙!”有人喝彩,竟是安祿山!
安祿山端坐船艙入口一把虎皮帥椅之上,頭頂軟盔,斜插短雉尾,身着鎧甲,外罩蜀錦袍,獅頭戰帶護腰。旁側分立兩人,左側一人:發輓道髻,身披鶴氅;面似青玉,飄三綹長須;腰係絳黃絲縧,手持羽毛扇。正是安祿山掌書記嚴莊。嚴莊曾於匡山學藝,專攻計謀,與李白有同師之分。其自益州轉赴幽州之後,為安祿山器重,倚為心腹。李白盛怒之際,竟沒將其認出。右側一人:身高丈餘,虎背熊腰,雙手緊攥一桿雁翎金刀,刃光熠熠。安祿山揮手,示意兵士後退,放下弓箭,大笑道:“我衹知李白詩才出衆,不想劍法如此高妙!何不隨我徵戰疆場,以期封將入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
|
|
前言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 | 楔子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 | 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