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健康携梦人   》 第54节:海棠有香      刘心武 Liu Xinwu

  海棠有香
  宗璞大姐来电话,说写成一篇《感谢高鹗》,已经嘱咐她的助手发送到了我的电子邮箱里。她的文章交《随笔》杂志刊出,愿让我先睹为快。打开邮箱一口气读完,文如其人,坚持己见,却又温婉通达,是她与我讨论《红楼梦》一贯的语气。
  我与大姐交往多年,共鸣处极多,但在欣赏《红楼梦》上,对高鹗续书意见分驰,我说“糟”,她说“好”,争论不止一次。近些年大姐视力大损,看人全成印象派绘画,开头那影像还接近“点彩派”,到后来影影绰绰彻底抽象,但她听力尚好,我的《揭秘〈红楼梦〉》,她听得认真,意见也就极其丰富,每次通电话一一道来,使我有池塘生春草之感。
  在高续的评价上宗璞大姐虽然跟我意见南辕北辙,但她有一个最基本的文化立场,那就是学术问题只能争鸣而不能由什么机构什么权威来宣布正、误,提供“标准答案”,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又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更尤其是讨论《红楼梦》,只能是在持续的争鸣中,由参与争鸣的各方,共同来推进认知,去逐步接近真相与真理。宗璞大姐一方面很自信——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自己的思考结果,轻易不会放弃自己的结论;另一方面她又很不自信——不自信真理独在自己手里,愿意倾听跟自己不同的意见,愿意平等讨论,并在讨论中调整自己的思路,修正自己的观点。大姐这次发送过来她的文章,不是“先礼后兵”,而是平等切磋。她以一贯亲切活泼的语气在电话那边建议:“咱们来场讨论,树立个风范,好吗?”我理解,她是想给社会增加点“和而不同”的例子,让大家更明白:和谐的内核应该是平等、对话与包容。
  给王蒙发去电子邮件,马上回复了。大姐、蒙兄和我,对高续的看法各不相同。大姐“感谢高鹗”,前提是高鹗乃一续书者,蒙兄则觉得120回应系一人所写,高鹗大约只是后40回文稿的整理者。我呢,在新书《揭秘古本〈红楼梦〉》中,强调曹雪芹本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全书不是120回而是108回,高鹗的续书完全违背曹雪芹原稿的意思。我把大姐“平等讨论树立风范”的想法通过电邮告诉蒙兄,建议我们三人将来就高续问题发表通信,他欣然同意。在《红楼梦》问题上的分歧不但不会令我们反目,反倒会增进我们的旧谊,人生一大乐趣,就是履行“世法平等”,像大观园里的诗社一样,“各有主意,自管说出来大家平章”!
  其实,《红楼梦》作者究竟何人,至今仍有歧见,比如土墨热先生就认为是洪升,赐寄我皇皇大著,我兴趣盎然地捧读后,虽然到目前仍难认同,但觉得他的见解很有价值,他的一些论据和逻辑链,我曾兴致勃勃地跟亲友复述,一位熟人未免惊讶:“你这不是为敌人宣传吗?”我一愣,难道跟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就该视为敌人、仇家吗?我跟他解释,自己信奉蔡元培先贤那“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学术主张,虽然提出了独家见解,也颇能自圆其说,但绝不自认真理独掌,很愿博览各家之说,从中汲取营养,以增见识扩思路,一旦遇到不得不服膺的高论,则甘愿放弃己见,愉快认同。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这是她铭心刻骨的生命体验。但生命具有多样性,感受更各不相同。我少年时代居室窗外,就有一大株西府海棠,逢春花枝甚至伸进窗内,我就总感受到满院满屋氤氲着海棠花的特殊气息,那确实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花香,但就嗅觉的审美感受来说,不是海棠香是什么呢?海棠有香,这是我与张爱玲不同的观点。我与宗璞大姐、王蒙兄对高续的感觉不同,各自陈述,都供参考,不敢说对红学能有多大推进,但能进一步引发、提升大家的“红趣”,也就正如海棠花满枝绽放,不枉春天之约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碎语唠叨说随笔第2节:目录第3节:自序
第4节:大吉鱼第5节:打地铺(1)第6节:打地铺(2)
第7节:大碗第8节:河畔羊群第9节:换季诗
第10节:健康携梦人(1)第11节:健康携梦人(2)第12节:健康携梦人(3)
第13节:客厅里的嗡嗡声第14节:母鸡吃蛋第15节:一粒胶囊(1)
第16节:一粒胶囊(2)第17节:夏威夷黑珍珠第18节:替嫂
第19节:小圆拢子(1)第20节:小圆拢子(2)第21节:琼花谜
第22节:果香满溢夜光杯第23节:牙文明(1)第24节:牙文明(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