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草根红学杂俎 》
“绛洞花王”小考(3)
邓遂夫 Deng Suifu
可是遍查此前各回,却压根儿找不出宝玉小时候取“绛洞花王”别号的情节。这就怪了!到底是曹雪芹在这里故用倒叙之法,补出所谓“旧名”一事,致使脂砚斋望文生义信口开河呢,还是原本就真有这样的“前文”,脂砚斋也确曾见过,却在后来的稿本中被无意丢失或有意删去呢?这恐怕也算得上是《红楼梦》的一个小小的谜题吧! 从版本学的角度澄清了宝玉的旧号确为“绛洞花王”而非“绛洞花主”,似乎还须补证 一下:《红楼梦》这样的“花王”之称,有何来历出处。 本来,笔者孤陋寡闻,在浅薄的阅历中,除了懂得古人称牡丹为“花王”之外,实不知还有属于另外意义——相当于“总花神”性质的男性司花之“王”的出处。然而事有凑巧,这次应邀赴南京参加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却在东道主特为安排观赏的一台“《红楼梦》中搬演过的”传统昆腔折子戏节目里,无意间发现了这一“花王”的出处。 这台节目,是由名闻遐迩的江苏省昆剧院(其前身即为五十年代以演《十五贯》而誉满京华的江苏省昆剧团)专场为纪念大会演出的。内容全系该院历年来挖掘整理的一批在《红楼梦》书中描写过、同时其本身也极具代表性的昆曲传统剧目。如《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西厢记》中的《游殿》,《虎囊弹》中的《山门》,等等。将这些剧目的演出实况,同《红楼梦》的有关描写相对照,不能不使人叹服:这确是当初那些“梦中人”所见所闻的昆腔剧目的“实物标本”,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 当我听到《游园》中杜丽娘所唱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以及柳梦梅唱的[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那笛韵悠扬、清丽婉转、旖旎缠绵的曲调,不禁让我深深地体味到林黛玉偶闻此曲时那种意动神摇、如醉如痴的情景。 就在柳梦梅唱的[山桃红]刚刚煞尾,二位男女主人公相依相偎掩入花丛之际,忽见台上舞出十二名身着红衣、头上插花的女子,末后跟随而出的一名青须绿袍的男子,背插三角旗,上书“花王”二字。我一看,险些儿叫出声来——这不就是曹雪芹“绛洞花王”的真出处么?返家后复按汤显祖《牡丹亭》原著中《惊梦》一折,此处的舞台提示文字仅作: 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 说明原著中确有一位“末扮”的男性“花神”出场。而这男性花神率领出场的“红衣”是何人物,却未见称名——因其头上“插花”,大约也该是比“末扮”的花神稍低一个等级(或为分别司各种花)的女性花神吧!若此,则末扮的男性花神,便应如贾宝玉所称“一样花一位神之外”还该有的“总花神”了。原著中这位花神上场后的台词有云: 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按指杜丽娘——引者),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专掌惜玉怜香”,无私地“保护”人世间的女子,要让她们得到欢乐和幸福。这不正是曹雪芹赋予贾宝玉的性格基调么?而且,我发觉汤显祖的《牡丹亭》原著,与我们见到的实际演出台本,除了将末扮的总花神明确插上“花王”的标记,将无称名、无限额的“红衣”用十二名女子扮作“司各种花”的花神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很微妙的差异。例如:原著中的《惊梦》一折,在我见到的演出中已被改为《游园》和《惊梦》二出,正与《红楼梦》中的描写相同。故可推断:被曹雪芹写进书中的《游园》和《惊梦》,在其当初的实际演出中,也必定和我现在所见到的传统演出台本一样,是由一名背插“花王”旗号的青须绿袍男子率领十二名女性花神出场的。原著中“末扮”的总花神,在实际的演出台本中虽然称名变了,在舞台表现上更丰富多彩了,但其职能性质却没有改变,仍然与汤显祖原著无异。我想,这种为了适应实际演出形式的需要而作的改变,恐怕不是江苏省昆剧院现在才杜撰出来的吧! 因而可以基本上断定:曹雪芹给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冠以“绛洞花王”的称号,让他总领十二钗,完全可能是受《牡丹亭》演出台本中“花王”带领十二花神、“专掌惜玉怜香”这一戏剧情节的启示而构思出来的——尤其“花王”之称的出处,更在于此。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 曹雪芹赋 并序 | 如椽巨笔耀千秋 | 曹雪芹续妻考(1) | 曹雪芹续妻考(2) | 曹雪芹续妻考(3) | 曹雪芹续妻考(4) | 曹雪芹续妻考(5) | 曹雪芹续妻考(6) | 曹雪芹续妻考(7) | 曹雪芹续妻考(8) | 曹雪芹续妻考(9) | 曹雪芹续妻考(10) | 曹雪芹续妻考(1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