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我当代表十年 》
第54节:第五章 为"三农"说句话(5)
赵咏秋 Zhao Yongqiu
2006年8月4日,黄石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撞击着我的眼帘:阳新防洪灭螺工程面临资金难题罗清泉当场拍板:增资一千万。
我赶紧往下看去:
罗省长指示:"要下决心实施好一期工程,落实好血防措施,抓好"水改旱"及种植结构调整,"一建三改"、"以机代牛"等,为尽快实施二期工程积累经验、做好准备。同时要切实抓好晚血病人的治疗,防止新的疫情发生。要抓紧时间制定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的规划,争取明年进入全省的笼子。"
黄石日报报道:罗清泉(左5)当场拍板:增资一千万
湖北,是农业大省、水利大省。阳新,只是湖北省内诸多贫困县之一。一千万元,对于经济尚未崛起的湖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我想省长是咬牙痛下决心的。这对于需要斩断穷根病根的阳新人民来说,可是救命的资金呀。
我很感动,为省长深入农村办实事的作风,更为省长对阳新这个贫困县里的贫困农民的深情关怀。
据悉,2007年,湖北省投入18.58亿元重点支持全省12个重疫区的血防工作,对阳新县投资2.73亿,确保2008年全县18个疫区镇(区)157个村均达到疫情控制、传播控制、传播阻断标准,晚血病人救治率达到95%以上。这是"整县推进,综合治理"的重大举措。
省委省政府破解三农的决心是坚定的,措施是智慧的,在市、县、乡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阳新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告别瘟神的日子必将指日可待。
2006年8月17日,阳新划归黄石10周年,黄石日报发表纪念文章:阳新巨变数字为鉴。文中列举的数据表明,1996年以来阳新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其中几组数据被我摘录下来:2006年阳新地方生产总值达71亿元,比1996年的23亿增长两倍多;农民人均收入由1388元增加到2412元;全市实施"公路村村通"工程投入1.6亿,60万农民受益;实施"移民建镇"和"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起了100多个移民新村,1万多户新居,整村搬迁移民1140户。
98万阳新人亲历体验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特别关爱,阳新山山水水的变迁将永远铭刻这10年的奋进,10年的辉煌。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革命老区
"今年两会的新亮点将是什么?"这是2006年春节前后,朋友们见面时问得最多的话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今年的亮点。"持这个观点的人还不少。我默认。
大家都知道,自从2003年进入"胡温新政"时代以来,中央"三农"政策不断爆出新亮点。如"两免一补"、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格、免农业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纠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一件一件事情的落实,让农民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真切感觉到体贴与关怀,真正得到了实惠。
2005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1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多管齐下",全面求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模样?如何建设?目前"三农"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是什么?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尽管中央1号文件在大的方向上有解答,但是,还要研究近期具体的切入点。
全国人民都被中央的号召所鼓动,大家都在思考,即将赴全国两会的我也当然将其作为重要议题在思考。
2006年2月23日,黄石市畜牧局成立。在目前政府部门不断精简压缩编制的时期,这个局的成立无疑是进一步服务"三农"挑战畜牧疫情的举措。成立大会邀请了市农业界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邀请他们前来开会,一方面算是祝贺,二方面听分管副市长讲话,介绍畜牧局的职能特点日后好支持工作。
会议开始之前,大家坐在会议室闲聊。
我环视一下各位专家,心想这可是一个难得的调研机会呢。坐在我旁边的是分管农业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农业局局长柯亨松,他是从阳新县调过来的农村干部,对"三农"研究深入而且感情深厚,到黄石以后一直保持着"布衣干部"的艰苦朴素作风,令我敬重。我先与他交谈起来。
"柯主任,您可是真正的农业专家,您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呀?"
"急需解决的是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柯主任毫不思索的回答,"现在,农村的水库、渠道、塘堰基本还是50-60年代修建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已经老化破损,病险水库时刻有决口的危险,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存在威胁。很多渠道漏水,根本无法使用,不能保障抗旱需要。"
"赵代表,你真会抓住机遇呀,我同意柯主任的观点。国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办法真不错,过去是集中财力治理大江、大湖、大河,现在这'三大'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我认为,应该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将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大事来抓。"科协主席王明庚说。
柯主任又补充说:"另外,近年来土地抛荒问题突出,这是个严重问题,因为土地只要一年不种,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水田比旱地更容易损坏。国家必须引起重视,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农民种地,或者鼓励土地转包租种,以保护良田的品质。"
听到我们的谈话,其他几位领导也参与进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目前农村圈地也很严重,必须控制乱建乱盖,保护良田。"
"农民看病就医问题也是急待解决的,农村医院技术条件落后,同时也存在药价虚高现象。"
"农村的道路建设、饮水工程、学校建设等等,都是很薄弱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原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陈登送干脆把凳子搬到我旁边,打断别人的话插进来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自序 | 第2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1) | 第3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2) | 第4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3) | 第5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4) | 第6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5) | 第7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6) | 第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 | 第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2) | 第1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3) | 第1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4) | 第1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5) | 第13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6) | 第14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7) | 第15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8) | 第16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9) | 第17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0) | 第1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1) | 第1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2) | 第2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3) | 第2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4) | 第2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5) | 第23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 | 第24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