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李敖大傳 》
第54節: 護衛思想導師殷海光(4)
汪幸福 Wang Xingfu
過了兩天,李敖來看殷海光時,殷將臺肥六廠請他作演講的事告訴了李敖。李敖聽後,當即對殷海光說:“前次,也有人來請我去作演講,我考慮這裏面有鬼,沒有答應,我勸你也不要去。”
“為什麽呢?”
“社會太復雜了。”
“不會有問題吧?”
“為了防止上特務機關的圈套,我建議你不要去。”
殷海光要李敖談談不去的理由,李敖說:“臺肥六廠是個生産化肥的企業,又不是什麽學術研究單位,這時突然來人請你作演講,必有原因,也有可能是國民黨特務機關設的圈套。你還要想想,你已成為官方的眼中釘、肉中刺,雷震判了刑,現在臨到打擊你了。你到那裏去演講,到時他們抓住一兩句話或是其它什麽把柄,你就吃不消了。”
“請我的是學生,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那學生的背後是否還有人在活動呢?”
“這就不清楚了。”
“殷教授,”李敖力勸殷海光說,“你這回聽我一次建議,一定不要去作演講。”
“讓我想想吧。”
李敖走後,殷海光在臺肥六廠的那個學生又來請他。那個學生還對他說:“過去,臺肥六廠的許多職工在《自由中國》雜志上看過你的文章,那裏有一個龐大的‘殷迷’隊伍,大傢很想見見殷教授,並能親聽一次殷教授的演講。”
李敖的忠告,殷海光未放在心上。他經不住這位學生的甜言蜜語,當即答應了。
1961年3月的一天,殷海光按約到臺肥六廠作了演講。演講完後,一個自稱是“殷迷”的退伍軍人李英濤主動跑到殷海光面前,稱贊殷海光的演講如何生動、感人,如何受啓發、教育,並在殷海光面前大駡國民黨、蔣介石。
李英濤是國民黨特務機關警備總司令部用重金收買的陷害殷海光的打手。他的舉動,不僅未使殷海光引起警覺,反而被殷海光信任。殷海光與他談了一陣後,將自己的住址告訴了他,並要他有空到傢裏去玩。
後來,李英濤經常往殷傢跑,並在殷傢大駡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李英濤此舉,更進一步騙取了書生殷海光的信任。
不幾天,李英濤弄了一個《我為“國傢”除三害(指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的理由及决心》,還寫了一個實施這一計劃後準備坐牢、自殺的《公告國人遺書》,請殷海光為他的計劃作修改、當參謀。
臺灣特務機關企圖用這個“計劃”釣殷海光,衹要殷海光在這個“計劃”上一留下筆跡,當局就可以“謀害‘國傢’元首罪”抓捕殷海光。
殷海光看了李英濤的計劃和《公告國人遺書》後,大吃一驚,感到此事十分荒唐。到這時,他纔相信國民黨正在陷害他,李敖當初的勸告是十分正確的。
為對付特務機關的陷害,殷海光立即給基隆市的朋友鬍虛一發了一封限時專遞信,請鬍馬上到臺北來商量對策。鬍虛一接信後,火速趕到殷傢,給殷海光出了一個對付國民黨特務機關的妙策——既不在李英濤的“計劃”上留筆跡,也再不與李英濤來往。
後來,國民黨打手李英濤再到殷傢時,被殷海光轟出了門,臺灣當局陷害殷海光的陰謀敗露了。
蔣氏父子的特務機關未釣到殷海光,甚為惱火,一怒之下便將幫殷海光識破其陰謀的鬍虛一先生抓捕入獄,並判處有期徒刑7年。鬍虛一在獄中受盡折磨,眼睛也被整瞎一隻。
此事過去多年後,李敖在一篇回憶殷海光的文章中還感慨萬千地說:“殷海光就是這樣容易被釣的人!農村小孩釣青蛙衹要用根綫往草裏一放,青蛙就咬住不放,殷海光容易被小人利用,也正如此。……我同殷海光玩笑性地表示過:你們的為人最容易被小人包圍,你們搞政治若當了政,恐怕小人當道的情形,更要嚴重呀!”
國民黨陷害殷海光的陰謀失敗後,又用監視、跟蹤的辦法迫害殷海光。
據殷海光的傢人回憶,大約在1963年底,進入殷傢的巷子口開始出現監視殷海光的便衣特務和汽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華文出版社 |
|
|
第1節:引子 | 第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 | 第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2) | 第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3) | 第5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4) | 第6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5) | 第7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6) | 第8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7) | 第9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8) | 第10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9) | 第11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0) | 第1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1) | 第1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2) | 第1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3) | 第15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 | 第16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2) | 第17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3) | 第18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4) | 第19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5) | 第20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6) | 第21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7) | 第22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8) | 第23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9) | 第24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0)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