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秋水堂论金瓶梅   》 第五十五回 西门庆两番庆寿旦,苗员外一诺送歌童      田晓菲 Tian Xiaofei

  (第五十五回 西门庆东京庆寿旦,苗员外扬州送歌童)
  一、又一个假子
  西门庆去东京给蔡京上寿,拜了蔡京为干爹,终于实现宿愿。本书一系列假子假女,从三十二回中月娘认桂姐为干女儿为开始,穿插第三十六回中的蔡京之假子蔡御史,四十二回中的银儿拜瓶儿为干娘,至此,西门庆自己也做了干儿子,和蔡御史二人,正好与两个妓女干女儿相对映。
  西门庆一旦离开清河,来到东京,便渺小了很多。一来"路上相遇的,无非各路文武官员进京庆贺寿旦的,也有进生辰纲的,不计其数"。表示"滔滔者夭下皆是也";二来也显得西门庆只不过是百千势利与势要人中之一而已。西门庆在蔡府,两次开口问翟管家:"为何今日大事,却不开中门?" "这里民居隔绝,哪里来的鼓乐喧嚷?"翟管家答以中门曾经天子行幸进出,所以平常关闭;后者则是因为蔡京每顿饭都有二十四人的女乐班子奏乐。这两个问题与回答,写出了蔡府的气派与西门庆的"乡气",比一切对于太师府的正面描写都更好地反映出蔡府的富贵气象。然而西门庆和翟管家饮酒时,西门庆提出想拜蔡京为干爹,"也不枉f 人生一世"。翟管家答道:"我们主人虽是朝廷大臣,却也极好奉承。今日见了这般盛礼,不但拜做干子定然允从,自然还要升选官爵。"这不仅形容得蔡京不堪,也形容得所谓的朝廷大臣极不堪也。
  二、又一个苗员外
  在东京,西门庆邂逅一个也来给蔡京上寿的扬州故人苗员外,苗员外送给西门庆两个歌童,取名春鸿、春燕--虽然西门庆根本没有把苗员外的承诺当真,离开东京时甚至没有知会苗员外一声。词话本说金莲喜欢二人生得人材好,但后来西门庆家毕竟还是用不着,都转送给了蔡太师;绣像本没有金莲馋涎一段(因为没有下稍),只说后来春燕死了,单剩下春鸿,在五十九回以其老实博众人一笑,后来在西门庆死后,又能够忠于主人,揭破李三和来爵的险谋(西门庆正好在此回的开始终于把银子借给李三、黄四)。除此之外,这段插曲后来没有发展出其他故事,春鸿后来经应伯爵介绍,跟了接替西门庆做提刑的张二官儿。绣像本评点者说:"西门庆施与结交,人人背去,忽劈空幻出一苗员外,认真信义,亦大可笑,不知造化错综之妙正在此。当与韩爱姐守节参看。"
  有趣的是扬州苗员外正和前文被苗青害死的苗员外同姓。被杀的苗员外叫苗天秀(取秀而不实之意)。词话本写送歌童的苗员外派家人苗实、苗秀同去,绣像本无苗秀,只有苗实(苗而有实之谓),也是游戏笔墨的细心之处,更与后文苗青送歌女楚云未果相映成趣。此外,绣像本没有苗员外夸耀西门庆家中富贵、"性格温柔、吟风弄月"一段话(因歌童不愿去,故夸西门庆以劝之),只保留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那孔圣人说的话怎么违得!"云云,比词话本简洁了很多,突出了人物诚信的性格。
  今人丁朗在《金瓶梅与北京》一书中,注意到"扬州的员外爱姓苗",以为这个苗员外应该就是苗青,而不应该是另一个没头没尾的苗员外;原作想必有精彩描写,但是"这五回"(五十三至五十七回)只有题目,缺失内容,被"陋儒"填补坏了。按,既然韩道国和伙计崔本在四月二十日被派往扬州支盐,临行前西门庆交给他们两封书,一封到扬州马头投王伯儒店住宿;一封就去抓寻苗青,"问他的事情下落,快来回报我"(五十一回),然而后文竟没有着落。因此,丁朗的猜测可备一说。不过依照张竹坡说法,之所以特意又写一个扬州的苗员外者,是为了"刺西门之心也"。其实,观上文被害的扬州苗员外,当日也曾带了"两箱金银、一船货物"去东京谋前程,求功名,则两个苗员外,实则是一个人:不过因为偶然的机缘,这一个苗员外结了实,而那一个苗员外却"秀而不实",如果那一个苗员外不被苗青害死,又焉知他不会成为又一个拜倒在太师门下的人呢。观绣像本西门庆遇到苗员外时作者一连用了三个"也"字可知。
  三、词话本与绣像本的渊源
  奇怪的是词话本这一回与绣像本这一回之间的关系。词话本上回结尾处,已经交待了任太医开药、书童玳安取药、瓶儿把药吃下,甚至已经到了次日早晨,连病都好了;却没想到此回开头却发现任太医还坐在西门庆家里,讲论瓶儿的病症。而且除了少许字句之外,这一段基本上与绣像本此回开端重合,所以瓶儿在词话本中本是胃疼,这里也变成"恶路不净"了。又说:"且说西门庆送了任医宫去,回来与应伯爵坐地。"按照词话本的说法,伯爵应该还在刘太监花园里面饮酒,只有按照绣像本的写法,才有回来与伯爵同坐的情节。在绣像本中,西门庆与泊爵同坐,伯爵再次提到李三、黄四借钱,西门庆终于答应,次日便兑了一银子正值来保从东京回来,了却桂姐一事,顺便报告说:翟管家要西门庆在蔡京生日去东京走走。词话本中,却说西门庆正和伯爵坐着,忽然"想起东京蔡太师寿旦已近",于是进房来,和月娘说知,说毕就走出外来,吩咐玳安等四个小厮"明日跟随东京走一遭"。应伯爵那一头完全没有交待就消失了,而且走得如此匆忙,十分不合情理。
  第二处疑问发生在金莲与敬济在西门庆走后偷情的一段情节:在词话本中,写金莲与敬济的私情比绣像本详细,其中金莲对敬济说了一句话:"自从我和你在屋里,被小玉撞破了去后,如今一向都不得相会。"所谓"小玉撞破",在词话本的上文中完全没有影迹,但在绣像本的第五十四回中却有这么一个情节:金莲与敬济在房里,金莲从窗缝瞥见丫头小玉正向自己的屋子走来,忽然又回身转去了,金莲忖道:必是她忘记了什么东西了,这事不济了。于是催促敬济离开。待到小玉进门,金莲犹自在为刚才的惊险发颤。这段情节,词话本完全没有,然而在词话本的五十五回,金莲却提到"小玉撞破",但有意思的是绣像本却又没有这句话,甚至没有写金莲与敬济会面,只是笼统地说"撞见无人便调戏,亲嘴顺舌做一处"而已。
  今人丁朗注意到这一处破绽,据此认为:"只有真正的初刻词话本才是崇祯本所依据的母体。… 而目前我们见到的这个词话本也是经过改写的一个本子,所以说,它同样也是初刻词话本的一代后人。初刻词话本不但是崇祯本的生身之母,同时,也是现存词话本的生身之母;现存于世的两种刻本原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第十页)因为我们己经没有了词话本的初刻本和绣像本的初刻本,所以,丁一君如此斩钉截铁所下的论断,客观地来讲还只是一个假说,不能当成不容置疑的结论。但是,以上指出的关于词话本的两点情况还是足以向我们显示:现存绣像本来自现存词话本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四、留在家里的妇人
  西门庆上京祝寿,送行时惟有瓶儿"阁着泪"。回家后,西门庆单单问瓶儿孩子如何、身体如何,说:"我虽则在东京,一心只吊不下家里。"吊不下家里本是概括家里所有人所有事,但是放在问候孩子与瓶儿身体的话后面出之,便似乎这个吊不下的家里只是瓶儿与孩子二人而已。
  以往每次西门庆数日不在,金莲都十分想念,两次委托玳安给西门庆捎去情书一纸,倾诉相思。然而这次西门庆不在,金莲却"说也有,笑也有……一只想着与陈敬济勾搭"。小说以金莲、西门庆火热的情感作为开始,至此,西门庆固然已经对瓶儿情有独钟,金莲对西门庆的感情也冷淡得多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作者简介前言
第一回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武二郎冷遇亲哥嫂第二回 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第三回 定挨光王婆受贿,设圈套浪子私挑第四回 赴巫山潘氏幽欢,闹茶坊郓哥义愤
第五回 捉奸情郓哥定计,饮鸩药武大遭殃第六回 何九受贿瞒天,王婆帮闲遇雨
第七回 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第九回 西门庆偷娶潘金莲,武都头误打李皂隶第十回 义士充配孟州道,妻妾玩赏芙蓉亭
第十一回 潘金莲激打孙雪娥,西门庆梳笼李桂姐第十二回 潘金莲私仆受辱,刘理星魇胜求财
第十三回 李瓶姐墙头密约,迎春儿隙底私窥第十四回 第十四回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第十六回 西门庆择吉佳期,应伯爵追欢喜庆
第十七回 宇给事劾倒杨提督,李瓶儿许嫁蒋竹山第十八回 赂相府西门脱祸,见娇娘敬济销魂
第十九回草里蛇逻打蒋竹山,李瓶儿情感西门庆第二十回 傻帮闲趋奉闹华筵,痴子弟争锋毁花院
第二十一回 吴月娘扫雪烹茶,应伯爵簪花邀酒第二十二回 蕙莲儿偷期蒙爱,春梅姐正色闲邪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