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读史方舆纪要   》 卷四十二      顾祖禹 Gu Zuyu

  ◎山西四
  ◇汾州府东至潞安府四百四十里,东南至沁州四百八十里,南至平阳府三百九十里,西南至平阳府隰州二百七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南京二千四百三十里,至京师一千三百八十里。
  《禹贡》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二汉属太原及西河郡。魏因之。晋为西河国。后魏曰西河郡,后又侨置汾州。北齐改南朔州,后周改为介州,而西河郡如故。隋初郡废,炀帝复改介州为西河郡。唐初改为浩州。武德三年,改为汾州。天宝初,曰西河郡。乾元初,复曰汾州。五代末,属于北汉周显德初,侵北汉得之,置宁化军,兼领石、沁二州。旋入于北汉。宋仍曰汾州亦曰西河郡。金因之,兼置汾阳军。元复为汾州,属太原路。明初,以州治西河县省入,直隶山西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升为汾州府,领州一、县七。今仍曰汾州府。
  府控带山河,肘腋秦、晋。战国时,秦、赵相持,往往角逐于此。东汉之季,西河尤为多事。迨于刘渊发难,中原陆沉,祸乱之征,未始不自西河始也。周、齐争胜于河、汾间,郡常为兵冲。隋大业之末,唐乾符以后,太原南指,未有不以州为中顿;平阳北向,未有不以州为启途者也。北汉保河东,州尤为肘腋重地。宋人于岚、石、隰三州以至黄河,皆置城戍关,杜河外入麟府路以捍夏人。盖西北有事,府为必备之险矣。
  汾阳县附郭。汉兹氏县,属太原郡,魏置西河郡于此。晋改县曰隰城,属西河国。后魏亦为西河郡治。孝昌中,自蒲子移汾州、隰城。隋仍为介州治。唐上元初,改曰西河县。宋以后因之。明初省。万历中,建汾州府,因改置今县。《城邑考》:府城,一名四阳城,世传曹魏所筑,四面皆向日也。元至正十二年重筑。明景泰二年,因旧城增修,城周九里有奇。嘉靖十九年,复筑东外城,周亦九里有奇;又筑南外城,周三里有奇,与郡城相辅。编户九十五里。
  ○隰城故城府西七十里。汉县,属西河郡。晋属西河国。三国魏省隰城入兹氏。晋改兹氏曰隰城。后魏主焘延和三年,如美稷,遂至隰城,大破山胡白龙于西河,是也。东魏侨置灵州于隰城县界。后周废。又故兹氏城。《志》云:在府南十五里,汉县治此,高帝封夏侯婴为侯邑。一名甄子城,魏收《志》:太和八年,复置西河郡,治兹氏故城。孝昌中,以吐京五城、定阳等郡陷没,皆寄治西河,今其地名巩村,有故城遗址。○八门城,在府北十五里。《志》云:刘渊遣将乔嵩攻西河,因筑此城,城有八门,故名。俗名罗城。又有偏城,在府西南五十里广城村。后赵时筑此以防西北诸胡,其城北占山阜,南临绝涧,有欹侧之状,因名。又祝融城,在府治西,相传祝融氏所居。
  美稷城在府西北。汉美稷县,属西河郡。本治今废胜州西,后汉中平中,以寇乱南徙五百余里,即此城也,寻废。○牧师城,在府西北境,汉边郡皆置牧师苑以养马,此即西河郡牧苑也。或曰:亦在今废胜州境,后汉永元六年,匈奴大帅逄侯叛,南单于师子与汉中郎将杜崇屯牧师城,是也。后亦移置于府境,其地广斥,宜畜牧。宋治平中,崔台符按汾州,得牧地三千二百顷。明年,移沙苑马五百牧于此,即古牧师地矣。
  ○隐泉山府北四十里。山有汤泉,一名汤泉山,或谓之谒泉山。上有石室,相传子夏所居也。俗谓之子夏山,又名卜山。《志》云:山之阳为卜山,山阴为陶山。与太原府文水县接界,今详见文水县。○比干山,在府西北九十里,相传纣使比干筑城于此。
  万户山府西二十里。延袤二十里,高八十丈,平坦可居万户,因名。又柏山,在府西五十里,上多柏树。一名将军山,相传石赵将赵鼎者御敌战死于此,因名。○石室山,在府西三十里,山多岩窟,可居。又府西北三十里有白彪山,其山石壁岩,峰峦耸秀,林木丛茂,泉流飞涌,洞壑层启,村墟联附,为州之胜。相传昔有驺虞见此,亦名驺虞山。
  ○汾水府东二十五里。自太原府文水县流入界,又流经平遥、介休、孝义县,而西南入灵石县境。详见大川汾水。
  文水府东北五十里,亦自文水县流入县境。一名文谷河,亦曰万谷河。至府东十五里,谓之西河泊,亦谓之文湖。《水经注》:文湖东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湖西侧有一城,谓之潴城,潴泽所聚也。盖即水以名城,湖亦谓之潴城泺,其水东入于汾。宋熙宁初,诏复汾州西河泺,泺在城东,周四十里,旧时旱则引以溉田,雨以潴水,兼有菱、芡、蒲、鱼之利,可给贫民。前转运使王氵公废为田,人以为病,至是从御史刘述言,复之,即文湖也。
  禹门河城西十里。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谓之河口,伏流潜注,东入于文湖。相传禹导洪水至此,因名。又有麻屈水,亦在府西十里,平地涌出,灌溉田亩,民赖其利。又原公水,亦曰原公涧,又名壶溪水,源出白彪山麓,沿山南注,至谷口,转折而东,历城东北数十村,溉田万亩,东南注于文湖。《志》云:原公水一名马跑泉,亦曰贺鲁水,相传有贺鲁将军者驻师白彪山,马跑泉涌,因名也。○向阳水,在府西三十里,一名悬泉水,源出向阳峡,下流合于原公水,今涸。又府南十里有清沟水,一名董师河。城北八里有贾家庄泉,亦流合焉,居民引以灌田,下流东注于汾水。
  善利渠在府西南。西山诸泉源会流为渠,东西首尾凡百余里,有灌溉之利。又灵浮泉,在府西南四十里,亦东流合诸山泉,引流溉田。
  ○临汾宫府东十五里。隋大业四年,建以避暑,盖据文湖之胜而为之,亦谓之汾水行宫。
  金锁关府西三十五里。一名向阳峡。岩插天,中断如辟,为汾、石咽吭,汉、晋以来戍守处也。明初置巡司,寻废。隆庆初,增筑关城设兵防御,颇为严固。又黄芦岭关,在府西六十里,置关岭上,凭高为险。宣德四年,置巡司于此。○康家堡,在府东二十里,临汾水上,有康家堡渡,路通平遥县。《志》云:城东有汾阳驿,洪武中置。
  孝义县在府南三十五里。东至霍州灵石县五十里。汉兹氏、中阳二县地。后魏太和十七年,分置永安县,仍属西河郡。北齐省入介休县。后周复置。隋属介州。唐属汾州。贞观初,改县曰孝义,以旌县人郑兴也。五代周显德五年,晋州将李谦溥击北汉,破孝义,即此。宋太平兴国初,改县曰中阳,寻复旧。熙宁五年省,元初复置。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三十里。
  中阳城在县西北,故赵邑。《史记》:赵武灵王九年,秦伐我,取西都及中阳。又惠王十四年,与秦会中阳。亦曰西阳,《秦纪》:惠文王后九年,取赵西阳,即中阳也。汉置中阳县,属西河郡。魏晋因之,永嘉中废。《括地志》云:中阳在隰城县南。
  吴城县西南七十八里。战国时,魏吴起为西河守,筑此城以拒秦,因名。近时贼据吴城,从向阳峡窥汾州,即其处也。又虞城,在县东北十里。又有虢城,在县北十里,俗讹为瓜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居之,因名。魏收《志》:定戎郡,永安中置,治吴城,即此城也。○鱼城,在县北十九里,或云:后魏末,六镇扰乱,置城于此为戍守处。又有东多城,在县北二十里。魏收《志》:永安中,置真君郡,治东多城,是也。又团城,在县西北十八里。旧《经》云:团城,后魏孝昌中所置。魏收《志》:武定四年,置武昌郡,治团城。
  六壁城县西南十五里。《后魏书》:太平真君五年,讨胡贼于六壁。《水经注》:胜水东经六壁城,南魏朝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太和中罢镇,置西河郡。《志》云:六壁者,县所辖贞壁、贾壁、白壁、许壁、柳壁并六壁为六也。魏收《志》:永安中,置显州,治六壁城,领定戎、建平、真君等郡,又领瓜城、东多城、团城等三城。瓜城,即定戎郡治也。后周省。唐为府兵所居,曰六壁府。
  ○狐岐山县西北八十里。《禹贡》:治梁及岐。孔氏以为岐,狐岐山也。盖洪水怀襄大河,泛滥至此山下云。一名薛颉山,胜水出焉。○白雀山,在县西八十里,峰峦高峻。又县西一百六十里有上殿山,高峻为汾、隰诸山之冠。
  雀鼠谷《冀州图经》:谷在县南二十里,长一百一十里,南至临汾郡霍邑界,汾水流经谷内,即《周书》调鉴谷云。今详介休县。○安生原,在县南十里。旧《经》: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者,惟安生原耳。
  ○汾水县东二十里。自汾阳县流入,与介休县接界。《志》云:县东三十里汾河上有比干台,纣遣比干于驺虞山筑台避暑,此其遗迹云。
  胜水在县南二里。源出狐岐山,东南流,至县西十里,曰胜水陂。亦曰元象泊,以昔有里人元象者有孝行,躬耕于此而名。县境之水,汇于此陂,又东注于汾水。《志》云:胜水一名孝水,在县西十五里。○义水,在县北十五里,亦出狐岐山,东流经此。一名行春川,流入汾阳县境,分为善利、得利、分利、丰义、紫金五渠堰,共溉田数百顷。又东入于汾。县名孝义,以此二水也。
  土京水出县西南十五里土京谷,一名西阳水。《水经注》:胜水东合阳泉水,水出西山阳,东经六壁城北,又东注于胜水,即此水也。又左水,在县南二十里,一名贾愿水,今涸。又板谷水,在县西北二十八里,东流入胜水陂。
  白龙渠在县西二十里白壁关,居民引以溉田。又有三泉,在县西二十八里,东流入板谷水,溉田可十余顷。○普济渠,在县南十五里。《志》云:县西七十里有玉泉山,泉如漱玉,引流溉田,即普济渠也。又润民渠,亦在县南。自县西引胜水,灌附郭诸村田,民赖其利。
  ○温泉镇县西九十里,即隰州之废温泉县也。《志》云:其地有高唐山,温泉出焉。镇南通吉、隰诸州,北连宁乡、永宁之境,为往来襟要,有巡司戍守。
  平遥县府东八十里。东至太原府祁县五十里。汉平陶县,属太原郡。本在今太原府文水县界,后魏移置于此,改曰平遥,仍属太原郡。隋属介州。唐属汾州。宋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五十八里。
  ○京陵城县东七里。即春秋之九原也。《国语》: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胡氏曰:原当作京。汉置京陵县,属太原郡。《水经注》曰:其故京尚存、汉初增陵其下,故名。魏、晋因之,后废。唐置京陵府,以居府兵。杜佑曰:隰城有汉京陵城,误也。又清世城,在县南,隋开皇十六年,析平遥县置清世县,属介州,大业初废。
  中都城县西十二里,西南至介休县五十里。《春秋》:昭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战国时属赵,亦谓之西都。《赵世家》:武灵王九年,秦拔我西都。汉置中都县,属太原郡。文帝为代王,都中都,即此城也。后汉亦曰中都县。晋属太原国。永兴初,刘渊遣别将寇太原,取中都。后魏省入邬县,而别置中都县于榆次。《水经注》有婴侯水,径中都县南,俗谓之中都水,又至邬县。魏收《志》邬县有中都城。《括地志》中都城在平遥县西南十二里。是也。○羌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志》云:汉建安中,筑此以居羌人。又思归城,在县东三十里,刘渊攻刘琨于太原,筑垒拒守,因思归而夜遁,故名。
  蔚州城县西北二十五里。后魏末,侨置蔚州,于邬县界。后周废入平遥。《城冢记》谓之屈顿城,昔汉武帝于汾堤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水泛溢废坏。后魏于其地侨置蔚州,今城址犹存。○青城,在县东二十里。又有亭冈城,在县南二十八里,下有亭冈水。或曰皆后魏所置也。又来城,《城冢记》:在县西二十三里。相传后汉来歙所筑。
  ○超山县东南四十里。一名过山,以高耸超过群山而名。又麓台山,在县南四十里。《尔雅》:山足曰麓,土高曰台。一名蒙山。又名谒戾山。《山海经》:谒戾之山,婴涧水出于其阴,是也。
  ○汾水县西五十里,与汾阳县接界。县境诸水,悉流入焉。○中都水,出县东二十里中都谷横岭下,西流合原祠水,经城南,入邬城泊。亦名城东水,以成化中泛涨北流,经县城东,而西入于汾也。今有中都堰,在县东南一里。又原祠水,在县东南十五里,平地涌出,灌溉民田百顷,合中都水以入于汾原,上有祠,因名。
  卤涧水出县东南二十里之朱坑,流经县东,分为二十四池,灌溉民田。又婴涧水,在县东三十里,亦流合中都水入汾。又亭冈水,在故亭冈城南。《志》云:源出亭冈谷,流合邬城泊。○张赵泊,在县西北三十里,一名壤公泊。又邬城泊,在县南,与介休县接界,又东接祁县昭余祁薮,亦谓之邬泽云。
  ○普同关在县南五十里普同谷口。东南接绵上关,达沁源县,西抵关子岭,南入岳阳县,为往来要地。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
  介休县府东南七十里。东北至太原府祁县九十里,北至文水县八十里。晋大夫士弥牟邑。秦置介休县,以介山为名。汉属太原郡。晋属西河国。后魏仍属西河郡。东魏析置平昌县,兼置定阳郡。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故县省入平昌。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又改平昌曰介休。义宁初,复置介休郡于此。唐初又改为介州。贞观初,州废,以县属汾州。宋因之。今城周八里,编户四十五里。
  ○介休城在今县东南十五里。汉县治此。后周建德五年,自平阳进攻晋阳,周主邕与宇文宪会于介休,即此。今城东魏所置平昌县也。隋改置介休于平昌,故城遂废。
  邬城县东北二十七里。春秋时晋邑,魏献子以司马弥牟为邬城大夫。《史记》:曹参从韩信击赵相夏说于邬东,大破之,又围赵别将军于邬城中。汉置邬县,属太原郡。晋及后魏因之。北齐废。《志》云:故邬城历、隋唐至宋,始圮于水,城北接文水,东接祁县境。
  随城《地志》:在县东。春秋时晋邑也。隐五年,曲沃庄伯伐翼,翼侯奔随,后为士会食邑。又平周城,在县西四十里。《十三州志》:战国时魏邑也。梁襄王十三年,秦取我曲沃、平周,即此。汉置平周县,属西河郡。后汉因之。晋省。又《郡志》云:县东四十五里有武城,秦遣武安君白起伐赵,经此,因名。今有武城水。○板桥城,在县西北十八里。《郡国志》:刘渊击刘琨于此,其城阻水,以板桥为渡,因名。又开远府,在县西北八里,华夏府在县东北三十里,皆唐置,以居府兵。
  ○介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介美,以介子推隐此也。山南跨灵石,东跨沁源,盘踞深厚。亦曰绵山。亦曰绵上。晋文公求介子推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是也。又襄十三年,晋侯于绵上以治兵。二十九年,齐高竖奔晋,晋城绵而旃。今亦曰横岭。又忌阪,在县西南十二里,相传子推被焚处也。○洪山,亦在县东南二十里,石洞水出其下。《志》以为狐岐山也。
  天峻山县东南十五里。以高峻入云而名。又蚕簇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势极高,形如蚕簇。又抱腹岩,在县西南四十里,群峰回绕,涧水环流,石梯峻险,松柏交加,形如抱腹,因名。
  雀鼠谷县西南二十里。《水经注》:汾水南过冠爵津,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皆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六丈,上带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鲁般桥。盖古之津隘,今之地险也。后周建德五年,周主邕攻晋州军于汾曲,分遣宇文宪将兵守雀鼠谷。隋大业十二年,太原留守李渊破贼甄翟儿于雀鼠谷。十三年,李渊起义兵,由西河入雀鼠谷。唐武德三年,刘武周陷介州,唐将姜宝谊等战于此,兵败被擒。既而世民击武周,追破其将宋金刚,宿于雀鼠谷西原。又开元十一年,北巡并州,经雀鼠谷。谷盖当往来之要路。
  东谷县东南四十里。四围皆山,中有石磊,横空数仞,周广三里,岩顶有泉,倒流如瀑布,谓之悬泉,流为白牛泓,浚深莫测。又有黑龙池,水色常黑,其下流皆注于汾河。○西谷,县东南二十里,有西谷水,东谷之水流合焉。又有沂阳谷,在县西四十里,有沂阳水,东流入于汾水。
  度索原在县东南介山下。唐初裴寂攻刘武周将宋金刚于介休,寂军于度索原,营中饮涧水,金刚绝之。士卒渴乏,寂欲移军就水,金刚纵兵击之,寂失亡略尽。○千亩原,在县南,亦曰千亩聚。周宣王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又晋穆侯十年,战于千亩,有功。杜氏曰:其地在介休县。
  ○汾水县西二十里。《志》云:县西北五十里有大宋渡,亦汾河渡口也。南流二十余里,为小宋曲。又南流与孝义县接界,县境诸水,悉流入焉。○谢谷水,在县西南十里,源出谷南磨子沟,平地涌出,大小十数泉,流入谷中,灌十余村田,至小宋曲,北入汾。
  洪山水县东南二十里。一名石洞水,源出洪山,或谓之胜水。四泉并发,四时不竭。宋文彦博引为东中西三渠,灌自城以东数村之田,凡九十余顷。西北流注于汾。又三道河,在县东北六里,平地出泉,分流为三道,下流入汾。又珞石涧,亦在县东南二十里,源出绵上箭杆岭,下流入于汾,今涸。
  邬城泊县东北二十里,与平遥县接界。流合中都水,注于汾河,或谓之蒿泽。隋仁寿初,汉王谅以赵子开败于高壁,大惧,自将众十万拒杨素于蒿泽,既而退守清源。高壁见灵石县。○小桥泊,在县东北十八里,亦西入汾河。又龙泉,在县西南二十里,平地涌出,北流入汾。又有灰柳泉,在县东二十里石洞村,引渠灌田,西北入汾。
  ○子岭关县东南六十里。路出沁源县,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张难堡,在县北,昔人筑堡自守处也。唐初世民败宋金刚于介休,追数十里,至张难堡,是也。
  石楼县府西南二百里。南至隰州九十五里,西至陕西清涧县百八十里,西北至陕西绥德州黄河岸九十里,西南至隰州永和县百二十里。汉西河郡土军县地,后汉省。后魏太平真君中,置岭西县,属吐京郡。太和二十年,改县曰吐京。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为石楼县,属隰州。唐初于县置西德州。贞观初,州废,县属东和州。二年,州复废,县仍属隰州。宋以后因之。万历二十三年,改今属。今城周一里九十六步,编户十三里。
  ○土军城县西三十里。汉县治此。高帝十一年,封宣义为侯邑。又武帝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后汉废。亦曰吐京城,音讹也。晋义熙九年,吐京胡与离石胡出以眷叛降夏王勃勃,勃勃因置吐京护军于此,后魏将娄伏连袭杀之。宋元嘉二十二年,魏主焘如上党,西至吐京。又萧齐建武三年,后魏吐京胡反,旋击平之。《寰宇记》:城在团圆山下,其城圆而不方,俗谓之团城。隋迁今治。
  长寿城县东五里。《旧唐书》:武德初,置长寿县,属西德州。贞观初,县废,谓之长寿村。五代周广顺初,北汉刘承钧自攻晋州,不克,移军隰州。隰州将孙继业迎击之于长寿村,败之,即此。《寰宇记》:县北六里有夷吾馆,即晋公子夷吾所居也。后魏孝文置长寿县于此。《志》云:夷吾馆在县东二十五里。○临河城,在县东六十里,唐初置临河县,属西德州,贞观初废。或以为后周所置,误也。
  ○团圆山县西北三十里。山顶高而状圆,因名其山。东西长一百八里。有小蒜谷,胜水泉出焉,北流六十里入黄河。又有百泉谷,在山之分水岭下,泉约百余派,西流八十里入黄河。○翠金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台骀山,上有台骀神庙。
  石楼山县东南六十里。蒲水出焉,流入隰州界,隋以此山名县。○龙泉山,在县南,接隰州界。《水经注》:龙泉出吐京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亦名屈产泉,即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者。《志》云: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又黄云山,在县东六十里,与县东南牛心山相接。
  ○黄河在县西百里。从宁乡县流入界,过上平关,又南入隰州永和县界。
  土军川在县西五十里。源出团圆山。有土军谷,亦曰吐京谷,西达于大河,县境诸水,悉流合焉。或讹为统军川。后周主邕建德五年,自将攻晋州,分遣达奚震守统军川,即此。
  ○上平关县西北九十里,下临黄河,路出陕西绥德州。五代梁开平二年,李茂贞遣延州帅胡敬璋攻上平关,为梁将刘知俊所败,即此。向有巡司戍守。
  永宁关县西七十五里,下临黄河,路通陕西青涧县。又窟龙关,在县东北六十里,东接孝义县,南接隰州,北抵宁乡县。二关明初俱置巡司戍守,今革。
  临县府西北二百里。北至陕西吴堡县三十里,东北至岢岚州兴县一百八十里。汉离石县地,属西河郡。后周置乌突县,兼置乌突郡治焉。隋郡废,县改曰太和,属石州。唐初改为临泉县,置北和州治焉。贞观三年,州废,仍属石州。宋初因之。乾符三年,改属晋宁军。金仍属石州。元中统二年,改属太原府,三年,升为临州。明初改曰临县,仍属太原府,万历中改今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修化城在县南。后周置窟胡县,兼置窟胡郡治焉。隋初郡废,改县为修化,属石州。唐省。又县东南有庐山废县,亦后周置,大业初,并入修化县。
  ○连枝山县东七十里,枝脉蔓衍,连接群山。亦谓之磨盘山,《志》云:山周六百余里,近时官军逐贼于此,贼据险拒守,官军不能克。又黄云山,在县东北三里,榆林河出焉。
  车突谷在县东北。《志》云:后周置乌突县,盖以车突谷而名。北魏孝文太和二十年,吐京胡反,汾州刺史元彬遣军击破之,追至车突谷,又破之,即此。
  ○黄河县北二十里。自岢岚州兴县界流入,又西南入永宁州境。○榆林河,在县东北,源出黄云山,下流入于黄河。又有临泉水,在县治北,亦流入于大河。
  ○克胡寨县西北百二十里。黄河东岸,路通陕西葭州。古置浮梁,今以舟济。金大定中,筑城屯兵于此,以防夏人。元废。明洪武五年,置巡司。其南二十余里有曲峪村渡,又南三十里有郭家塔渡,南四十里有堡子峪渡,俱通葭州。又南十二里有索达安渡,路通陕西吴堡县。
  附见:
  汾州卫在府城内。本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四年建。弘治五年,升为卫。
  永宁州府西北百六十里。南至平阳府隰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陕西绥德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太原府岢岚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三百九十里。
  春秋时白翟地《齐语》:桓公西征,攘白翟之地,至于西河。即州境也。战国初为赵之离石邑,后为秦、魏二国之境。秦属太原郡。两汉属西河郡。晋属西河国。刘渊倡乱于此。后赵石勒置永石郡。后魏为离石镇。北齐置怀政郡,兼置西汾州。后周改离石郡,又改西汾为石州。隋初,郡废州存,炀帝又改为离石郡。唐复为石州。天宝初,曰昌化郡。乾元初,复故。宋因之亦曰昌化军。金属太原府。元仍属太原路。明洪武三年,以州治离石县省入,仍曰石州,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永宁州编户四十里,属汾州府,领县一。今因之。
  州重山合抱,大川四通,控带疆索,锁钥汾、晋,诚要区也。《边防考》:州西逾黄河,即延、绥边地,北边偏、老,最属要冲,而黄芦岭尤为险阻。明嘉隆之间,往往被寇,州境为其蹂躏,防维切焉。今四方无虞,州日益蕃庶,化理之隆,安得不推所自欤?
  ○离石废县今州治,战国时赵邑也。周赧王三十四年,秦取赵蔺离石,此即离石地。汉置县,属西河郡。汉初破匈奴,追至离石,匈奴复聚兵楼烦北,是也。武帝封代共王子绾为侯邑。后汉为西河郡治。《东观记》:西河郡治平定县,离石在郡南五百九里。永和五年,以匈奴寇掠,徙郡治离石。晋亦曰西河国治,永兴初,为刘渊所据。石赵置永石郡于此。后魏太和二十年,北巡,还至离石,置石城县,属伍城郡。高齐置昌化县。后周改为离石。隋以后因之。明初省州城。景泰元年,因故城修筑,周九里有奇。
  定胡城州西二十里。本汉离石县地,后周置定胡郡及县。隋初郡废,县属石州。唐武德三年,置西定州于此。贞观二年州废,县仍属石州。宋因之。大观二年,改属晋宁军。金仍属石州。明昌六年,改为孟门县。元废。又孟门城,在定胡废县西。唐贞观三年,分定胡县地置孟门县,七年省。○方山城,在州西北七十里,隋义宁初,置方山县。唐武德二年,置方州。贞观三年,州废,县仍属石州。宋因之。《金志》:贞三年,徙县于积翠山。山盖在故县北。元省。《郡志》云:方山城在州北百四十里。
  蔺城在州西,战国时赵蔺邑也。《赵世家》:成侯三年,魏败我蔺。武灵王十三年,秦拔我蔺。又武灵王曰:先王取蔺、郭狼。郭狼即皋狼矣。汉置蔺县,属西河郡。武帝封代共王子罢军为侯邑。后汉因之。魏废。○皋狼城,在州西北。《史记·赵世家》: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索隐》谓居以皋狼之地也。汉置皋狼县,属西河郡,武帝封代共王子迁为皋琅侯邑于此。狼讹作琅。后汉亦为皋狼县。魏废。
  罗城在州北。汉县,属西河郡,后汉废。永和六年,匈奴引乌桓作乱,使匈奴中郎将张耽等率鲜卑到城,击乌桓于通天山,大破之。胡氏曰:城即罗城,通天山即岢岚州兴县之石楼山。
  左国城州东北二十里。晋时匈奴左部所居城也。《载记》:后汉建武初,南单于入居西河之美稷。今离石之左国城,单于所徙庭也。晋成都王颖拜刘渊为北单于,渊自邺还至左国城,继而自离石徙都焉。杜佑曰:离石有南单于庭左国城。○庐城,《寰宇记》:在州治东二里,晋刘琨所筑,以攻刘曜,遗址犹存。
  ○吕梁山州东北百里。《禹贡》:治梁及岐。孔氏曰:梁,吕梁山也。《吕氏春秋》: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是也。俗名积山,与太原府交城县接界,东川河出焉。○方山,在州北故方山县界,县以此名,文水出焉,流入太原府交城县。又州境有步佛山。宋初,王忠植以河东步佛山忠义士复石、代等十一州,授河东经略安抚使,是也。
  赤山州东北三十里。亦曰赤岭。高欢遣窦泰自晋阳袭尔朱兆于秀容,兆走,追破之于赤岭,是也。亦曰赤冈,王象之曰:离石山,一名胡公山,又为赤洪岭,故离石水亦名赤洪水。○仙洞山,在州西南五十里,一名白马仙洞,洞深远,中有龙渊。又乌岩山,在州西南二十里,下有乌岩泉。《志》云:州北二十里又有三阳云凤山。
  黄栌岭在州西北八十里。高齐天保三年,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社平,《齐记》作社子,盖在今朔州之废武州界。又《斛律金传》黄栌岭在乌突戍东,盖与今临县接界。亦作黄芦岭。今为戍守要地。
  ○大河州西百十里。有官菜园渡,路出陕西绥德州。《志》云:大河自临县流入界,又南入宁乡县境。
  东川河在州东北。发源积山,流经州城西北,合于北川河。又北川河,在州城西,源出赤岭,流合于东川河,并流而西南入于黄河。○赤水,在州西北方山废县境,即离石水也,源出赤岭,东南流合于东川河。
  虎泽在州北。《汉志》注:罗县西北有武泽,即虎泽也。又故美稷县亦有虎泽,今详见榆林卫。○青龙泉,在州西六十里,平地涌出,西流入黄河。
  ○孟门关州西四十里。隋置,其地险固。《通典》:后周定胡郡盖置于此。《州志》:关在州西百二十里,故孟门县也。元废,置离石巡司于此,城垣庐舍,不减于旧。今为孟门巡司。又有赤坚岭巡司,明洪武三年置,亦曰赤洪岭,在州北百八十里。
  永安镇在州城内。《唐志》:大历中,置镇将于石州,以绥御党项。《会要》:党项部落,曰野利越诗、野利龙儿、野利厥律儿、黄野、海野等,居庆州号东山部,夏州号平夏部。代宗永泰后,皆徙石州,因置镇以统之。
  宁乡县州西南五十里。南至石楼县百二十里。后周析置平夷县,属离石郡。隋、唐属石州。宋仍旧。金改曰宁乡。元初,属太原路。至元初,改属石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宁乡城在县东。后周置宁乡县,属离石郡。隋大业初,并入离石县。
  ○楼子台山县东南三十里。山势危耸,状若层楼,因名。其顶有刘公洞。又仙明山,在县南十里,下有仙明洞。又县南二十里有屏风山。○卧龙冈,在县城东,高里许,形如卧龙,北自州界迤逦而东,抵汾州界,盘踞五十余里。
  ○黄河在县西百五十里,有三交口渡,路出陕西绥德州,南流入石楼县界。
  清水县南三十五里。北流经州西南十里,合东川水入黄河。又车辙泉,出县南三十五里车辙山下。县东南三十里又有蕉泉,出蕉山,下流合车辙泉,民多引渠灌田,西北流入州界,合于清水。亦谓之南川河。
  ◇潞安府东至河南彰德府三百里,南至泽州一百九十里,西至平阳府三百九十里,西北至太原府四百五十里,北至辽州二百四十三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南京二千二百六十里,至京师一千三百里。
  《禹贡》冀州地。商周时为黎国《书》曰:西伯戡黎。春秋时黎为狄所灭。《诗·卫风·式微》:黎侯失国,而寓于卫也。《左传》:晋伯宗数狄罪曰,夺黎氏地也,后为赤狄潞子国。晋灭之,其地入于晋。战国初为韩之别都,后属赵。秦取之置上党郡《秦纪》:昭襄四十七年,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白起破赵于长平。明年,尽有韩之上党。又《战国策》谓为两上党者。王氏曰:以地在韩、魏间,犹安邑近韩,而云韩安邑也。两汉、魏、晋皆因之。后魏亦曰上党郡。后周兼置潞州。隋郡废州存,炀帝复曰上党郡。唐复曰潞州武德二年,置总管府。九年,改曰都督府。贞观八年,曰大都督府。十年,仍曰都督府。十七年,罢。开元十七年,以龙潜于此,复置大都督府。天宝初,曰上党郡。乾元初复故,寻置昭义军节度先是至德初,置上党节度,寻曰泽潞节度。大历十年,始有昭义之名。今详见州域形势说。五代梁改匡义军,唐曰安义军《五代史》:梁龙德二年,晋王存勖改昭义为安义,时李嗣昭子继韬为节度,为避父讳也。明年,李继韬降梁,改曰匡义。是年唐灭梁,仍改曰安义,长兴初复为昭义,晋复曰昭义军天福五年,割辽、沁二州属昭义。明年,二州复还河东。宋仍为潞州亦曰上党郡昭义军,太平兴国初,改军号曰昭德。崇宁三年,升为隆德府。金复为潞州。元初亦曰隆德府,寻复为潞州,属平阳路。明初洪武二年,以州治上党县省入。九年,直隶山西布政司。嘉靖八年,升为潞安府,领县八。今仍为潞安府。
  府据高设险《志》云:郡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为两河要会,自战国以来攻守重地也。周最曰:秦尽韩、魏上党、太原。秦地天下之半也,制齐、楚、三晋之命。荀子曰:韩之上地谓上党之地,方数百里而趋赵,赵不能凝也凝,犹当也,故秦夺之。汉初韩信收上党,乃下井陉。东汉初,冯衍遗上党守田邑书曰:上党四塞之固,东带三关《汉志》:上党郡有上党、壶口、石陉三关。晋太和四年,燕皇甫真告其主炜曰:苻坚有窥上国之心,洛阳、太原、壶关,皆宜选将益兵,以防未然。盖洛阳、太原,邺都之外屏,而壶关则肘腋之备也。时申绍亦言:宜移戍并土,控制西河,南坚壶关,北重晋阳,西寇来则拒守,过则断后。炜皆不用。既而苻坚命王猛伐燕,谓猛曰:当先破壶关,平上党,长驱趋邺,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时燕都在邺。唐李抱真曰:山东有变,上党常为兵冲。杜佑曰:上党之地,据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杜牧曰:泽、潞肘京、洛而履河津,倚太原而跨河、朔,语其形胜,不特甲于河东一道而已。五代梁围潞州,晋王存勖曰:上党河东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宋靖康初,粘没喝围泽州,种师中请由邢、相邢,今直隶顺德府。相,今河南彰德府间,捷出上党,捣其不意。王应麟曰:上党于河北常为兵冲者,以东下壶关,则至相州,南下太行,则抵孟州也。明初定山西,亦由泽、潞而北。上党诚自古必争之地矣。
  长治县附郭。汉壶关县也。隋置上党县,潞州治焉。唐、宋因之。明初省。嘉靖八年,改置今县。编户一百七十里。
  ○壶关城今州治。汉置壶关县,属上党郡。晋因之。魏收曰:秦上党郡治壶关,汉治长子,董卓又移郡治壶关。慕容氏时,郡尝治安民城,后复治壶关。后魏时,移县治于颖阳冈上。隋改置上党县于此。《上党记》:曹公围壶关,起土山于城西,城内筑界城以遮之。今城内有子城,周围三里一十步为郡治。《旧唐书·田悦传》:马燧等师自壶关东下,收贼芦家寨。又城西南隅有古塔,其址即晋潞州节度使李嗣昭所筑夹寨,以御梁师者。《五代史》:梁开平初,遣李思安围晋李嗣昭于潞州,思安筑重城,内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谓之夹寨,盖嗣昭亦于城内筑寨御之也。明年,晋王存勖破夹寨,潞州之围遂解。后唐同光二年,潞州牙将杨立作乱,既而平其城。天成中,始复葺治焉。潞州城池高深,毁后,非复旧观矣。明初洪武三年,因旧土城改筑砖城,周十九里有奇,门四。
  ○壶关山府东南十三里,延袤百余里,东接相州。崖径险狭,形如壶口。《春秋》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八邑,壶口其一也。《汉志》上党郡有壶口关,盖置于此。建安八年,并州刺史高闻曹操讨乌桓,复举兵并州,守壶口关。十一年,操围壶关,壶关降。晋永嘉二年,并州刺史刘琨使上党太守刘帅鲜卑攻壶关,刘渊将綦毋达败遁。明年,渊遣王弥、刘聪、石勒等攻壶关,刘琨遣将王肃等救之,败没。既而刘聪等破屯留、长子,刘遂以壶关降。太和五年,秦王猛伐燕,攻壶关,克之,执上党太守慕容越,燕大震。太元十年,秦幽州刺史王永为后燕将王佐等所攻,弃箕城奔壶关。十九年,慕容垂灭西燕,遣慕容农出壶关,是也。亦谓之崞口。唐天宝末,李萼说平原太守颜真卿,欲开崞口出程千里之师。建中二年,田悦以相魏叛,贝州刺史邢曹俊谓悦曰:今置万兵于崞口以遏西师,则河北二十四州,皆为尚书有矣。既而田悦围临,河东节度马燧、昭义节度李抱真救之,合兵东下壶关,军于邯郸。《图经》:壶口东出相州滏口,谓之崞口,地形险要,自昔为噤喉之地。是也。又大顺初,潞州降于朱全忠,李克用遣兵围之,全忠使骁将葛从周将千骑潜自壶关夜抵潞州,犯围入城。又光化二年,河东将李嗣昭攻潞州,汴将贺德伦弃城遁,趣壶关,河东将李存审伏兵邀击,杀获甚众。《志》云:壶关山在今壶关县西北二里,山形似壶,古置关于此而名。
  柏谷山府东北十三里。山多柏树,一名百山。俗传神农尝谷处,有百谷泉。《志》云:岩壑绝胜,与太行、王屋相连。○五龙山,在府东南二十里。《寰宇记》:本名上党山,西燕慕容永时有五龙见山上,因名。山多松柏,森茂干霄,为郡之胜。又雄山,在府东南六十里,视诸山为雄长,因名,淘水出焉。
  白田原在府西北。《载记》:晋永嘉二年,刘渊使其子聪攻壶关,命石勒为前锋,并州都督刘琨遣护军黄秀等救壶关,勒败秀于白田,杀之,遂陷壶关。白田,一作封田。黄秀,《通鉴》作王肃。
  ○潞水府西南二十里,即浊漳水也。《周礼·职方》:其川漳,其浸汾、潞。阚る曰:潞水即漳水,源出长子县发鸠山,东北流,经府境,入襄垣县界。后汉初平二年,袁绍屯河内,何进故部将张燕与南单于於扶罗自上党归之,屯于漳水。晋太和五年,秦王猛与燕慕容评相持于上党,慕容评鬻水与军,人,绢一匹,水二石,即此矣。详见直隶大川漳水。
  故城水府西南十六里。北流二里,合石子河,西流入浊漳水。○淘水,在府东南八十里,源出雄山,流与八谏水合。又八谏水,在府南六十里。其地有八谏山,水出山下。相传赵括将八人谏括,不听,自刎于此,因名。其水亦西流,入长子县界,会于浊漳水。又有鸡鸣水,出府东八十里之鸡鸣山,流入于八谏水。黎水,出府城西南三十五里之黎侯岭,流合于故城水。
  西涧在府西。刘渊遣石勒、刘聪攻壶关,聪败刘琨将韩述于西涧,勒败王肃于封田,遂克壶关。胡氏曰:西涧、封田,皆在壶关东南。似误。○龙潭,在府西三十里,亦名金龙池,渊深不可测,亦流入于漳水。
  ○壶关见上壶关山下。《汉志》上党郡三关之一也。○桃花寨,在府西南,近时官军尝击贼于此。
  黎亭在府西南三十五里黎侯岭上。相传黎侯所筑。应劭曰:黎亭,黎侯国也。晋永兴二年,刘渊以离石大饥,徙屯黎亭,就邸阁。或曰即此,疑误。○裴村,在府西北五里,唐会昌五年,昭义帅卢钧发兵戍振武,饯之于裴村,潞卒作乱,钧奔潞城,是也。
  太平驿府西北八十里。唐置,五代周显德二年,北汉入犯,昭义节度李筠拒之,壁于太平驿,遣将穆令均逆战于梁侯驿,是也。又府西有龙泉驿,以龙潭水而名,亦唐置。会昌三年,刘稹以泽、潞畔,朝廷敕使至,镇将郭谊盛兵陈龙泉驿为迎候,即此。又城南有龙泉桥,或谓之金桥。《唐志》:金桥在州南二里。
  梁侯驿府西北百十里,五代周显德初,北汉合契丹兵入犯,遣其将李存瑰自团柏进攻晋州,又自团柏南趣潞州,进屯梁侯驿,昭义帅李筠拒之,遣其将穆令均逆战于梁侯驿,而自帅大军屯太平驿,既而令均前进,遇伏败死,筠遁归上党。宋白曰:梁侯驿在团柏南,太平驿西北。团柏,见太原府祁县。
  长子县府西南五十里。东南至泽州高平县八十里。周初,史辛甲所封地也。晋为长子邑。汉置县为上党郡治。晋属上党郡,后为慕容永所都。后魏仍属上党郡。北齐县废。隋开皇九年,置寄氏县。十八年,改为长子县,属潞州。唐以后因之。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九十三里。
  ○长子城在县治西南。晋邑也。《左传》襄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后为赵地,智伯攻赵,襄子将出,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后又属韩。《赵世家》:成侯五年,韩与我长子。是也。汉置县治此。后魏永安二年,元颢自梁入洛,魏主北走,尔朱荣驰见魏主于长子,即日南还,是也。《唐十道图》:长子城,丹朱所筑。丹朱,尧之长子,因名。亦曰丹朱城。
  乐阳城县西南三十里。后魏末析长子县置乐阳县,属上党郡,北齐废。今名乐阳村。又神农城,《后魏风土记》云:在县东南五十六里羊头山下,有神农泉。又有关,即神农得佳处。应城,在县东南四十里。魏收《志》长子县有应城,又有倾城及幸城。倾城,今见沁州断梁城注。
  ○羊头山县东南五十六里。以形似名。后汉安帝永初五年,羌寇河东,任尚击羌于上党羊头山,破之,是也。又紫云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与壶关山相接。又东南十里为庆云山,相传尧时五色庆云见此,因名。○梁山,在县东二十里,梁水出焉。又伞盖山,在县西南五十里,远望峰峦如盖伞,盖水出焉。
  发鸠山县西五十里。《山海经》:发鸠之山,漳水出焉。《水经注》:浊漳水出麓谷,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志》云:麓谷在县城西,有大道入壶口关,东出达襄国,西登奚斯巨岭以达河东,径阻千里,亦谓之长子西谷。唐大顺初,朝廷讨李克用,以孙揆镇昭义,河东将李存孝伏兵于长子西谷中,揆至,突出擒之,即此。○刁黄山,亦在县西五十里,亦曰刁黄岭。刁,一作雕。唐会昌三年,刘稹以泽、潞叛,使其将李佐尧守雕黄岭以拒官军。大顺初,河东将李存孝擒孙揆于长子西,追击余众于刁黄岭,尽杀之。即此。《志》云:山多杂木,与发鸠山相接。
  江猪岭县西南四十里,与长平关相近。由岭路达雕窠岭,皆险隘处也。五代梁开平初,围晋潞州,别将尹皓攻晋江猪岭寨,拔之。周显德初,与北汉主相距于高平,命李彦崇将兵守江猪岭,遏北汉主归路,彦崇擅引还,北汉主果自其路遁去。又雕窠岭,亦在县西南。五代周显德初,北汉主败于高平,引百余骑由雕窠岭遁归,宵迷误之晋州,复仓皇北走,仅得入晋阳,是也。胡氏曰:江猪岭在泽州高平县西北。盖自岭而南,即高平界也。
  ○浊漳水在县南五里。源出发鸠山,流经此,又东北入长治县界。《志》云:发鸠山下有灵湫泉,盖即浊漳水之源也。○蓝水,在县东北十九里,出屯留县盘秀山,东南流经此。又东北经长治县西南二十里而入于漳水。《志》云:蓝水下流入于沁源县。误也。
  梁水县东二十里。源出梁山,东北流,入于长治县界,合于漳水。又伞盖水,出伞盖山下,亦东北流,入于漳水。又尧水,在县西南十三里,出西山下,东北流,合梁水入于漳水。○秦水,源出县西方山,流入泽州沁水县界,即秦川水之上源也。
  ○长平关县南四十里。又南去高平县四十五里,即秦白起坑赵卒四十万处。隋置关,唐因之。《志》云:长平关即江猪岭,上有石如猪也。《图经》云:关盖置于武纥岭,秦、赵战于长平,赵兵败,秦白起逐之至此岭,北去县四十五里。又县西北二十里有漳泽驿,自长平北出之道也。
  屯留县府西北五十五里。又西北至沁州百六十里。春秋时晋纯留邑。汉置屯留县,属上党郡。后汉、魏、晋及后魏皆因之,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潞州,唐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纯留城在县东南十里。春秋时潞子国,亦赤狄种也。宣十六年,晋人灭留吁,遂为晋邑,谓之纯留。襄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孙蒯于纯留。又三家分晋,徙靖公于纯留。《战国策》:张仪劝秦伐韩曰,断屯留之道。即纯留也。《竹书》: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尚子,即长子。《秦纪》:始皇八年,王弟长安君成乔将军击赵反,死屯留。汉置县于此。晋亦曰屯留县。永嘉三年,刘渊遣子聪攻壶关,取屯留、长子。唐武德五年,自霍壁移今治,或以为故城亦兼霍壁之名。又蒲{羽高}城,一作蒲高城。其地在纯留故城南,亦赵邑也。始皇八年,将军壁死,卒屯留,蒲反,即此。或曰:古纯留城,在今县西十里之平村,一名卞和庄。
  余吾城县西北十八里。春秋晋余吾邑也。汉置余吾县,属上党郡。后汉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为侯邑,后省。五代梁攻晋潞州,晋兵屯余吾寨以救之。盖于故城置寨也。今为余吾驿。○奇氏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汉县,属上党郡。奇一作倚。晋省。后魏景明初,改置寄氏县,仍属上党郡,北齐废。
  ○三山县西北三十五里,有三峰高峻。《尚书》汤伐三,或曰即此。俗传为羿射九乌之所。一名麟山。下有三水。盘秀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岩岫盘曲,孤峰秀挺,亦名盘石山。蓝、绛二水,皆出于此。又西南十里有霜泽山,其山高寒霜早,故名。又疑山,《志》云:在县南九里。后魏孝文帝幸潞,见此山有伏龙,疑而不进,因名。
  ○绛水在县治北。《通典》:绛水出鹿渎山。《志》云:鹿渎山即盘秀山也。东北流经此,又东南流入长治县界,至潞城县境,合于漳水。又蓝水,亦出盘秀山,东南流入长子县界。○蒲谷水,出县西三十里蒲子谷,东南流,合于绛水。《志》云:县东北二十里有积石谷,积石水出焉。又有高丽水,出县西七十里之高丽村。霜泽水出县西南霜泽山,俱流入绛水,以达于漳河。又八孔泉,在县西南八十里,有八泉自平地涌出,东流注于绛水。
  ○高河壁在县东南。高河,即绛河也。朱梁开平初,围晋潞州,晋将周德威壁于高河,梁兵击之,大败。又后唐末,契丹及石敬瑭败唐兵于团柏谷,进趋潞州,赵德钧及子延寿迎谒于高河,即此。
  襄垣县府北九十里。西北至辽州榆社县百三十里。秦置县,属上党郡。相传邑城为赵襄子所筑也。二汉及魏、晋因之。永嘉三年,上党为刘渊所陷,并州刺史刘琨使其将张倚领上党太守,据襄垣。建兴三年,刘聪遣刘曜攻败之。后魏属乡郡。建义初,置襄垣郡治焉。北齐郡废,后周置韩州。大业初,州废,县属上党。唐初亦置韩州。武德八年,突厥寇潞、沁、韩三州。贞观十七年,州废,县仍属潞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八十三里。
  ○韩城在县治北。或曰:战国时韩所置也,后人因名曰韩城。后周置韩州治此。又县北二十七里有宁城,或曰赵简子所筑。又县西北九十里有石勒城,《志》云:勒取上党时积草城也。
  安民城县北十二里。晋永嘉三年,刘渊寇陷上党,并州刺史刘琨遣将张倚领上党太守,据襄垣,因筑此以安上党之民,故名。大兴中,石勒略上党,陷安民城。永和十一年,上党人冯鸯逐燕上党守段刚,据安民城。魏收《志》:燕慕容隽以上党郡治安民城,后迁壶关。魏皇始元年,复移治安民。真君中,还治壶关。是也。
  ○五巑山县西南六十里。山岭岏,因险设关,为戍守处。又错上洪山,在县北三十三里,以山溪丛杂而名。○鹿台山,在县南二十里。下临浊漳水,高耸如台,因名。
  仙堂山县北五十里。山势巍峨,上有龙洞及仙堂寺,山冈有琉璃岩,又有石九圈,如车网环水,其中虽旱不涸。○松门岭,《冀州图》云:在县北百三十里,通太原驿路。
  ○浊漳水县西南十里。自长治县流入境,又东北流,至县东北三十五里,折而东南流,入潞城县界。后魏长广王建明初,尔朱兆追高欢至襄垣,会漳水暴涨,桥坏,兆轻马渡水,与欢为誓处也。
  涅水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沁州武乡县覆甑山,东南流入县界,会小漳水,至县西南十里甘村,合浊漳水。苻秦将王猛伐燕,与慕容评战,陈于涅源而誓之,即此。杜佑以为潞源也。又史水,亦在县西北六十里,曲折东流,入于涅水。
  小漳水县西北六十里,自沁州流入境,合于涅水,亦谓之铜水。又甘罗水,在县西北三十里,至县东北一里合浊漳水。《志》云:县西十里有雍子水,又西五里有下谷水,下流俱入浊漳水。
  ○五巑关在五巑山上。正统初,抚臣于谦置巡司于此。又井谷关,在县东南四十里。《寰宇记》:其地有天井谷,深邃如井,中有关,魏初迁邺,置关于此。亦名天井关。《唐志》云:襄垣县有百井故关。是也。
  亭县西北五十里。,音斯。《汉志》铜有亭,盖与沁州接界。五代周广顺元年,潞州将陈思让败北汉兵于亭,宋为亭镇,今为亭驿,西北去沁州六十里。
  潞城县府东北四十里。东至黎城县七十里。春秋时潞子婴儿国,晋灭之。汉置潞县,属上党郡。晋为上党郡治。后魏太平真君十一年,改县为刈陵县。隋开皇初县废。十六年,改置潞城县,仍属潞州。唐因之。天二年,改曰潞子县。五代唐复曰潞城。今城周四里,编户八十里。
  ○潞城县东北四十里。汉县治此。后魏改刈陵县,移治漳水东。唐乾元二年,泽潞节度王思礼败史思明将杨于潞城东,即今县也。○微子城,在县东北十五里。纣都朝歌,潞在畿内,微子盖食采于此也。
  ○三垂山县西二十里。晋永嘉中,刘聪将乔乘攻晋上党太守宠和于壶关,平北将军王广,韩柔驰救,败乔乘于三垂。五代梁开平二年,晋王存勖救潞州,伏兵于三垂冈下,乘大雾直抵夹寨,出梁军不意,大败之。即此。
  黄阜山《冀州图》云:在县西三十里。一名黄沙岭。山上有城,即晋将崔恕与刘聪将綦毋刿战于黄阜,败死处也。○凤凰山,在县西北五里,一名天冢冈,顶有风洞,中有玉女泉。又伏牛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唐史》:景云三年,黄龙见于此。
  ○浊漳水在县北。自襄垣县流入界。《志》云:县西三十五里为交漳村,有交漳水、绛水自长治县西北流经此,而合于浊漳,交流而东,故名。自此而东,凡一百八十里而入河南林县界,亦谓之潞川。晋太和五年,秦王猛克壶关,还攻晋阳,燕慕容评畏猛,不敢进,屯于潞川,猛克晋阳,还军潞川,评败走。太元十八年,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遣其将刁云等守潞川以拒之。二十一年,拓跋取并州,遣别将长孙肥追慕容农,及于潞川,获其妻子,是也。《志》云:县城东十五里有潞水,西流会浊漳,故漳水亦兼潞水之名。
  ○台壁在县北。《水经注》:潞县北对故台壁,漳水经其南,本潞子所立。晋太元十九年,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聚粮台壁,遣兵戍守以拒之。既而后燕军围台壁,台壁降,垂陈于台壁南,遣别将伏千骑于涧下,与永合战,垂伪退,永追之,行数里,骑从涧中出,断其后,垂军四面俱进,大破之。即此。
  黄碾村在县北,西距上党四十五里。晋王存勖救潞州军于黄碾村,是也。○武王坞,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武王伐纣时经此,因名。有武王祠。
  壶关县府东二十五里。东至平顺县三十里。汉壶关县地。隋初,析置上党县。大业初,以壶关县并入焉。唐武德四年,复析置壶关县,属潞州。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八十七里。
  ○壶关旧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括地志》:后魏移壶关县当羊肠阪羊头山之厄。是也。其地名颖阳冈。唐初置县于高望堡,在今县西七里。贞观中,移治进流川,即今治云。
  ○大王山县东南二十五里。《后魏书》:太平真君九年,诏于壶关东北大王山累石为三封,又斩其北凤凰山南足以厌之,以望气者言山有王气也。一云:孝文见此山有封龙,又断此山之东麓。普泰初,高欢帅六镇降众就食山东,屯壶关大王山,盖即王气之应也。又唐玄宗以潞州别驾膺大统,亦其验云。凤凰山,在今县北十五里。
  乌泉山县东南三十里。山色皆黑,山半出泉,伏地而流。又有黄山,在县南二十八里,山色皆黄。○三壅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其山三面壅障,因名。山下出泉,名壅水,东南入河南林县界。
  羊肠坂在县东南一百六里。《汉志》壶关有羊肠坂,是也。坂长三里,盘曲如羊肠。《战国策》:周樊余谓楚王,赵兼两上党以临赵,即赵羊肠以上危。两上党谓地在韩、魏间者。又王莽命王嘉曰:羊头之厄,北当燕、赵。杜佑曰即此也。○大峪岭,在县西南三十里,有铁矿。又县南六十里有赵屋岭,亦产铁矿及赤白石脂。
  ○壶水在县西北二里。《志》云:水出壶关山,下流经此,又西经府北,下流入于浊漳,今涸。又进流川,在县西南三里,亦曰清流川,壶水支流也,今亦涸。
  沾水在县东南。《水经注》:沾水出羊肠坂。《汉志》注:沾水东至朝歌,入于淇水。○惠泽池,在县治南;甘泉池,在县治北。县地高峻,艰于得水,明洪武、景泰中,凿此二池,甚为民利。
  ○十八盘隘在县东南八十五里。以回盘险僻而名,路通河南林县。又槲林隘,在县东南百二十里,羊肠坂南出之道也。亦与河南林县接境。
  黎城县府东北百十里。又东北至河南涉县八十里。古黎侯国。汉潞县地。后魏刈陵县地。隋开皇十八年,置黎城县,属潞州。唐因之。宋熙宁中省,元初复置。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三十七里。
  ○黎侯城县东北十八里。《春秋》:晋荀林父灭潞,立黎侯而还。《志》以为即此城也。又有故黎城,在县西北十里,旧县治此。宋天圣三年,移于今治。○石城,在县南八十里,旧传石勒筑此以贮谷,因名。
  ○白岩山县北十五里。又积布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形如积布。又西北二十里有桃花山。
  吴儿峪县东北二十八里,又东北接河南涉县。亦曰吾儿峪,太行山口也。后唐清泰三年,张敬达等攻河东,为河东及契丹所败,赵德钧将卢龙兵由土门路赴救,进至吴儿峪,趋潞州。元至正中,察罕帖木儿塞吴儿峪以遏贼冲,是也。
  ○浊漳水在县西南二十三里。自潞城县流入境,与平顺县接界,又东南流入河南林县境。○清漳水,在县东北三十里,自辽州流入界,东入河南涉县境。
  玉泉水县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窍三泉,喷涌而出,合为一川,入河南涉县界,注清漳。
  ○吾峪关在吴儿峪口。马氏曰:吾儿峪即故壶口关,盖音讹也。今其地至为要隘,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
  平顺县府东北七十里。东南至河南林县百十里。本壶关、潞城二县地,名青羊山,险僻多盗。嘉靖七年,益肆剽劫。事平,明年,析二县地,又益以黎城县地,置平顺县,属潞安府。今城周二百五十丈有奇,编户三十二里。
  ○照城县东三十里。西燕慕容永所筑,以拒慕容垂者。又有益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今为城头村。又阳护城,在县北五里,皆慕容永所筑。
  ○紫团山县东南九十里。其山高耸,昔尝有紫气见山顶,团圆如盖,因名。产人参,名紫团参。○麦积山,在县东南百四十里,磊石巑岏,形如麦积。
  ○浊漳水在县东北。自潞城县流入境,与黎城县接界。○赤崖泉,在县东八十里,源出石洞中,洞深里许,洞内产卢甘石,洞口土色赤,泉出其中,因名。
  ○正梯隘在县东九十里。一名梯头隘。以形险若梯而名,路通河南林县。
  附见:
  沈阳中护卫在府城内。永乐七年,为沈府置。又潞州卫,在府治南,洪武元年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叙宁都魏禧叙南昌彭士望总叙一总叙二总叙三凡例二十六则
目次历代州域形势纪要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北直方舆纪要序
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