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对话: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   》 第54节:教育之我的大学(9)      佚名 Yi Ming

  ◆"最苦恼的还是教育经费问题"
  陈伟鸿:说这到经费问题,大家似乎都有话要说,其实关于经费我知道许校长,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来,我们看一看这句话是怎么说的。这句话也是引发了,很多人讨论的一句话,"许校长最苦恼的是经济问题"。现在听说在大学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大学的校长会做学问、会管理这些都不重要了,这是必备的技能了,那更重要的技能就是要会去找钱,到处去化缘。我记得许校长曾经说过,经费给你的压力特别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许智宏: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一些感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困难,当然困难的程度也是不同。作为大学来讲,我们承担了很多不该是大学承担的事,随着发展,你比如我们还有个问题,我们社会保障系统没有,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的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我们现在北大离退休人员,马上就要达到8000多人。我们去年光离退休人员用于待遇1亿两千万,这都是按照国家的规定要付。教育部直接给我们的,大概就是4000万左右。那就是说中间一大部分要我自己想办法去弄。
  陈伟鸿:所以您觉得压力特别大?
  许智宏:是。
  陈伟鸿:许校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其实我们在这儿也有一个账单,要跟许校长来对对账,可能我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所以会觉得北大其实很富了。因为我们知道在90年代的时候,国家因为要建设一批一流的大学所以给北大,又拨了一个18亿的专项款,这是特别教育经费,那么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好像又拨了18个亿。如果北大都还觉得太穷觉得钱不够花,那其他学校怎么办呢?
  陈伟鸿:我到北大这儿6年半多一点,大学的确长期以来,我们坦率来讲国家的欠账比较多。这几年实际上第一期的18亿,很大一部分用于基建,当然我们讲大学主要不是靠大楼,我也同意主要靠教授。但今天说实在的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设施,大学要留住人不可能,即使美国哈佛我这几年都去过,耶鲁。每年都在造大楼,耶鲁大学最近又在搞个生命科学大楼,一个多亿。
  陈伟鸿:教学的硬件一定要提高。
  许智宏:对!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新的领域在出来,我怎么可能不去造些新的设施呢?而现代的科学研究的确是投入比较多,。中国的科学创新,国家不可能就拿中国科学院作为试点,它不把全国所有的科研单位去做试点,那也承受不了。,我同意,第一期可能国家根据大致的一个估计(给了北大一笔经费),逐步逐步我觉得应该公平,每个大学都去申请。
  陈伟鸿:许校长,我想请教您一下,您一直觉得这个钱,经费,给您的压力特别大。那么到什么时候,您才会觉得这个经费没有压力,就是多少经费你觉得够?
  许智宏:对于北大来说,一年的话,肯定是随着发展,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需求。我想没有哪个大学校长会讲钱够用的,包括外国的大学,即使哈佛,它每年也在继续不断弄更多的钱。
  陈伟鸿:在这个经费的问题我们不妨来发挥一下郑渊洁先生特别强大的想像力。我们来想象一下,因为《对话》节目在经济领域还是比较有影响的,说不定您今天在这儿呼吁了一下之后,很多经济界的人士会愿意伸出自己的援手,来帮助北大解决一些经费上的困难。我们就大胆想象一下,比如说节目一播完,又有18个亿来到了北大的账上,而且这18个亿是可以由校长来支配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不知道许校长会怎么来花这18亿,我们大家也不妨做一下临时校长,你觉得这18个亿花在什么上面才是真正花在刀刃上。
  郑渊洁:我就拿这钱全部来把北大的师资弄成是全世界第一流。
  陈伟鸿:您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全球招聘最好的老师。
  郑渊洁:都是那种蔡元培、胡适这样的,就是说季羡林这样的,就是真正的大师。
  陈伟鸿:好,都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如果侃侃你现在担任北大的校长,这18个亿你最想为北大做点什么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第1节:序第2节:1医疗改革之看病难(1)第3节:1医疗改革之看病难(2)
第4节:1医疗改革之看病难(3)第5节:1医疗改革之看病难(4)第6节:医疗改革之看病难(5)
第7节:医疗改革之看病难(6)第8节:医疗改革之看病难(7)第9节:医疗改革之看病难(8)
第10节:医疗改革之看病难(9)第11节:医疗改革之看病难(10)第12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1)
第13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2)第14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3)第15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4)
第16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5)第17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6)第18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7)
第19节:医疗改革之关注药价(8)第20节:教育之九年制义务教育(1)第21节:教育之九年制义务教育(2)
第22节:教育之九年制义务教育(3)第23节:教育之九年制义务教育(4)第24节:教育之九年制义务教育(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