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天空 》 成就全新的自己:女人,發現你的優勢 》
第54節:男性學會了不去感覺(1)
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
男性學會了不去感覺
被遺忘的兒子們
美國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抱怨一種壞現象:近十年來,年輕人的社會化問題受到的關註越來越少。幾乎無人再對他們施加教育方面的影響。年輕的男性忽視其自身的一些問題,如有攻擊性、多動癥、學習成績差和自殺傾嚮。
在小學,男孩子坐不住,他們的語言能力還沒有發育健全,閱讀才能也同樣。此外,老師對男孩子的懲罰往往也比較嚴厲。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子相互關係則比較疏遠。他們希望能有一些可以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可相互間的信任卻越來越少。小團體裏的團结一致衹是薄薄的一層粉飾。他們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得很酷纔行。
心理學家批評的首先是"情緒誤導"。男孩子親近社會的行為和情感智商得不到任何支持。心理學家丹·金德竜把這方面的匱乏,以及暴力影片與遊戲消費的日益增加,視作"一場災難的保險藥方"。
男性研究學者威廉·波洛剋認定,諸如"男孩子必須腳踏實地"、"我看不慣男孩子舉止像個女孩"這類的話得到廣泛認同。這使得男孩子如今得到雙重意義的訊息:他們一方面要符合傳統的男性角色,另一方面還要發展敏感和同理心,但同時又"絶對不能變得像個女人"。
與此同時,女孩子在學習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訓練自己的同理心。從不好的方面看這可能使她們變得過於殷勤和關懷他人。但這應該會提高她們對人的認識,塑造她們的領導素質。她們學會了在尊重自己的同時,同時也尊重同伴。
我並不想要在此給孩子們寫一部教育手册。然而女性必須徹底停止容忍男性的無能,開始勇敢地、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女性再也不應該繼續聽任自己因為攻擊侵犯、虛張聲勢和威脅恫嚇而停滯不前,聽任我們的文化和社會由於容忍暴力而被毀滅。
感覺:還不夠!
在朋友之間,男性喜歡先做後說。他們一起運動、玩牌,除此之外最多談談政治。衹有在有女性在場時,談話纔會涉及感情。而男性在需要談及自己情緒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缺乏自信。
20年前,情感失認癥曾被認為是一種精神障礙。患上此病的人既不能辨別,也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
丹尼爾·戈利曼對情感失認癥患者是這樣描述的:"他們完全缺乏判斷情緒的基本能力:自我感覺--瞭解自己情緒激蕩時人們的感受。"
情感失認癥患者的癥狀為:在領會自己的或別人的感覺時遇到睏難,衹能運用為數極少的語言表述感覺。這樣的人很少哭泣,但要哭就是嚎啕大哭,儘管在別人問他們為什麽哭的時候,他們會感到不知所措。戈利曼認為:"他們感受到的衹是一種令人迷惘的折磨,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試圖避免。"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種障礙的情景時,不由地想起一位當事人的丈夫。他父親去世以後,他似乎並沒有受到很大的觸動。一天夜裏,我的當事人突然驚醒,因為她丈夫失聲痛哭,渾身發顫。事過之後他自己也無法解釋,心裏發生了什麽事情或是被什麽觸動。我認識她丈夫,瞭解他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很正常,雖然性格比較內嚮,但並沒有任何緊張不安。
患情感失認癥的人外表很難看出來。
我還記得其他一些有關女性的報告,情形都差不多。強烈的情感激蕩,卻無法用語言來對丈夫表達自己的悲傷。她們惟一能夠做的,就是久久地依偎在另一個人的懷裏哭泣。然而事後,她們也同樣找不到任何詞句來描述自己的情感。除了一句"當時真是糟糕透了!"幾乎說不出別的什麽話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馬上行動(1) | 第2節:馬上行動(2) | 第3節:馬上行動(3) | 第4節:我們身上藴藏着更多 | 第5節:女性更適應獨居生活 | 第6節:女性如何思考(1) | 第7節:女性如何思考(2) | 第8節:女性如何思考(3) | 第9節:女性如何思考(4) | 第10節:認識自己的真正能力(1) | 第11節:認識自己的真正能力(2) | 第12節:是吵還是忍 | 第13節:睜開眼睛勇往直前(1) | 第14節:睜開眼睛勇往直前(2) | 第15節:睜開眼睛勇往直前(3) | 第16節:衹要我想要,我就能得到 | 第17節:恍然大悟的瞬間(1) | 第18節:恍然大悟的瞬間(2) | 第19節:恍然大悟的瞬間(3) | 第20節:女性優勢的核心 | 第21節:女性比較擅長談判 | 第22節:女性還有更多優點(1) | 第23節:女性還有更多優點(2) | 第24節:以網絡式思維代替步進式思維(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