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讀史方輿紀要   》 捲四十二      顧祖禹 Gu Zuyu

  ◎山西四
  ◇汾州府東至潞安府四百四十裏,東南至沁州四百八十裏,南至平陽府三百九十裏,西南至平陽府隰州二百七十裏,東北至太原府二百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南京二千四百三十裏,至京師一千三百八十裏。
  《禹貢》冀州地。春秋時屬晉。戰國屬趙。秦屬太原郡。二漢屬太原及西河郡。魏因之。晉為西河國。後魏曰西河郡,後又僑置汾州。北齊改南朔州,後周改為介州,而西河郡如故。隋初郡廢,煬帝復改介州為西河郡。唐初改為浩州。武德三年,改為汾州。天寶初,曰西河郡。乾元初,復曰汾州。五代末,屬於北漢周顯德初,侵北漢得之,置寧化軍,兼領石、沁二州。旋入於北漢。宋仍曰汾州亦曰西河郡。金因之,兼置汾陽軍。元復為汾州,屬太原路。明初,以州治西河縣省入,直隸山西布政司。萬歷二十三年,升為汾州府,領州一、縣七。今仍曰汾州府。
  府控帶山河,肘腋秦、晉。戰國時,秦、趙相持,往往角逐於此。東漢之季,西河尤為多事。迨於劉淵發難,中原陸沉,禍亂之徵,未始不自西河始也。周、齊爭勝於河、汾間,郡常為兵衝。隋大業之末,唐乾符以後,太原南指,未有不以州為中頓;平陽北嚮,未有不以州為啓途者也。北漢保河東,州尤為肘腋重地。宋人於嵐、石、隰三州以至黃河,皆置城戍關,杜河外入麟府路以捍夏人。蓋西北有事,府為必備之險矣。
  汾陽縣附郭。漢茲氏縣,屬太原郡,魏置西河郡於此。晉改縣曰隰城,屬西河國。後魏亦為西河郡治。孝昌中,自蒲子移汾州、隰城。隋仍為介州治。唐上元初,改曰西河縣。宋以後因之。明初省。萬歷中,建汾州府,因改置今縣。《城邑考》:府城,一名四陽城,世傳曹魏所築,四面皆嚮日也。元至正十二年重築。明景泰二年,因舊城增修,城周九裏有奇。嘉靖十九年,復築東外城,周亦九裏有奇;又築南外城,周三裏有奇,與郡城相輔。編戶九十五裏。
  ○隰城故城府西七十裏。漢縣,屬西河郡。晉屬西河國。三國魏省隰城入茲氏。晉改茲氏曰隰城。後魏主燾延和三年,如美稷,遂至隰城,大破山鬍白竜於西河,是也。東魏僑置靈州於隰城縣界。後周廢。又故茲氏城。《志》雲:在府南十五裏,漢縣治此,高帝封夏侯嬰為侯邑。一名甄子城,魏收《志》:太和八年,復置西河郡,治茲氏故城。孝昌中,以吐京五城、定陽等郡陷沒,皆寄治西河,今其地名鞏村,有故城遺址。○八門城,在府北十五裏。《志》雲:劉淵遣將喬嵩攻西河,因築此城,城有八門,故名。俗名羅城。又有偏城,在府西南五十裏廣城村。後趙時築此以防西北諸鬍,其城北占山阜,南臨絶澗,有欹側之狀,因名。又祝融城,在府治西,相傳祝融氏所居。
  美稷城在府西北。漢美稷縣,屬西河郡。本治今廢勝州西,後漢中平中,以寇亂南徙五百餘裏,即此城也,尋廢。○牧師城,在府西北境,漢邊郡皆置牧師苑以養馬,此即西河郡牧苑也。或曰:亦在今廢勝州境,後漢永元六年,匈奴大帥逄侯叛,南單於師子與漢中郎將杜崇屯牧師城,是也。後亦移置於府境,其地廣斥,宜畜牧。宋治平中,崔臺符按汾州,得牧地三千二百頃。明年,移沙苑馬五百牧於此,即古牧師地矣。
  ○隱泉山府北四十裏。山有湯泉,一名湯泉山,或謂之謁泉山。上有石室,相傳子夏所居也。俗謂之子夏山,又名卜山。《志》雲:山之陽為卜山,山陰為陶山。與太原府文水縣接界,今詳見文水縣。○比幹山,在府西北九十裏,相傳紂使比幹築城於此。
  萬戶山府西二十裏。延袤二十裏,高八十丈,平坦可居萬戶,因名。又柏山,在府西五十裏,上多柏樹。一名將軍山,相傳石趙將趙鼎者禦敵戰死於此,因名。○石室山,在府西三十裏,山多岩窟,可居。又府西北三十裏有白彪山,其山石壁岩,峰巒聳秀,林木叢茂,泉流飛涌,洞壑層啓,村墟聯附,為州之勝。相傳昔有騶虞見此,亦名騶虞山。
  ○汾水府東二十五裏。自太原府文水縣流入界,又流經平遙、介休、孝義縣,而西南入靈石縣境。詳見大川汾水。
  文水府東北五十裏,亦自文水縣流入縣境。一名文𠔌河,亦曰萬𠔌河。至府東十五裏,謂之西河泊,亦謂之文湖。《水經註》:文湖東西十五裏,南北三十裏,湖西側有一城,謂之瀦城,瀦澤所聚也。蓋即水以名城,湖亦謂之瀦城濼,其水東入於汾。宋熙寧初,詔復汾州西河濼,濼在城東,周四十裏,舊時旱則引以溉田,雨以瀦水,兼有菱、芡、蒲、魚之利,可給貧民。前轉運使王氵公廢為田,人以為病,至是從御史劉述言,復之,即文湖也。
  禹門河城西十裏。西山諸溪之水會流於此,謂之河口,伏流潛註,東入於文湖。相傳禹導洪水至此,因名。又有麻屈水,亦在府西十裏,平地涌出,灌溉田畝,民賴其利。又原公水,亦曰原公澗,又名壺溪水,源出白彪山麓,沿山南註,至𠔌口,轉折而東,歷城東北數十村,溉田萬畝,東南註於文湖。《志》雲:原公水一名馬跑泉,亦曰賀魯水,相傳有賀魯將軍者駐師白彪山,馬跑泉涌,因名也。○嚮陽水,在府西三十裏,一名懸泉水,源出嚮陽峽,下流合於原公水,今涸。又府南十裏有清溝水,一名董師河。城北八裏有賈傢莊泉,亦流合焉,居民引以灌田,下流東註於汾水。
  善利渠在府西南。西山諸泉源會流為渠,東西首尾凡百餘裏,有灌溉之利。又靈浮泉,在府西南四十裏,亦東流合諸山泉,引流溉田。
  ○臨汾宮府東十五裏。隋大業四年,建以避暑,蓋據文湖之勝而為之,亦謂之汾水行宮。
  金鎖關府西三十五裏。一名嚮陽峽。岩插天,中斷如闢,為汾、石咽吭,漢、晉以來戍守處也。明初置巡司,尋廢。隆慶初,增築關城設兵防禦,頗為嚴固。又黃蘆嶺關,在府西六十裏,置關嶺上,憑高為險。宣德四年,置巡司於此。○康傢堡,在府東二十裏,臨汾水上,有康傢堡渡,路通平遙縣。《志》雲:城東有汾陽驛,洪武中置。
  孝義縣在府南三十五裏。東至霍州靈石縣五十裏。漢茲氏、中陽二縣地。後魏太和十七年,分置永安縣,仍屬西河郡。北齊省入介休縣。後周復置。隋屬介州。唐屬汾州。貞觀初,改縣曰孝義,以旌縣人鄭興也。五代周顯德五年,晉州將李謙溥擊北漢,破孝義,即此。宋太平興國初,改縣曰中陽,尋復舊。熙寧五年省,元初復置。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三十裏。
  中陽城在縣西北,故趙邑。《史記》:趙武靈王九年,秦伐我,取西都及中陽。又惠王十四年,與秦會中陽。亦曰西陽,《秦紀》:惠文王後九年,取趙西陽,即中陽也。漢置中陽縣,屬西河郡。魏晉因之,永嘉中廢。《括地志》雲:中陽在隰城縣南。
  吳城縣西南七十八裏。戰國時,魏吳起為西河守,築此城以拒秦,因名。近時賊據吳城,從嚮陽峽窺汾州,即其處也。又虞城,在縣東北十裏。又有虢城,在縣北十裏,俗訛為瓜城。相傳晉滅虞、虢,遷其人於此,築城居之,因名。魏收《志》:定戎郡,永安中置,治吳城,即此城也。○魚城,在縣北十九裏,或云:後魏末,六鎮擾亂,置城於此為戍守處。又有東多城,在縣北二十裏。魏收《志》:永安中,置真君郡,治東多城,是也。又團城,在縣西北十八裏。舊《經》雲:團城,後魏孝昌中所置。魏收《志》:武定四年,置武昌郡,治團城。
  六壁城縣西南十五裏。《後魏書》:太平真君五年,討鬍賊於六壁。《水經註》:勝水東經六壁城,南魏朝置六壁於其下,防離石諸鬍,因為大鎮。太和中罷鎮,置西河郡。《志》雲:六壁者,縣所轄貞壁、賈壁、白壁、許壁、柳壁並六壁為六也。魏收《志》:永安中,置顯州,治六壁城,領定戎、建平、真君等郡,又領瓜城、東多城、團城等三城。瓜城,即定戎郡治也。後周省。唐為府兵所居,曰六壁府。
  ○狐岐山縣西北八十裏。《禹貢》:治梁及岐。孔氏以為岐,狐岐山也。蓋洪水懷襄大河,泛濫至此山下云。一名薛頡山,勝水出焉。○白雀山,在縣西八十裏,峰巒高峻。又縣西一百六十裏有上殿山,高峻為汾、隰諸山之冠。
  雀鼠𠔌《冀州圖經》:𠔌在縣南二十裏,長一百一十裏,南至臨汾郡霍邑界,汾水流經𠔌內,即《周書》調鑒𠔌雲。今詳介休縣。○安生原,在縣南十裏。舊《經》:土地沃饒,有西河之美者,惟安生原耳。
  ○汾水縣東二十裏。自汾陽縣流入,與介休縣接界。《志》雲:縣東三十裏汾河上有比幹臺,紂遣比幹於騶虞山築臺避暑,此其遺跡雲。
  勝水在縣南二裏。源出狐岐山,東南流,至縣西十裏,曰勝水陂。亦曰元象泊,以昔有裏人元象者有孝行,躬耕於此而名。縣境之水,匯於此陂,又東註於汾水。《志》雲:勝水一名孝水,在縣西十五裏。○義水,在縣北十五裏,亦出狐岐山,東流經此。一名行春川,流入汾陽縣境,分為善利、得利、分利、豐義、紫金五渠堰,共溉田數百頃。又東入於汾。縣名孝義,以此二水也。
  土京水出縣西南十五裏土京𠔌,一名西陽水。《水經註》:勝水東合陽泉水,水出西山陽,東經六壁城北,又東註於勝水,即此水也。又左水,在縣南二十裏,一名賈願水,今涸。又板𠔌水,在縣西北二十八裏,東流入勝水陂。
  白竜渠在縣西二十裏白壁關,居民引以溉田。又有三泉,在縣西二十八裏,東流入板𠔌水,溉田可十餘頃。○普濟渠,在縣南十五裏。《志》雲:縣西七十裏有玉泉山,泉如漱玉,引流溉田,即普濟渠也。又潤民渠,亦在縣南。自縣西引勝水,灌附郭諸村田,民賴其利。
  ○溫泉鎮縣西九十裏,即隰州之廢溫泉縣也。《志》雲:其地有高唐山,溫泉出焉。鎮南通吉、隰諸州,北連寧鄉、永寧之境,為往來襟要,有巡司戍守。
  平遙縣府東八十裏。東至太原府祁縣五十裏。漢平陶縣,屬太原郡。本在今太原府文水縣界,後魏移置於此,改曰平遙,仍屬太原郡。隋屬介州。唐屬汾州。宋因之。今城周九裏有奇,編戶五十八裏。
  ○京陵城縣東七裏。即春秋之九原也。《國語》:趙文子與叔嚮遊於九原。鬍氏曰:原當作京。漢置京陵縣,屬太原郡。《水經註》曰:其故京尚存、漢初增陵其下,故名。魏、晉因之,後廢。唐置京陵府,以居府兵。杜佑曰:隰城有漢京陵城,誤也。又清世城,在縣南,隋開皇十六年,析平遙縣置清世縣,屬介州,大業初廢。
  中都城縣西十二裏,西南至介休縣五十裏。《春秋》:昭二年,晉侯執陳無宇於中都。戰國時屬趙,亦謂之西都。《趙世傢》:武靈王九年,秦拔我西都。漢置中都縣,屬太原郡。文帝為代王,都中都,即此城也。後漢亦曰中都縣。晉屬太原國。永興初,劉淵遣別將寇太原,取中都。後魏省入鄔縣,而別置中都縣於榆次。《水經註》有嬰侯水,徑中都縣南,俗謂之中都水,又至鄔縣。魏收《志》鄔縣有中都城。《括地志》中都城在平遙縣西南十二裏。是也。○羌城,在縣西北四十裏,《志》雲:漢建安中,築此以居羌人。又思歸城,在縣東三十裏,劉淵攻劉琨於太原,築壘拒守,因思歸而夜遁,故名。
  蔚州城縣西北二十五裏。後魏末,僑置蔚州,於鄔縣界。後周廢入平遙。《城塚記》謂之屈頓城,昔漢武帝於汾堤側屈麯為頓,後因汾水泛溢廢壞。後魏於其地僑置蔚州,今城址猶存。○青城,在縣東二十裏。又有亭岡城,在縣南二十八裏,下有亭岡水。或曰皆後魏所置也。又來城,《城塚記》:在縣西二十三裏。相傳後漢來歙所築。
  ○超山縣東南四十裏。一名過山,以高聳超過群山而名。又麓臺山,在縣南四十裏。《爾雅》:山足曰麓,土高曰臺。一名蒙山。又名謁戾山。《山海經》:謁戾之山,嬰澗水出於其陰,是也。
  ○汾水縣西五十裏,與汾陽縣接界。縣境諸水,悉流入焉。○中都水,出縣東二十裏中都𠔌橫嶺下,西流合原祠水,經城南,入鄔城泊。亦名城東水,以成化中泛漲北流,經縣城東,而西入於汾也。今有中都堰,在縣東南一裏。又原祠水,在縣東南十五裏,平地涌出,灌溉民田百頃,合中都水以入於汾原,上有祠,因名。
  鹵澗水出縣東南二十裏之朱坑,流經縣東,分為二十四池,灌溉民田。又嬰澗水,在縣東三十裏,亦流合中都水入汾。又亭岡水,在故亭岡城南。《志》雲:源出亭岡𠔌,流合鄔城泊。○張趙泊,在縣西北三十裏,一名壤公泊。又鄔城泊,在縣南,與介休縣接界,又東接祁縣昭餘祁藪,亦謂之鄔澤雲。
  ○普同關在縣南五十裏普同𠔌口。東南接綿上關,達沁源縣,西抵關子嶺,南入嶽陽縣,為往來要地。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
  介休縣府東南七十裏。東北至太原府祁縣九十裏,北至文水縣八十裏。晉大夫士彌牟邑。秦置介休縣,以介山為名。漢屬太原郡。晉屬西河國。後魏仍屬西河郡。東魏析置平昌縣,兼置定陽郡。後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故縣省入平昌。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又改平昌曰介休。義寧初,復置介休郡於此。唐初又改為介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汾州。宋因之。今城周八裏,編戶四十五裏。
  ○介休城在今縣東南十五裏。漢縣治此。後周建德五年,自平陽進攻晉陽,周主邕與宇文憲會於介休,即此。今城東魏所置平昌縣也。隋改置介休於平昌,故城遂廢。
  鄔城縣東北二十七裏。春秋時晉邑,魏獻子以司馬彌牟為鄔城大夫。《史記》:曹參從韓信擊趙相夏說於鄔東,大破之,又圍趙別將軍於鄔城中。漢置鄔縣,屬太原郡。晉及後魏因之。北齊廢。《志》雲:故鄔城歷、隋唐至宋,始圮於水,城北接文水,東接祁縣境。
  隨城《地志》:在縣東。春秋時晉邑也。隱五年,麯沃莊伯伐翼,翼侯奔隨,後為士會食邑。又平周城,在縣西四十裏。《十三州志》:戰國時魏邑也。梁襄王十三年,秦取我麯沃、平周,即此。漢置平周縣,屬西河郡。後漢因之。晉省。又《郡志》雲:縣東四十五裏有武城,秦遣武安君白起伐趙,經此,因名。今有武城水。○板橋城,在縣西北十八裏。《郡國志》:劉淵擊劉琨於此,其城阻水,以板橋為渡,因名。又開遠府,在縣西北八裏,華夏府在縣東北三十裏,皆唐置,以居府兵。
  ○介山縣東南二十五裏。一名介美,以介子推隱此也。山南跨靈石,東跨沁源,盤踞深厚。亦曰綿山。亦曰綿上。晉文公求介子推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是也。又襄十三年,晉侯於綿上以治兵。二十九年,齊高竪奔晉,晉城綿而旃。今亦曰橫嶺。又忌阪,在縣西南十二裏,相傳子推被焚處也。○洪山,亦在縣東南二十裏,石洞水出其下。《志》以為狐岐山也。
  天峻山縣東南十五裏。以高峻入雲而名。又蠶簇山,在縣東南三十裏,勢極高,形如蠶簇。又抱腹岩,在縣西南四十裏,群峰回繞,澗水環流,石梯峻險,鬆柏交加,形如抱腹,因名。
  雀鼠𠔌縣西南二十裏。《水經註》:汾水南過冠爵津,俗謂之雀鼠𠔌。數十裏間,道皆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纍石就路,縈帶岩側,或去水一丈,或高六丈,上帶山阜,下臨絶澗,俗謂之魯般橋。蓋古之津隘,今之地險也。後周建德五年,周主邕攻晉州軍於汾麯,分遣宇文憲將兵守雀鼠𠔌。隋大業十二年,太原留守李淵破賊甄翟兒於雀鼠𠔌。十三年,李淵起義兵,由西河入雀鼠𠔌。唐武德三年,劉武周陷介州,唐將薑寶誼等戰於此,兵敗被擒。既而世民擊武周,追破其將宋金剛,宿於雀鼠𠔌西原。又開元十一年,北巡並州,經雀鼠𠔌。𠔌蓋當往來之要路。
  東𠔌縣東南四十裏。四圍皆山,中有石磊,橫空數仞,周廣三裏,岩頂有泉,倒流如瀑布,謂之懸泉,流為白牛泓,瀎深莫測。又有黑竜池,水色常黑,其下流皆註於汾河。○西𠔌,縣東南二十裏,有西𠔌水,東𠔌之水流合焉。又有沂陽𠔌,在縣西四十裏,有沂陽水,東流入於汾水。
  度索原在縣東南介山下。唐初裴寂攻劉武周將宋金剛於介休,寂軍於度索原,營中飲澗水,金剛絶之。士卒渴乏,寂欲移軍就水,金剛縱兵擊之,寂失亡略盡。○千畝原,在縣南,亦曰千畝聚。周宣王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又晉穆侯十年,戰於千畝,有功。杜氏曰:其地在介休縣。
  ○汾水縣西二十裏。《志》雲:縣西北五十裏有大宋渡,亦汾河渡口也。南流二十餘裏,為小宋麯。又南流與孝義縣接界,縣境諸水,悉流入焉。○謝𠔌水,在縣西南十裏,源出𠔌南磨子溝,平地涌出,大小十數泉,流入𠔌中,灌十餘村田,至小宋麯,北入汾。
  洪山水縣東南二十裏。一名石洞水,源出洪山,或謂之勝水。四泉並發,四時不竭。宋文彥博引為東中西三渠,灌自城以東數村之田,凡九十餘頃。西北流註於汾。又三道河,在縣東北六裏,平地出泉,分流為三道,下流入汾。又珞石澗,亦在縣東南二十裏,源出綿上箭桿嶺,下流入於汾,今涸。
  鄔城泊縣東北二十裏,與平遙縣接界。流合中都水,註於汾河,或謂之蒿澤。隋仁壽初,漢王諒以趙子開敗於高壁,大懼,自將衆十萬拒楊素於蒿澤,既而退守清源。高壁見靈石縣。○小橋泊,在縣東北十八裏,亦西入汾河。又竜泉,在縣西南二十裏,平地涌出,北流入汾。又有灰柳泉,在縣東二十裏石洞村,引渠灌田,西北入汾。
  ○子嶺關縣東南六十裏。路出沁源縣,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張難堡,在縣北,昔人築堡自守處也。唐初世民敗宋金剛於介休,追數十裏,至張難堡,是也。
  石樓縣府西南二百裏。南至隰州九十五裏,西至陝西清澗縣百八十裏,西北至陝西綏德州黃河岸九十裏,西南至隰州永和縣百二十裏。漢西河郡土軍縣地,後漢省。後魏太平真君中,置嶺西縣,屬吐京郡。太和二十年,改縣曰吐京。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石樓縣,屬隰州。唐初於縣置西德州。貞觀初,州廢,縣屬東和州。二年,州復廢,縣仍屬隰州。宋以後因之。萬歷二十三年,改今屬。今城周一裏九十六步,編戶十三裏。
  ○土軍城縣西三十裏。漢縣治此。高帝十一年,封宣義為侯邑。又武帝封代共王子郢客為土軍侯,後漢廢。亦曰吐京城,音訛也。晉義熙九年,吐京鬍與離石鬍出以眷叛降夏王勃勃,勃勃因置吐京護軍於此,後魏將婁伏連襲殺之。宋元嘉二十二年,魏主燾如上黨,西至吐京。又蕭齊建武三年,後魏吐京鬍反,旋擊平之。《寰宇記》:城在團圓山下,其城圓而不方,俗謂之團城。隋遷今治。
  長壽城縣東五裏。《舊唐書》:武德初,置長壽縣,屬西德州。貞觀初,縣廢,謂之長壽村。五代周廣順初,北漢劉承鈞自攻晉州,不剋,移軍隰州。隰州將孫繼業迎擊之於長壽村,敗之,即此。《寰宇記》:縣北六裏有夷吾館,即晉公子夷吾所居也。後魏孝文置長壽縣於此。《志》雲:夷吾館在縣東二十五裏。○臨河城,在縣東六十裏,唐初置臨河縣,屬西德州,貞觀初廢。或以為後周所置,誤也。
  ○團圓山縣西北三十裏。山頂高而狀圓,因名其山。東西長一百八裏。有小蒜𠔌,勝水泉出焉,北流六十裏入黃河。又有百泉𠔌,在山之分水嶺下,泉約百餘派,西流八十裏入黃河。○翠金山,在縣南三十裏,一名臺駘山,上有臺駘神廟。
  石樓山縣東南六十裏。蒲水出焉,流入隰州界,隋以此山名縣。○竜泉山,在縣南,接隰州界。《水經註》:竜泉出吐京城東南道左山下,牧馬川上,多産名駒。亦名屈産泉,即晉獻公以屈産之乘假道於虞者。《志》雲:屈産泉在縣東南四裏。又黃雲山,在縣東六十裏,與縣東南牛心山相接。
  ○黃河在縣西百裏。從寧鄉縣流入界,過上平關,又南入隰州永和縣界。
  土軍川在縣西五十裏。源出團圓山。有土軍𠔌,亦曰吐京𠔌,西達於大河,縣境諸水,悉流合焉。或訛為統軍川。後周主邕建德五年,自將攻晉州,分遣達奚震守統軍川,即此。
  ○上平關縣西北九十裏,下臨黃河,路出陝西綏德州。五代梁開平二年,李茂貞遣延州帥鬍敬璋攻上平關,為梁將劉知俊所敗,即此。嚮有巡司戍守。
  永寧關縣西七十五裏,下臨黃河,路通陝西青澗縣。又窟竜關,在縣東北六十裏,東接孝義縣,南接隰州,北抵寧鄉縣。二關明初俱置巡司戍守,今革。
  臨縣府西北二百裏。北至陝西吳堡縣三十裏,東北至岢嵐州興縣一百八十裏。漢離石縣地,屬西河郡。後周置烏突縣,兼置烏突郡治焉。隋郡廢,縣改曰太和,屬石州。唐初改為臨泉縣,置北和州治焉。貞觀三年,州廢,仍屬石州。宋初因之。乾符三年,改屬晉寧軍。金仍屬石州。元中統二年,改屬太原府,三年,升為臨州。明初改曰臨縣,仍屬太原府,萬歷中改今屬。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七裏。
  ○修化城在縣南。後周置窟鬍縣,兼置窟鬍郡治焉。隋初郡廢,改縣為修化,屬石州。唐省。又縣東南有廬山廢縣,亦後周置,大業初,並入修化縣。
  ○連枝山縣東七十裏,枝脈蔓衍,連接群山。亦謂之磨盤山,《志》雲:山周六百餘裏,近時官軍逐賊於此,賊據險拒守,官軍不能剋。又黃雲山,在縣東北三裏,榆林河出焉。
  車突𠔌在縣東北。《志》雲:後周置烏突縣,蓋以車突𠔌而名。北魏孝文太和二十年,吐京鬍反,汾州刺史元彬遣軍擊破之,追至車突𠔌,又破之,即此。
  ○黃河縣北二十裏。自岢嵐州興縣界流入,又西南入永寧州境。○榆林河,在縣東北,源出黃雲山,下流入於黃河。又有臨泉水,在縣治北,亦流入於大河。
  ○剋鬍寨縣西北百二十裏。黃河東岸,路通陝西葭州。古置浮梁,今以舟濟。金大定中,築城屯兵於此,以防夏人。元廢。明洪武五年,置巡司。其南二十餘裏有麯峪村渡,又南三十裏有郭傢塔渡,南四十裏有堡子峪渡,俱通葭州。又南十二裏有索達安渡,路通陝西吳堡縣。
  附見:
  汾州衛在府城內。本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四年建。弘治五年,升為衛。
  永寧州府西北百六十裏。南至平陽府隰州二百五十裏,西至陝西綏德州二百五十裏,北至太原府岢嵐州二百五十裏,東北至太原府三百九十裏。
  春秋時白翟地《齊語》:桓公西徵,攘白翟之地,至於西河。即州境也。戰國初為趙之離石邑,後為秦、魏二國之境。秦屬太原郡。兩漢屬西河郡。晉屬西河國。劉淵倡亂於此。後趙石勒置永石郡。後魏為離石鎮。北齊置懷政郡,兼置西汾州。後周改離石郡,又改西汾為石州。隋初,郡廢州存,煬帝又改為離石郡。唐復為石州。天寶初,曰昌化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亦曰昌化軍。金屬太原府。元仍屬太原路。明洪武三年,以州治離石縣省入,仍曰石州,屬太原府。萬歷二十三年,改為永寧州編戶四十裏,屬汾州府,領縣一。今因之。
  州重山合抱,大川四通,控帶疆索,鎖鑰汾、晉,誠要區也。《邊防考》:州西逾黃河,即延、綏邊地,北邊偏、老,最屬要衝,而黃蘆嶺尤為險阻。明嘉隆之間,往往被寇,州境為其蹂躪,防維切焉。今四方無虞,州日益蕃庶,化理之隆,安得不推所自歟?
  ○離石廢縣今州治,戰國時趙邑也。周赧王三十四年,秦取趙藺離石,此即離石地。漢置縣,屬西河郡。漢初破匈奴,追至離石,匈奴復聚兵樓煩北,是也。武帝封代共王子綰為侯邑。後漢為西河郡治。《東觀記》:西河郡治平定縣,離石在郡南五百九裏。永和五年,以匈奴寇掠,徙郡治離石。晉亦曰西河國治,永興初,為劉淵所據。石趙置永石郡於此。後魏太和二十年,北巡,還至離石,置石城縣,屬伍城郡。高齊置昌化縣。後周改為離石。隋以後因之。明初省州城。景泰元年,因故城修築,周九裏有奇。
  定鬍城州西二十裏。本漢離石縣地,後周置定鬍郡及縣。隋初郡廢,縣屬石州。唐武德三年,置西定州於此。貞觀二年州廢,縣仍屬石州。宋因之。大觀二年,改屬晉寧軍。金仍屬石州。明昌六年,改為孟門縣。元廢。又孟門城,在定鬍廢縣西。唐貞觀三年,分定鬍縣地置孟門縣,七年省。○方山城,在州西北七十裏,隋義寧初,置方山縣。唐武德二年,置方州。貞觀三年,州廢,縣仍屬石州。宋因之。《金志》:貞三年,徙縣於積翠山。山蓋在故縣北。元省。《郡志》雲:方山城在州北百四十裏。
  藺城在州西,戰國時趙藺邑也。《趙世傢》:成侯三年,魏敗我藺。武靈王十三年,秦拔我藺。又武靈王曰:先王取藺、郭狼。郭狼即臯狼矣。漢置藺縣,屬西河郡。武帝封代共王子罷軍為侯邑。後漢因之。魏廢。○臯狼城,在州西北。《史記·趙世傢》: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臯狼。《索隱》謂居以臯狼之地也。漢置臯狼縣,屬西河郡,武帝封代共王子遷為臯琅侯邑於此。狼訛作琅。後漢亦為臯狼縣。魏廢。
  羅城在州北。漢縣,屬西河郡,後漢廢。永和六年,匈奴引烏桓作亂,使匈奴中郎將張耽等率鮮卑到城,擊烏桓於通天山,大破之。鬍氏曰:城即羅城,通天山即岢嵐州興縣之石樓山。
  左國城州東北二十裏。晉時匈奴左部所居城也。《載記》:後漢建武初,南單於入居西河之美稷。今離石之左國城,單於所徙庭也。晉成都王穎拜劉淵為北單於,淵自鄴還至左國城,繼而自離石徙都焉。杜佑曰:離石有南單於庭左國城。○廬城,《寰宇記》:在州治東二裏,晉劉琨所築,以攻劉曜,遺址猶存。
  ○呂梁山州東北百裏。《禹貢》:治梁及岐。孔氏曰:梁,呂梁山也。《呂氏春秋》:竜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是也。俗名積山,與太原府交城縣接界,東川河出焉。○方山,在州北故方山縣界,縣以此名,文水出焉,流入太原府交城縣。又州境有步佛山。宋初,王忠植以河東步佛山忠義士復石、代等十一州,授河東經略安撫使,是也。
  赤山州東北三十裏。亦曰赤嶺。高歡遣竇泰自晉陽襲爾朱兆於秀容,兆走,追破之於赤嶺,是也。亦曰赤岡,王象之曰:離石山,一名鬍公山,又為赤洪嶺,故離石水亦名赤洪水。○仙洞山,在州西南五十裏,一名白馬仙洞,洞深遠,中有竜淵。又烏岩山,在州西南二十裏,下有烏岩泉。《志》雲:州北二十裏又有三陽雲鳳山。
  黃櫨嶺在州西北八十裏。高齊天保三年,自晉陽如離石,自黃櫨嶺起長城北,至社平戍,四百餘裏,置三十六戍。社平,《齊記》作社子,蓋在今朔州之廢武州界。又《斛律金傳》黃櫨嶺在烏突戍東,蓋與今臨縣接界。亦作黃蘆嶺。今為戍守要地。
  ○大河州西百十裏。有官菜園渡,路出陝西綏德州。《志》雲:大河自臨縣流入界,又南入寧鄉縣境。
  東川河在州東北。發源積山,流經州城西北,合於北川河。又北川河,在州城西,源出赤嶺,流合於東川河,並流而西南入於黃河。○赤水,在州西北方山廢縣境,即離石水也,源出赤嶺,東南流合於東川河。
  虎澤在州北。《漢志》註:羅縣西北有武澤,即虎澤也。又故美稷縣亦有虎澤,今詳見榆林衛。○青竜泉,在州西六十裏,平地涌出,西流入黃河。
  ○孟門關州西四十裏。隋置,其地險固。《通典》:後周定鬍郡蓋置於此。《州志》:關在州西百二十裏,故孟門縣也。元廢,置離石巡司於此,城垣廬捨,不減於舊。今為孟門巡司。又有赤堅嶺巡司,明洪武三年置,亦曰赤洪嶺,在州北百八十裏。
  永安鎮在州城內。《唐志》:大歷中,置鎮將於石州,以綏禦党項。《會要》:党項部落,曰野利越詩、野利竜兒、野利厥律兒、黃野、海野等,居慶州號東山部,夏州號平夏部。代宗永泰後,皆徙石州,因置鎮以統之。
  寧鄉縣州西南五十裏。南至石樓縣百二十裏。後周析置平夷縣,屬離石郡。隋、唐屬石州。宋仍舊。金改曰寧鄉。元初,屬太原路。至元初,改屬石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十三裏。
  ○寧鄉城在縣東。後周置寧鄉縣,屬離石郡。隋大業初,並入離石縣。
  ○樓子臺山縣東南三十裏。山勢危聳,狀若層樓,因名。其頂有劉公洞。又仙明山,在縣南十裏,下有仙明洞。又縣南二十裏有屏風山。○臥竜岡,在縣城東,高裏許,形如臥竜,北自州界迤邐而東,抵汾州界,盤踞五十餘裏。
  ○黃河在縣西百五十裏,有三交口渡,路出陝西綏德州,南流入石樓縣界。
  清水縣南三十五裏。北流經州西南十裏,合東川水入黃河。又車轍泉,出縣南三十五裏車轍山下。縣東南三十裏又有蕉泉,出蕉山,下流合車轍泉,民多引渠灌田,西北流入州界,合於清水。亦謂之南川河。
  ◇潞安府東至河南彰德府三百裏,南至澤州一百九十裏,西至平陽府三百九十裏,西北至太原府四百五十裏,北至遼州二百四十三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南京二千二百六十裏,至京師一千三百裏。
  《禹貢》冀州地。商周時為黎國《書》曰:西伯戡黎。春秋時黎為狄所滅。《詩·衛風·式微》:黎侯失國,而寓於衛也。《左傳》:晉伯宗數狄罪曰,奪黎氏地也,後為赤狄潞子國。晉滅之,其地入於晉。戰國初為韓之別都,後屬趙。秦取之置上黨郡《秦紀》:昭襄四十七年,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白起破趙於長平。明年,盡有韓之上黨。又《戰國策》謂為兩上黨者。王氏曰:以地在韓、魏間,猶安邑近韓,而云韓安邑也。兩漢、魏、晉皆因之。後魏亦曰上黨郡。後周兼置潞州。隋郡廢州存,煬帝復曰上黨郡。唐復曰潞州武德二年,置總管府。九年,改曰都督府。貞觀八年,曰大都督府。十年,仍曰都督府。十七年,罷。開元十七年,以竜潛於此,復置大都督府。天寶初,曰上黨郡。乾元初復故,尋置昭義軍節度先是至德初,置上黨節度,尋曰澤潞節度。大歷十年,始有昭義之名。今詳見州域形勢說。五代梁改匡義軍,唐曰安義軍《五代史》:梁竜德二年,晉王存勖改昭義為安義,時李嗣昭子繼韜為節度,為避父諱也。明年,李繼韜降梁,改曰匡義。是年唐滅梁,仍改曰安義,長興初復為昭義,晉復曰昭義軍天福五年,割遼、沁二州屬昭義。明年,二州復還河東。宋仍為潞州亦曰上黨郡昭義軍,太平興國初,改軍號曰昭德。崇寧三年,升為隆德府。金復為潞州。元初亦曰隆德府,尋復為潞州,屬平陽路。明初洪武二年,以州治上黨縣省入。九年,直隸山西布政司。嘉靖八年,升為潞安府,領縣八。今仍為潞安府。
  府據高設險《志》雲:郡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為兩河要會,自戰國以來攻守重地也。周最曰:秦盡韓、魏上黨、太原。秦地天下之半也,製齊、楚、三晉之命。荀子曰:韓之上地謂上黨之地,方數百裏而趨趙,趙不能凝也凝,猶當也,故秦奪之。漢初韓信收上黨,乃下井陘。東漢初,馮衍遺上黨守田邑書曰:上黨四塞之固,東帶三關《漢志》:上黨郡有上黨、壺口、石陘三關。晉太和四年,燕皇甫真告其主煒曰:苻堅有窺上國之心,洛陽、太原、壺關,皆宜選將益兵,以防未然。蓋洛陽、太原,鄴都之外屏,而壺關則肘腋之備也。時申紹亦言:宜移戍並土,控製西河,南堅壺關,北重晉陽,西寇來則拒守,過則斷後。煒皆不用。既而苻堅命王猛伐燕,謂猛曰:當先破壺關,平上黨,長驅趨鄴,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時燕都在鄴。唐李抱真曰:山東有變,上黨常為兵衝。杜佑曰:上黨之地,據天下之肩脊,當河、朔之咽喉。杜牧曰:澤、潞肘京、洛而履河津,倚太原而跨河、朔,語其形勝,不特甲於河東一道而已。五代梁圍潞州,晉王存勖曰:上黨河東藩蔽,無上黨,是無河東也。宋靖康初,粘沒喝圍澤州,種師中請由邢、相邢,今直隸順德府。相,今河南彰德府間,捷出上黨,搗其不意。王應麟曰:上黨於河北常為兵衝者,以東下壺關,則至相州,南下太行,則抵孟州也。明初定山西,亦由澤、潞而北。上黨誠自古必爭之地矣。
  長治縣附郭。漢壺關縣也。隋置上黨縣,潞州治焉。唐、宋因之。明初省。嘉靖八年,改置今縣。編戶一百七十裏。
  ○壺關城今州治。漢置壺關縣,屬上黨郡。晉因之。魏收曰:秦上黨郡治壺關,漢治長子,董卓又移郡治壺關。慕容氏時,郡嘗治安民城,後復治壺關。後魏時,移縣治於穎陽岡上。隋改置上黨縣於此。《上黨記》:曹公圍壺關,起土山於城西,城內築界城以遮之。今城內有子城,周圍三裏一十步為郡治。《舊唐書·田悅傳》:馬燧等師自壺關東下,收賊蘆傢寨。又城西南隅有古塔,其址即晉潞州節度使李嗣昭所築夾寨,以禦梁師者。《五代史》:梁開平初,遣李思安圍晉李嗣昭於潞州,思安築重城,內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謂之夾寨,蓋嗣昭亦於城內築寨禦之也。明年,晉王存勖破夾寨,潞州之圍遂解。後唐同光二年,潞州牙將楊立作亂,既而平其城。天成中,始復葺治焉。潞州城池高深,毀後,非復舊觀矣。明初洪武三年,因舊土城改築磚城,周十九裏有奇,門四。
  ○壺關山府東南十三裏,延袤百餘裏,東接相州。崖徑險狹,形如壺口。《春秋》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八邑,壺口其一也。《漢志》上黨郡有壺口關,蓋置於此。建安八年,並州刺史高聞曹操討烏桓,復舉兵並州,守壺口關。十一年,操圍壺關,壺關降。晉永嘉二年,並州刺史劉琨使上黨太守劉帥鮮卑攻壺關,劉淵將綦毋達敗遁。明年,淵遣王彌、劉聰、石勒等攻壺關,劉琨遣將王肅等救之,敗沒。既而劉聰等破屯留、長子,劉遂以壺關降。太和五年,秦王猛伐燕,攻壺關,剋之,執上黨太守慕容越,燕大震。太元十年,秦幽州刺史王永為後燕將王佐等所攻,棄箕城奔壺關。十九年,慕容垂滅西燕,遣慕容農出壺關,是也。亦謂之崞口。唐天寶末,李萼說平原太守顔真卿,欲開崞口出程千裏之師。建中二年,田悅以相魏叛,貝州刺史邢曹俊謂悅曰:今置萬兵於崞口以遏西師,則河北二十四州,皆為尚書有矣。既而田悅圍臨,河東節度馬燧、昭義節度李抱真救之,合兵東下壺關,軍於邯鄲。《圖經》:壺口東出相州滏口,謂之崞口,地形險要,自昔為噤喉之地。是也。又大順初,潞州降於朱全忠,李剋用遣兵圍之,全忠使驍將葛從周將千騎潛自壺關夜抵潞州,犯圍入城。又光化二年,河東將李嗣昭攻潞州,汴將賀德倫棄城遁,趣壺關,河東將李存審伏兵邀擊,殺獲甚衆。《志》雲:壺關山在今壺關縣西北二裏,山形似壺,古置關於此而名。
  柏𠔌山府東北十三裏。山多柏樹,一名百山。俗傳神農嘗𠔌處,有百𠔌泉。《志》雲:岩壑絶勝,與太行、王屋相連。○五竜山,在府東南二十裏。《寰宇記》:本名上黨山,西燕慕容永時有五竜見山上,因名。山多鬆柏,森茂幹霄,為郡之勝。又雄山,在府東南六十裏,視諸山為雄長,因名,淘水出焉。
  白田原在府西北。《載記》:晉永嘉二年,劉淵使其子聰攻壺關,命石勒為前鋒,並州都督劉琨遣護軍黃秀等救壺關,勒敗秀於白田,殺之,遂陷壺關。白田,一作封田。黃秀,《通鑒》作王肅。
  ○潞水府西南二十裏,即濁漳水也。《周禮·職方》:其川漳,其浸汾、潞。闞る曰:潞水即漳水,源出長子縣發鳩山,東北流,經府境,入襄垣縣界。後漢初平二年,袁紹屯河內,何進故部將張燕與南單於於扶羅自上黨歸之,屯於漳水。晉太和五年,秦王猛與燕慕容評相持於上黨,慕容評鬻水與軍,人,絹一匹,水二石,即此矣。詳見直隸大川漳水。
  故城水府西南十六裏。北流二裏,合石子河,西流入濁漳水。○淘水,在府東南八十裏,源出雄山,流與八諫水合。又八諫水,在府南六十裏。其地有八諫山,水出山下。相傳趙括將八人諫括,不聽,自刎於此,因名。其水亦西流,入長子縣界,會於濁漳水。又有雞鳴水,出府東八十裏之雞鳴山,流入於八諫水。黎水,出府城西南三十五裏之黎侯嶺,流合於故城水。
  西澗在府西。劉淵遣石勒、劉聰攻壺關,聰敗劉琨將韓述於西澗,勒敗王肅於封田,遂剋壺關。鬍氏曰:西澗、封田,皆在壺關東南。似誤。○竜潭,在府西三十裏,亦名金竜池,淵深不可測,亦流入於漳水。
  ○壺關見上壺關山下。《漢志》上黨郡三關之一也。○桃花寨,在府西南,近時官軍嘗擊賊於此。
  黎亭在府西南三十五裏黎侯嶺上。相傳黎侯所築。應劭曰:黎亭,黎侯國也。晉永興二年,劉淵以離石大饑,徙屯黎亭,就邸閣。或曰即此,疑誤。○裴村,在府西北五裏,唐會昌五年,昭義帥盧鈞發兵戍振武,餞之於裴村,潞卒作亂,鈞奔潞城,是也。
  太平驛府西北八十裏。唐置,五代周顯德二年,北漢入犯,昭義節度李筠拒之,壁於太平驛,遣將穆令均逆戰於梁侯驛,是也。又府西有竜泉驛,以竜潭水而名,亦唐置。會昌三年,劉稹以澤、潞畔,朝廷敕使至,鎮將郭誼盛兵陳竜泉驛為迎候,即此。又城南有竜泉橋,或謂之金橋。《唐志》:金橋在州南二裏。
  梁侯驛府西北百十裏,五代周顯德初,北漢合契丹兵入犯,遣其將李存瑰自團柏進攻晉州,又自團柏南趣潞州,進屯梁侯驛,昭義帥李筠拒之,遣其將穆令均逆戰於梁侯驛,而自帥大軍屯太平驛,既而令均前進,遇伏敗死,筠遁歸上黨。宋白曰:梁侯驛在團柏南,太平驛西北。團柏,見太原府祁縣。
  長子縣府西南五十裏。東南至澤州高平縣八十裏。周初,史辛甲所封地也。晉為長子邑。漢置縣為上黨郡治。晉屬上黨郡,後為慕容永所都。後魏仍屬上黨郡。北齊縣廢。隋開皇九年,置寄氏縣。十八年,改為長子縣,屬潞州。唐以後因之。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九十三裏。
  ○長子城在縣治西南。晉邑也。《左傳》襄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石買於長子。後為趙地,智伯攻趙,襄子將出,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後又屬韓。《趙世傢》:成侯五年,韓與我長子。是也。漢置縣治此。後魏永安二年,元顥自梁入洛,魏主北走,爾朱榮馳見魏主於長子,即日南還,是也。《唐十道圖》:長子城,丹朱所築。丹朱,堯之長子,因名。亦曰丹朱城。
  樂陽城縣西南三十裏。後魏末析長子縣置樂陽縣,屬上黨郡,北齊廢。今名樂陽村。又神農城,《後魏風土記》雲:在縣東南五十六裏羊頭山下,有神農泉。又有關,即神農得佳處。應城,在縣東南四十裏。魏收《志》長子縣有應城,又有傾城及幸城。傾城,今見沁州斷梁城註。
  ○羊頭山縣東南五十六裏。以形似名。後漢安帝永初五年,羌寇河東,任尚擊羌於上黨羊頭山,破之,是也。又紫雲山,在縣東南四十裏,與壺關山相接。又東南十裏為慶雲山,相傳堯時五色慶雲見此,因名。○梁山,在縣東二十裏,梁水出焉。又傘蓋山,在縣西南五十裏,遠望峰巒如蓋傘,蓋水出焉。
  發鳩山縣西五十裏。《山海經》:發鳩之山,漳水出焉。《水經註》:濁漳水出麓𠔌,與發鳩連麓而在南,《淮南子》謂之發苞山。《志》雲:麓𠔌在縣城西,有大道入壺口關,東出達襄國,西登奚斯巨嶺以達河東,徑阻千裏,亦謂之長子西𠔌。唐大順初,朝廷討李剋用,以孫揆鎮昭義,河東將李存孝伏兵於長子西𠔌中,揆至,突出擒之,即此。○刁黃山,亦在縣西五十裏,亦曰刁黃嶺。刁,一作雕。唐會昌三年,劉稹以澤、潞叛,使其將李佐堯守雕黃嶺以拒官軍。大順初,河東將李存孝擒孫揆於長子西,追擊餘衆於刁黃嶺,盡殺之。即此。《志》雲:山多雜木,與發鳩山相接。
  江豬嶺縣西南四十裏,與長平關相近。由嶺路達雕窠嶺,皆險隘處也。五代梁開平初,圍晉潞州,別將尹皓攻晉江豬嶺寨,拔之。周顯德初,與北漢主相距於高平,命李彥崇將兵守江豬嶺,遏北漢主歸路,彥崇擅引還,北漢主果自其路遁去。又雕窠嶺,亦在縣西南。五代周顯德初,北漢主敗於高平,引百餘騎由雕窠嶺遁歸,宵迷誤之晉州,復倉皇北走,僅得入晉陽,是也。鬍氏曰:江豬嶺在澤州高平縣西北。蓋自嶺而南,即高平界也。
  ○濁漳水在縣南五裏。源出發鳩山,流經此,又東北入長治縣界。《志》雲:發鳩山下有靈湫泉,蓋即濁漳水之源也。○藍水,在縣東北十九裏,出屯留縣盤秀山,東南流經此。又東北經長治縣西南二十裏而入於漳水。《志》雲:藍水下流入於沁源縣。誤也。
  梁水縣東二十裏。源出梁山,東北流,入於長治縣界,合於漳水。又傘蓋水,出傘蓋山下,亦東北流,入於漳水。又堯水,在縣西南十三裏,出西山下,東北流,合梁水入於漳水。○秦水,源出縣西方山,流入澤州沁水縣界,即秦川水之上源也。
  ○長平關縣南四十裏。又南去高平縣四十五裏,即秦白起坑趙卒四十萬處。隋置關,唐因之。《志》雲:長平關即江豬嶺,上有石如豬也。《圖經》雲:關蓋置於武紇嶺,秦、趙戰於長平,趙兵敗,秦白起逐之至此嶺,北去縣四十五裏。又縣西北二十裏有漳澤驛,自長平北出之道也。
  屯留縣府西北五十五裏。又西北至沁州百六十裏。春秋時晉純留邑。漢置屯留縣,屬上黨郡。後漢、魏、晉及後魏皆因之,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潞州,唐因之。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二十五裏。
  ○純留城在縣東南十裏。春秋時潞子國,亦赤狄種也。宣十六年,晉人滅留籲,遂為晉邑,謂之純留。襄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孫蒯於純留。又三傢分晉,徙靖公於純留。《戰國策》:張儀勸秦伐韓曰,斷屯留之道。即純留也。《竹書》:梁惠成王十二年,鄭取屯留、尚子。尚子,即長子。《秦紀》:始皇八年,王弟長安君成喬將軍擊趙反,死屯留。漢置縣於此。晉亦曰屯留縣。永嘉三年,劉淵遣子聰攻壺關,取屯留、長子。唐武德五年,自霍壁移今治,或以為故城亦兼霍壁之名。又蒲{羽高}城,一作蒲高城。其地在純留故城南,亦趙邑也。始皇八年,將軍壁死,卒屯留,蒲反,即此。或曰:古純留城,在今縣西十裏之平村,一名卞和莊。
  餘吾城縣西北十八裏。春秋晉餘吾邑也。漢置餘吾縣,屬上黨郡。後漢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為侯邑,後省。五代梁攻晉潞州,晉兵屯餘吾寨以救之。蓋於故城置寨也。今為餘吾驛。○奇氏城,在縣西南七十裏,漢縣,屬上黨郡。奇一作倚。晉省。後魏景明初,改置寄氏縣,仍屬上黨郡,北齊廢。
  ○三山縣西北三十五裏,有三峰高峻。《尚書》湯伐三,或曰即此。俗傳為羿射九烏之所。一名麟山。下有三水。盤秀山,在縣西南八十裏,岩岫盤麯,孤峰秀挺,亦名盤石山。藍、絳二水,皆出於此。又西南十裏有霜澤山,其山高寒霜早,故名。又疑山,《志》雲:在縣南九裏。後魏孝文帝幸潞,見此山有伏竜,疑而不進,因名。
  ○絳水在縣治北。《通典》:絳水出鹿瀆山。《志》雲:鹿瀆山即盤秀山也。東北流經此,又東南流入長治縣界,至潞城縣境,合於漳水。又藍水,亦出盤秀山,東南流入長子縣界。○蒲𠔌水,出縣西三十裏蒲子𠔌,東南流,合於絳水。《志》雲:縣東北二十裏有積石𠔌,積石水出焉。又有高麗水,出縣西七十裏之高麗村。霜澤水出縣西南霜澤山,俱流入絳水,以達於漳河。又八孔泉,在縣西南八十裏,有八泉自平地涌出,東流註於絳水。
  ○高河壁在縣東南。高河,即絳河也。朱梁開平初,圍晉潞州,晉將周德威壁於高河,梁兵擊之,大敗。又後唐末,契丹及石敬瑭敗唐兵於團柏𠔌,進趨潞州,趙德鈞及子延壽迎謁於高河,即此。
  襄垣縣府北九十裏。西北至遼州榆社縣百三十裏。秦置縣,屬上黨郡。相傳邑城為趙襄子所築也。二漢及魏、晉因之。永嘉三年,上黨為劉淵所陷,並州刺史劉琨使其將張倚領上黨太守,據襄垣。建興三年,劉聰遣劉曜攻敗之。後魏屬鄉郡。建義初,置襄垣郡治焉。北齊郡廢,後周置韓州。大業初,州廢,縣屬上黨。唐初亦置韓州。武德八年,突厥寇潞、沁、韓三州。貞觀十七年,州廢,縣仍屬潞州。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八十三裏。
  ○韓城在縣治北。或曰:戰國時韓所置也,後人因名曰韓城。後周置韓州治此。又縣北二十七裏有寧城,或曰趙簡子所築。又縣西北九十裏有石勒城,《志》雲:勒取上黨時積草城也。
  安民城縣北十二裏。晉永嘉三年,劉淵寇陷上黨,並州刺史劉琨遣將張倚領上黨太守,據襄垣,因築此以安上黨之民,故名。大興中,石勒略上黨,陷安民城。永和十一年,上黨人馮鴦逐燕上黨守段剛,據安民城。魏收《志》:燕慕容雋以上黨郡治安民城,後遷壺關。魏皇始元年,復移治安民。真君中,還治壺關。是也。
  ○五巑山縣西南六十裏。山嶺岏,因險設關,為戍守處。又錯上洪山,在縣北三十三裏,以山溪叢雜而名。○鹿臺山,在縣南二十裏。下臨濁漳水,高聳如臺,因名。
  仙堂山縣北五十裏。山勢巍峨,上有竜洞及仙堂寺,山岡有琉璃岩,又有石九圈,如車網環水,其中雖旱不涸。○鬆門嶺,《冀州圖》雲:在縣北百三十裏,通太原驛路。
  ○濁漳水縣西南十裏。自長治縣流入境,又東北流,至縣東北三十五裏,折而東南流,入潞城縣界。後魏長廣王建明初,爾朱兆追高歡至襄垣,會漳水暴漲,橋壞,兆輕馬渡水,與歡為誓處也。
  涅水在縣西北六十裏。源出沁州武鄉縣覆甑山,東南流入縣界,會小漳水,至縣西南十裏甘村,合濁漳水。苻秦將王猛伐燕,與慕容評戰,陳於涅源而誓之,即此。杜佑以為潞源也。又史水,亦在縣西北六十裏,麯折東流,入於涅水。
  小漳水縣西北六十裏,自沁州流入境,合於涅水,亦謂之銅水。又甘羅水,在縣西北三十裏,至縣東北一裏合濁漳水。《志》雲:縣西十裏有雍子水,又西五裏有下𠔌水,下流俱入濁漳水。
  ○五巑關在五巑山上。正統初,撫臣於謙置巡司於此。又井𠔌關,在縣東南四十裏。《寰宇記》:其地有天井𠔌,深邃如井,中有關,魏初遷鄴,置關於此。亦名天井關。《唐志》雲:襄垣縣有百井故關。是也。
  亭縣西北五十裏。,音斯。《漢志》銅有亭,蓋與沁州接界。五代周廣順元年,潞州將陳思讓敗北漢兵於亭,宋為亭鎮,今為亭驛,西北去沁州六十裏。
  潞城縣府東北四十裏。東至黎城縣七十裏。春秋時潞子嬰兒國,晉滅之。漢置潞縣,屬上黨郡。晉為上黨郡治。後魏太平真君十一年,改縣為刈陵縣。隋開皇初縣廢。十六年,改置潞城縣,仍屬潞州。唐因之。天二年,改曰潞子縣。五代唐復曰潞城。今城周四裏,編戶八十裏。
  ○潞城縣東北四十裏。漢縣治此。後魏改刈陵縣,移治漳水東。唐乾元二年,澤潞節度王思禮敗史思明將楊於潞城東,即今縣也。○微子城,在縣東北十五裏。紂都朝歌,潞在畿內,微子蓋食采於此也。
  ○三垂山縣西二十裏。晉永嘉中,劉聰將喬乘攻晉上黨太守寵和於壺關,平北將軍王廣,韓柔馳救,敗喬乘於三垂。五代梁開平二年,晉王存勖救潞州,伏兵於三垂岡下,乘大霧直抵夾寨,出梁軍不意,大敗之。即此。
  黃阜山《冀州圖》雲:在縣西三十裏。一名黃沙嶺。山上有城,即晉將崔恕與劉聰將綦毋劌戰於黃阜,敗死處也。○鳳凰山,在縣西北五裏,一名天塚岡,頂有風洞,中有玉女泉。又伏牛山,在縣東南十五裏。《唐史》:景雲三年,黃竜見於此。
  ○濁漳水在縣北。自襄垣縣流入界。《志》雲:縣西三十五裏為交漳村,有交漳水、絳水自長治縣西北流經此,而合於濁漳,交流而東,故名。自此而東,凡一百八十裏而入河南林縣界,亦謂之潞川。晉太和五年,秦王猛剋壺關,還攻晉陽,燕慕容評畏猛,不敢進,屯於潞川,猛剋晉陽,還軍潞川,評敗走。太元十八年,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遣其將刁雲等守潞川以拒之。二十一年,拓跋取並州,遣別將長孫肥追慕容農,及於潞川,獲其妻子,是也。《志》雲:縣城東十五裏有潞水,西流會濁漳,故漳水亦兼潞水之名。
  ○臺壁在縣北。《水經註》:潞縣北對故臺壁,漳水經其南,本潞子所立。晉太元十九年,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聚糧臺壁,遣兵戍守以拒之。既而後燕軍圍臺壁,臺壁降,垂陳於臺壁南,遣別將伏千騎於澗下,與永合戰,垂偽退,永追之,行數裏,騎從澗中出,斷其後,垂軍四面俱進,大破之。即此。
  黃碾村在縣北,西距上黨四十五裏。晉王存勖救潞州軍於黃碾村,是也。○武王塢,在縣西南四十裏。相傳武王伐紂時經此,因名。有武王祠。
  壺關縣府東二十五裏。東至平順縣三十裏。漢壺關縣地。隋初,析置上黨縣。大業初,以壺關縣並入焉。唐武德四年,復析置壺關縣,屬潞州。今城周二裏有奇,編戶八十七裏。
  ○壺關舊城在縣東南五十裏。《括地志》:後魏移壺關縣當羊腸阪羊頭山之厄。是也。其地名穎陽岡。唐初置縣於高望堡,在今縣西七裏。貞觀中,移治進流川,即今治雲。
  ○大王山縣東南二十五裏。《後魏書》:太平真君九年,詔於壺關東北大王山纍石為三封,又斬其北鳳凰山南足以厭之,以望氣者言山有王氣也。一云:孝文見此山有封竜,又斷此山之東麓。普泰初,高歡帥六鎮降衆就食山東,屯壺關大王山,蓋即王氣之應也。又唐玄宗以潞州別駕膺大統,亦其驗雲。鳳凰山,在今縣北十五裏。
  烏泉山縣東南三十裏。山色皆黑,山半出泉,伏地而流。又有黃山,在縣南二十八裏,山色皆黃。○三壅山,在縣東南九十裏,其山三面壅障,因名。山下出泉,名壅水,東南入河南林縣界。
  羊腸坂在縣東南一百六裏。《漢志》壺關有羊腸坂,是也。坂長三裏,盤麯如羊腸。《戰國策》:周樊餘謂楚王,趙兼兩上黨以臨趙,即趙羊腸以上危。兩上黨謂地在韓、魏間者。又王莽命王嘉曰:羊頭之厄,北當燕、趙。杜佑曰即此也。○大峪嶺,在縣西南三十裏,有鐵礦。又縣南六十裏有趙屋嶺,亦産鐵礦及赤白石脂。
  ○壺水在縣西北二裏。《志》雲:水出壺關山,下流經此,又西經府北,下流入於濁漳,今涸。又進流川,在縣西南三裏,亦曰清流川,壺水支流也,今亦涸。
  沾水在縣東南。《水經註》:沾水出羊腸坂。《漢志》註:沾水東至朝歌,入於淇水。○惠澤池,在縣治南;甘泉池,在縣治北。縣地高峻,艱於得水,明洪武、景泰中,鑿此二池,甚為民利。
  ○十八盤隘在縣東南八十五裏。以回盤險僻而名,路通河南林縣。又槲林隘,在縣東南百二十裏,羊腸坂南出之道也。亦與河南林縣接境。
  黎城縣府東北百十裏。又東北至河南涉縣八十裏。古黎侯國。漢潞縣地。後魏刈陵縣地。隋開皇十八年,置黎城縣,屬潞州。唐因之。宋熙寧中省,元初復置。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三十七裏。
  ○黎侯城縣東北十八裏。《春秋》:晉荀林父滅潞,立黎侯而還。《志》以為即此城也。又有故黎城,在縣西北十裏,舊縣治此。宋天聖三年,移於今治。○石城,在縣南八十裏,舊傳石勒築此以貯𠔌,因名。
  ○白岩山縣北十五裏。又積布山,在縣西北六十裏,形如積布。又西北二十裏有桃花山。
  吳兒峪縣東北二十八裏,又東北接河南涉縣。亦曰吾兒峪,太行山口也。後唐清泰三年,張敬達等攻河東,為河東及契丹所敗,趙德鈞將盧竜兵由土門路赴救,進至吳兒峪,趨潞州。元至正中,察罕帖木兒塞吳兒峪以遏賊衝,是也。
  ○濁漳水在縣西南二十三裏。自潞城縣流入境,與平順縣接界,又東南流入河南林縣境。○清漳水,在縣東北三十裏,自遼州流入界,東入河南涉縣境。
  玉泉水縣西北五十裏,山下有石竅三泉,噴涌而出,合為一川,入河南涉縣界,註清漳。
  ○吾峪關在吳兒峪口。馬氏曰:吾兒峪即故壺口關,蓋音訛也。今其地至為要隘,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
  平順縣府東北七十裏。東南至河南林縣百十裏。本壺關、潞城二縣地,名青羊山,險僻多盜。嘉靖七年,益肆剽劫。事平,明年,析二縣地,又益以黎城縣地,置平順縣,屬潞安府。今城周二百五十丈有奇,編戶三十二裏。
  ○照城縣東三十裏。西燕慕容永所築,以拒慕容垂者。又有益陽城,在縣東南四十裏,今為城頭村。又陽護城,在縣北五裏,皆慕容永所築。
  ○紫團山縣東南九十裏。其山高聳,昔嘗有紫氣見山頂,團圓如蓋,因名。産人參,名紫團參。○麥積山,在縣東南百四十裏,磊石巑岏,形如麥積。
  ○濁漳水在縣東北。自潞城縣流入境,與黎城縣接界。○赤崖泉,在縣東八十裏,源出石洞中,洞深裏許,洞內産盧甘石,洞口土色赤,泉出其中,因名。
  ○正梯隘在縣東九十裏。一名梯頭隘。以形險若梯而名,路通河南林縣。
  附見:
  瀋陽中護衛在府城內。永樂七年,為瀋府置。又潞州衛,在府治南,洪武元年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敘寧都魏禧敘南昌彭士望總敘一總敘二總敘三凡例二十六則
目次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北直方輿紀要序
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