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恐怖谷》的开头,华生就抱怨道:
"我倒以为……"我说。
"我应当这样做,"福尔摩斯急躁地说。
我自信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可是,我得承认,他这样嘲笑地打断我的话,的确使我有点不快。因此我严肃地说:"福尔摩斯,说真的,你有时真叫人有点难堪啊。"
接下来,侦探和他的助手还有一段对话,他们谈到了福尔摩斯的对手莫里亚蒂教授。华生说:
"那个著名的手段高超的罪犯,在贼党中的名声犹如……"
"别说外行话,华生,"福尔摩斯不赞成地嘟囔着。
"我是想说,犹如在公众中一样默默无闻。"
"妙!你真有过人的机灵!"福尔摩斯大声说道,"真没想到你说起话来也富有狡黠的幽默腔调呢……。"
一个稍稍有些教养的人都会觉得,福尔摩斯太过分了。无端地打断别人的说话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这暗含着居高临下或者鄙视的成分。我父亲在领导岗位待久了之后,就经常出现这种毛病。当我和母亲向他讲述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在运转,往往是我们话说了一半,他就打断我们,另生出一个话题。这让我母亲很不适应,经常抱怨说"我们不是你的下属";同样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师兄刘勃那里。当我们谈到某个话题的时候,他会不屑一顾地打断我的叙述,然后表示我经常说一些常识上的东西。而这些常识,都是最基础最没有价值的。
如果柯南道尔仅仅是这样描绘福尔摩斯,那么显然他是失败的。这只是一个具备了艺术家特征的人物,而不是一个艺术家。但对侦探艺术的不懈追求,使得福尔摩斯这个形象更加丰满且深入人心。
在许多读者印象中,福尔摩斯对案件的侦破,主要是靠他机械一般精准的推理。福尔摩斯的推理究竟如何,这些在下一章里会详细地讨论到。这里我主要看重的是他的一些小手段,如果没有这些手段,我是不会承认歇洛克·福尔摩斯的。
在生活里,我们或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出于某些不同的原因,我们必须向一些社会中下层的人物打探信息,或是让他们帮忙。他们是农民工、维修员、三流厨师、小刀手或者别的什么。如果你幸运的话,可以给予一种平等的尊敬和可以见到的利益,让他们爽快地给予帮助。但是,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差错,让这些人觉得不快,那么想要缓解这种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能更有效地采取主动,从中下层人士那里获得信息呢?柯南道尔在《蓝宝石案》中,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例子。
福尔摩斯想弄清楚,一只胃里藏有蓝宝石的鹅,究竟来自何处。所以他找到了经销鹅的小酒店。福尔摩斯想从店主的嘴里知道,这些鹅从哪里买来的。
"晚安,多么冷的夜晚哪!"福尔摩斯说。
店主人点了点头,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我的同伴。
"看光景鹅都卖完了。"福尔摩斯手指着空荡荡的大理石柜台接着说。
"明天早晨,我可以卖给你五百只鹅。"
"那没有用。"
"好吧,煤气灯亮着的那个货摊上还有几只。"
"噢,可是我是人家介绍到你这儿来的。"
"谁介绍的?"
"阿尔法酒店的老板。"
"噢,是的;我给他送去了二十四只。"
"那些鹅可真是不错啊。那么,你是从哪儿弄来的呢?"
使我感到吃惊的是这个问题竟然惹得店主勃然大怒。
"那么,好吧,先生,"他扬着头,手叉着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话咱们就直截了当地说个明白。"
"我已经够直截了当的了,我很想知道你供应阿尔法酒店的那些鹅是谁卖给你的?"
"噢,是这么一回事,我不想告诉你,就是这个样!"
福尔摩斯和店主的交流显然出了问题。他想漫不经心地用一个"弄"字,让店主随口说出买自何处。但他显然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弄"这个词有其他意思的成分;第二,一个生意人,是不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进货渠道的。和以往福尔摩斯遇到的人相比,这个店主是个典型的下层人士,他粗鲁、直接、无所畏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