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培训 》 創意江南春:分衆的藍海 》
第53節:徵戰:分衆五大並購記事本(1)
劉世英 Liu Shiying
第六章
徵戰:分衆五大並購記事本
上善若水,水無常形。商場如戰場,凡試圖生存者必定需要“水性思維”,懂得水滴石穿下的逆中有順,瞭解四兩撥千斤中的以柔剋剛。《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俗語也言“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深諳其理的江南春將中國古代老莊哲學體係中所藴藏的深刻道理發揮到了極緻。
在江南春“抱其雄,守其雌;抱其陰,守其陽”的戰略佈局下,分衆傳媒步步為營,又步步棋高一招,最終鶴立雞群、“君”臨天下;在與強勁對手賽跑的商戰中,由分衆主演的並購大戰一再展開。
並購框架:快樂衹比初戀少一點
電視媒體收購平面媒體,平面媒體收購網絡媒體,網絡媒體又轉而收購電視媒體,這種蛇吞象,或大魚吃小魚的故事幾乎天天都在商業領域上演。無論是當年AOL並購時代華納,還是現在的Google開始涉足平面媒體業務,媒介商人們除了在資本市場長足考慮外,無一不是為了給自身已有的廣告業務增加更多的輔助項目,從而使客戶的廣告價值最大化。江南春和他的分衆又怎會例外呢?
遲到的收購
框架媒介和分衆都在高樓的電梯周圍賣廣告,不同的是分衆在寫字樓用電視機播放廣告,而框架媒介則是在公寓樓用平面貼圖展示廣告(2007年,框架2.0上綫後,這一媒體升級為數字平面形式)。
2005年10月17日,分衆宣佈,全資收購國內最大的電梯平面媒體框架媒介。
按照收購協議,分衆首期支付了3 960萬美元的現金和5 540萬美元的分衆普通股。此外,根據框架媒介2006年的表現,分衆還將支付不超過8 860萬美元的第二期收購款。按照框架媒介目前的發展速度,分衆最終將可能需要支付大約1.83億美元的總價。這場並購創下了中國近年來媒體並購的最高紀錄。
這單大買賣,讓江南春玩出了心跳的感覺,以至於時隔幾個月後在與《京華時報》某記者聊起其中的資本戲法時,依然一臉興奮。
早在分衆上市之前,江南春便盯上了這個小夥伴。當時的框架,年利潤1 000多萬元,江南春開價6 500萬元,相當於年利潤的5倍,符合行業收購的一般標準,雙方也都有些意思。然而,談判剛剛進行了一半,分衆便忙着上市無暇顧及,加上江南春覺得框架規模太小不成氣候,買賣於是不瞭瞭之。
忙完上市的事情,當江南春帶着成億的美金再次找到框架時,情況已經變了:在包括IDG在內的多傢風險投資商強力支持下,框架展開了一輪近乎瘋狂的收購、合併、聯盟、整合運動,占據了中國主要城市90%以上的電梯平面媒體資源,廣告客戶包括國內外300余家知名品牌。
擺在江南春面前的財務報表顯示,新的框架公司年利潤已經做到了1 000多萬美元,而且,在IDG指導下,新框架開出的收購定價標準是:年利潤的11倍。
“不接受也無所謂,我們自己到納斯達剋去。”框架方面很從容。
“上了市拿到了錢,它會幹什麽?電梯空間就那麽大,肯定和我們對着幹,典型的潛在競爭對手,幹脆提前給它收了,還能擴充一下我們明年的財報。”價格轉眼間漲了近一倍,但江南春一咬牙,還是拋出10億人民幣的天價,一口氣吞下了框架。
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代,每一天都有數不盡的企業與品牌試圖站上國際的舞臺嶄露頭角。分衆並購框架媒介便是江南春試圖建立廣告帝國的野心傳遞,而收購本身也成為分衆傳媒成長史上經歷的一個有趣歷程。
發生在兩個朋友之間的並購
10月中旬,江南春飛赴北京,與國內最大的電梯平面媒體—框架媒介董事長譚智正式簽約。10月15日,簽約的結果是,分衆傳媒宣佈以高達1.8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國內最大的電梯平面媒體廣告運營商—框架媒介的100%股權,將框架媒介年初以來所整合的全國性網絡悉數納入旗下。
分衆並購框架媒介在當時便引起了全國上下廣告界的巨大轟動。在廣告人們茶餘飯後對這場並購侃侃而談的時候,也許並不知道分衆和框架媒體原本就彼此非常熟悉。
說到並購框架這個國內最大宗的媒體並購案,江南春回想起早在2002年(那時候他還是永怡傳播的總經理,分衆還沒有創立),江南春就經常代理框架媒介的廣告業務。而此後,分衆也曾經買過框架媒介的液晶顯示屏。而框架媒介廣告在被收購前就曾剝離了所有的液晶電視業務給分衆傳媒,並與分衆傳媒簽訂了“分衆傳媒不得進入社區電梯媒體領域”的合同。
另一方面,由於分衆也非常看好電梯海報的業務,社區一直是其興趣所在,所以,在2005年的八九月份,談判雙方就開始“親密”接觸。“因為大傢都看到雙方在自己領域領導性的品牌所帶來的意義,因此很快就確立了合作意嚮。”江南春透露,商業談判在兩三次會晤之中就基本確立了,在品牌知名度和業務融合度上,他們幾乎一談即成,並沒有産生太多技術和商業層面上的顧忌。故而,這次並購真的可謂是發生在兩個熟識很久的老友之間,因此談判異常順利。
並購完成之後,框架媒介成為分衆傳媒全資控股子公司,繼續由譚智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兼CEO,同時,譚智也將出任分衆傳媒的高級副總裁。譚智曾擔任微軟(中國)公司副總經理、UT斯達康中國區高級副總裁,以及8848.net公司CEO等職務。他是代表框架媒介的投資方IDG公司和漢能基金擔任現在的職務的。IDG公司和漢能基金於2004年11月入主框架媒介。
“在廣州,電梯廣告市場一直競爭激烈。過去,由於從業公司衆多,一些樓宇的價格被擡升了兩倍”,譚智認為,不進行合併,市場就會因得不到保護而消失。“這實際上也是在保護客戶的利益、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保護業主的利益。”譚智也表示,框架媒介的整合是按照華南、華北和華東三大區域來展開的。就華北地區來講,是朗媒傳播合併了其他公司的北方部。華東區和華南區的情況也與此類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
|
|
第1節:夢想年代 | 第2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1) | 第3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2) | 第4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3) | 第5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4) | 第6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5) | 第7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6) | 第8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7) | 第9節:江南春譜寫的傳媒神話(8) | 第10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1) | 第11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2) | 第12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3) | 第13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4) | 第14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5) | 第15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6) | 第16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7) | 第17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8) | 第18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9) | 第19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10) | 第20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11) | 第21節:創業伊始:江南春的永怡之旅(12) | 第22節:一朝分娩:分衆傳媒橫空出世(1) | 第23節:一朝分娩:分衆傳媒橫空出世(2) | 第24節:一朝分娩:分衆傳媒橫空出世(3) | |
| 第 [I] II [III] 頁
|
|